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序 章

2023-08-11 22:27 作者:云开昭日月  | 我要投稿

一排排的蒙古骑兵策马冲向了这座蒙金边境的无名小城。

所有的重骑兵都戴着铁质头盔,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身穿柳叶甲,也有人穿的是鱼鳞甲或者罗圈甲,甲衣外面铺满铁片,里面则铺以牛皮。每个人都带着两张牛筋角弓和三个装满了艾叶形三棱铁

镞箭的箭袋,腰间挎着曲刃弯刀,背上还背着战斧或者铁骨朵。他们所骑的马也披着护马甲,因此整支部队看起来如同巨大的战车一般。

当他们离这座城池已经不到二里地的时候,所有人都开始减慢了速度,然后逐渐停了下来。所有人停下的时候,部队依然整齐划一。这时大军开始分成了两半,然后分别向两边移动了一段距离,使中央出现了一条道路。紧接着头戴圆形尖顶头盔的蒙古大将木华黎便骑着高头大马,慢慢地向前走去,矗立在了这支军队的正中央。

这座小城上的金国守军当然早已看到了这支浩浩荡荡的骑兵部队,实力的悬殊使得反抗似乎已经没有了任何意义,但他们依然手持弓箭或盾牌,保持着防御的姿态。

这时木华黎身边的一名传令官来到了部队的最前面,向城头上的金国士兵高喊道:“城中的人听着,投降者免死,若有抵抗,格杀勿论!”

他们并没有得到回应,于是传令官又喊了一遍,可城头上的金国守军仍然没有回答,他们依然保持着防御的姿态。

无声就是答案。

木华黎立刻举起了左手。随着他左手的举起,两边的蒙古骑兵都齐刷刷地举起弓箭,拉满了弓弦,所有人的动作整齐划一,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完成的。木华黎稍停了片刻,便突然将自己高举的左手挥了下来,顿时万箭齐发,向城头飞去,城头上的金国士兵很快便死伤无数。

随着蒙古军队攻城力度的逐渐加强,城头上的金军士兵越来越少了。蒙古士兵纷纷将蘸了油的箭头点燃,然后将火箭射入城中,城里很快就变成了一片火海。之后,蒙古军队又用抛石器将城头掉下来的死尸与石块一起抛入城中,使得城内如同地狱一般,传来一阵阵鬼哭狼嚎之声。

这并不是一座坚固的城池,城里的人们已经处于了崩溃的边缘,再抵抗下去已经豪无意义了,于是守将命令在城头上竖起白旗,然后打开城门,率领着众人出城投降。

但是按照惯例,蒙古军队凡遇抵抗,都要尽数屠戮城中之人。因此虽然他们投降了,但还是不能幸免,剩余的人都被处死了。除此之外,城池也要拆毁,才算是战斗结束。不过,这座小城已经烧得不剩什么了,也没什么拆除的必要了,它就在烈火之中变成了一片废墟,消失在了茫茫的历史长河之中。

然而就在几年之前,这里还不是金国的边陲之地。当年卫绍王完颜永济还在位时,蒙古军队进攻西夏,西夏向金国求救,卫绍王自诩大国,坐视不理,却没想到西夏向蒙古臣服后,蒙古军队便转而进攻金国。

卫绍王原本认为打败刚刚兴起的蒙古并非难事,却没想到自己的军队在蒙古骑兵面前简直不堪一击,金国一溃千里。完颜永济并不了解他的对手铁木真,而且他也不明白现在的金国早已经不是曾经的金国了。

蒙古军队先后两次进攻金国,均以金国的惨败而告终,黄河以北之地尽被劫掠,金国拼尽了全力,才算是勉强守住了中都城。之后卫绍王遭遇政变被杀,金宣宗完颜珣被立为皇帝,然后便割地赔款向成吉思汗求和。

可金宣宗刚当了皇帝不久便向南边逃跑,并将都城迁往了南京,也就是原来北宋的都城汴梁。成吉思汗铁木真认为金国一边求和,一边却向南迁都,乃是怀有异心,于是以此为借口再次率兵南下,终于攻破了中都城。

