【蒙古往事】土尔扈特东迁&流落欧洲的蒙古画家

作者:费多尔•伊万诺维奇•卡尔梅克
( 1763 — 1832 )
俄罗斯著名评论家V. V. Stasov对这幅自画像的评价:“毫无疑问这是最精彩的版画作品。里面的一切都真实,简单,平易近人;没有特别夸张之处;在你面前,只是一个中年,大约30-40岁的卡尔梅克人的头和胸,带着皮帽,没有背景,没有特别摆姿势,没有点缀。但是多么生动,多么真实,多么有色彩,多么清新,有力,最重要的是,肖像体现出的品味!”
康熙帝率军大破ᠭᠠᠯᠳᠡᠨ ᠪᠣᠱᠣᠭᠲᠤ ᠬᠠᠭᠠᠨ(译•噶尔丹•博硕克图汗)的驼城后,在战场上看到一席地而坐吹胡笳的厄鲁特老人,曲调凄凉无比,康熙动侧隐心遂不杀。后来康熙大宴宾客的时候总让这个老人吹胡笳娱乐宾客,但老人的凄凉乐声一直未改………这和《战争与和平》中拿破仑在奥斯特利兹战役获胜后在战场上救了负伤的包尔康斯基(Болконский)的情节一样,有种史诗般的悲壮。
而在18世纪晚期土尔扈特部被迫东迁过程中,一个蒙古男孩被哥萨克掳走献给俄皇叶卡捷琳娜,后来又将其送回欧洲西部,成为著名画家的故事。而他的一生,读起来同样也令人唏嘘…………
没有人知道这个卡尔梅克男孩的蒙古本名。这个7岁的男孩被从土尔扈特草原带到了圣彼得堡后,叶卡捷琳娜二世给他起了一个俄罗斯名字:费多尔•伊万诺维奇•卡尔梅克。后来叶卡捷琳娜又把他送给了巴登(位于今德国西南)王室成员Amalfi Frederick亲王(还有资料说给了Amalia of Hesse-Darmstadt公爵夫人)
先说土尔扈特部为何离开伏尔加河流域的草原要东迁?这要说到1769年俄罗斯兵团指挥官受到吉辛斯基(Kишенcкий)被沙俄高加索总督的命令,接管土尔扈特地区开始。其时正值叶卡捷琳娜二世时期,那时候俄罗斯政治十分腐败,贪污盛行。吉辛斯基开始对卡尔梅克人横征暴敛,中饱私囊。吉辛斯基肆无忌惮地随意从蒙古人畜群中赶走最好的牲畜,还不断蒙古部落首领写信索取钱财。
后来,吉辛斯基到了卡尔梅克的一个鄂托克,宣布按照女皇的旨意要从当地招募卡尔梅克人当兵,要所有人必须纳贡。而征兵条例违反了当初卡尔梅克蒙古可汗同俄罗斯科里琴公爵签订的同盟条约。且蒙古人给吉辛斯基的上缴品并没有转交给沙俄宫廷,而是进了他私人腰包。
终于,不堪受辱的土尔扈特蒙古人的75,000帐游牧民离开自己祖先一直居住的伏尔加河。1770年10月他们准备东渡伏尔加河回到曾经的故土。叶卡捷琳娜二世为了镇压土尔扈特的反抗起义,派兵侵犯他们
在哥萨克部队追击迁离的蒙古人的过程中,匪兵波斯格里高里麾下的哥萨克包围了卡尔梅克人的一个营地,随后开始穿插进攻。匪首带几个骑兵持刀冲入的时候,看见一个小男孩,正惊恐地偎依着一个妇女。这个土匪想起叶卡捷琳娜喜欢新奇的东西,看到那个男孩戴大皮帽,穿长袍,腰间系丝绸腰带,在他眼中非常奇异。
为了邀功请赏,匪首格里高里不由分说,把男孩从那个女人手里夺走,放在马鞍上。那个女人(男孩的母亲)挣扎着,徒劳地想把她的孩子抢回来………匪首格里高里先把孩子带到现在土尔扈特以东的阿斯特拉罕(Astrakhan) ,开春的时候再把男孩带到了圣彼得堡…………*
这段经历,费奥多·伊万诺维其·卡尔梅克(1763~1832)在回忆录中写下了这段内容:“土尔扈特部落刚刚渡过甾河,正在前进。我的父母在树荫下喝着奶茶歇着,突然,哥萨克骑兵赶来抢我,有个高个子的女人哭着跟他们抢着我,现在想起来那个人就是我母亲。”
这个“礼物”让叶卡捷琳娜二世大为惊喜。她下令给他洗礼,起名为“费多尔·卡尔梅克”(1763~1832)

《 公主和她的随从费多尔 》(1774.7.5)
这个男孩聪颖异常,很讨从德国巴登走亲戚去圣彼得堡的Amalia公主喜欢。这位公主向叶卡捷琳娜二世索要了这个孩子,为此公主给了叶卡捷琳娜很多礼物,黄金鼻烟壶,珍珠贝母56的不一而足。在她眼中,那个男孩和她的其他珠宝一样珍贵。最终,费多尔•卡尔梅克成功被送到了德国的巴登。最初他们想让他学医,但是公主看他临摹解剖图惟妙惟肖,就让他在莱茵河畔的卡尔斯鲁厄(Karlsruhe)绘画学院学习,再从师宫廷画师Melling。后老画师死后,又让他跟画廊主Becker学习。
费多尔聪慧异常,绘画能力突飞猛进,于是他又被送去罗马深造艺术。他在意大利和希腊观摩那里的古希腊和罗马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作品,并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最擅长版画和素描。费多尔•伊万诺维奇•卡尔梅克在意大利时期的作品曾令当时的许多专家赞叹不已。
之后,额尔金勋爵(Lord Elgin)去希腊研究万神殿的时候,请费多尔去画纪念碑建筑。后来额尔金勋爵*的私人秘书 那波利写信说:“很奇怪,整个罗马都没有一个雕塑家有这方面的能力。我们选中了一个最好的人选,人品举止俱佳。也许他最能代表意大利这个民族诞生艺术的水平,但他却是个来自阿斯特拉罕( Astrakhan)的鞑靼人*。他在德国学习,在罗马工作了8年。他开价每年100英镑。”
*注:(当时的英国人对俄罗斯人的族群了解十分有限,把卡尔梅克人称作“鞑靼人”。 而这个额尔金,他就是在历史上把希腊万神殿的石雕当中的一半都劫掠运回英国的强盗,该文物现在还在英国博物馆里,被命名为“额尔金雕刻”。希腊政府为追回文物费尽心力要了好多年都没有结果。而额尔金勋爵的儿子,第八代额尔金勋爵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在英法联军攻入紫禁城后,下令火烧圆明园…………
我们的费多尔(Fyodor Ivanovich)一生都对故乡充满感情和向往。在雅典的英国政府的间谍牧师飞利浦·亨特写道:“俄罗斯贵族多尔戈鲁基亲王(Dolgoruky)到来以后,那个卡尔梅克人不离他左右,他也不是要干什么工作,似乎他脑子里在酝酿一个庞大的计划*。”
*注:这个计划就是回家
几年后他返回巴登,后来巴登的卡尔·费德里希大公(Karl Friedrich)让他在的卡尔斯鲁厄(Karlsruhe)最大的教堂制作壁画。于是费德尔最有名的作品是《Barcelo》在那里诞生,那是根据耶稣的生平在卡尔斯鲁厄中央教堂创作的壁画。壁画创作成功让他名声鹊起,更多订单象雪片一样从德国不同城市送来。
但费多尔似乎更喜欢待在巴登,不愿意为了更多金钱,而去四处满足各种绘画定单。据有关记载,费多尔 不喜欢同有头衔的贵族显要交往,更喜欢和艺术家交流。这就是为什么他能为德国民间诗人Johann Peter Goebel,建筑师Weinbrenner画肖像 。
如今,费多尔的许多作品被收藏于欧洲许多博物馆和画廊,80多幅被英国的艺术馆收藏。他有名的作品有: 《Galatein Victory Day》《Vacakali》《Mars Venera》和 《PortrAit of Geel》。
后记:
费多尔·伊万诺维奇·卡尔梅克(1763~1832)一生再没有机会返回俄罗斯。在1814年他遇到过自己的同胞,当时俄罗斯军队帮助普鲁士打败了拿破仑的法军,许多欧洲城市都看到俄罗斯的胜利之师。也许他在巴登看到俄罗斯军队中卡尔梅克骑兵列队穿过,激起他深处对茫茫草原的向往。但是那时候,精通德语,意大利语和英语的菲德尔已经无法用俄语和蒙语和自己的同胞交流了。

费多尔·伊万诺维奇·卡尔梅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