就这样,经过金国军队与蒙古军队的多次厮杀以及和谈之后,这里就变成边陲之地了。经历了短暂的平静,战火还是烧到了这里。

就在木华黎正准备率领部队继续向南进攻的时候,成吉思汗的命令却传到了他的手中。

原来成吉思汗之前派出了使节和商队,携带着大批金银珠宝与商品,想要和花剌子模通商贸易,却没想到这好几百人竟然被全部屠杀,财宝、商品和骆驼也都被掠夺。铁木真大怒,决定率领蒙古主力部队征讨花剌子模,因此将与金国交战之事托付给了木华黎。

“万户,我们还继续向南进攻吗?”刚才的那名传令官问道。

“不,大汗已经决定西征,那么光依靠我们现在的兵力无法彻底使金国屈服。”木华黎说。

“那我们现在怎么办?”

“现在最重要的是保住已有的战果,让大家去抢夺物资,然后带上足够的东西返回。”

“是!”

在此时的金国都城汴梁,人们已经知道了前方蒙古军队来袭的消息,都紧张地议论着接下来该怎么办。很多人都赶快跑出去买了许多的粮食、布帛、盐等生活必需品回来,以防备可能马上会到来的不测。

男人们,有的在打磨作战时可能会用上的兵器,有的则在准备行李,好随时可以逃走。女人们,有的在为夫君赶制上战场时可能要穿的甲衣,有的则在盘算着可以投奔到哪个亲戚家去。小孩子们的脸上也没有了平时的喜悦,他们似乎也感觉到了气氛的异常,都不敢跑出去玩耍了,他们纷纷在自家的门口张望着,张着小嘴看着紧张忙碌着的大人们,似乎也意识到了祸事的来临。

而在此时皇宫大殿的朝堂之上,所有人都已经得到了最新的消息,蒙古骑兵的主力部队似乎已经不再向南,而是转而向西挺进了。此刻金宣宗完颜珣瘫坐在龙椅里,右臂无力地垂下,左手则抚着前额,手肘支撑在旁边的扶手上,一边思考着,一边不住地唉声叹气。下面的大臣们则是吵吵嚷嚷,乱作一团,听不清他们在说着什么。这打乱了皇帝的思绪,弄得他更加地心烦意乱。

皇帝抬头看向朝堂之外,太阳正在缓缓地落下,没有了曾经刺眼的光芒,落日的余晖只能照射到大门口,朝堂之内已经逐渐暗了下来。皇帝不想再等下去了,觉得听他们再这样吵闹下去又有何用呢。

“诸位!”皇帝向下面喊道,而下面的大臣们却似乎根本就没有听到。

“诸位卿家!”皇帝抬高了嗓门儿,又喊了一遍。

大臣们这回总算是听到了皇帝的声音,他们的表情似乎是刚刚才意识到龙椅上还坐着一个皇帝。大臣们逐渐停止了说话,朝堂内终于安静了下来,皇帝等听不到任何声音了之后,才又开始说话。

“诸位臣工,如今蒙古又犯我境,各位讨论出什么结果了吗?可有什么良策?”

皇帝惴惴不安地询问,大臣们却一个个都默不作声,和此前大声争论的样子比起来判若两人。

这时,尚书右丞相术虎高琪轻蔑地看了看两旁的文武大臣,走出来说道:“根据最新的情报,蒙军主力已经转向西边去了,似乎是准备攻打西辽,此时正是挽回损失的好机会!臣以为,我军战力虽不及蒙军,但比之宋国,则绰绰有余。如今宋国背弃约定,停纳岁贡,应当以此为借口讨伐宋国,扩地以抗蒙军!”

听了术虎高琪的话,右司谏许古立刻站出来说:“陛下,社稷危急,不可再生祸端,臣以为此时联宋抗蒙才是上策……”许古的话还没有说完,术虎高琪便指责他软弱无能,朝堂两边的大臣们又陷入了争吵之中。

皇帝感觉头更痛了,他一只手扶着前额,一只手拈起了胡须,又陷入了沉思之中。

“到底该如何抉择呢?”他自言自语道。

序 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