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不招只关注工资的人”,董明珠再出圈,挽不回格力落榜500强

2023-08-29 11:55 作者:神经童非童  | 我要投稿

在最近的《超级访问》节目中,董明珠表示,她曾告诉员工,不要问“我来我想拿多少钱工资,你给不给”,因为这样的人根本不需要。这番话立刻引发了网友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董明珠一向以豪言著称,无论是几年前与雷军的天价豪赌,还是后来声称培养孟羽童为接班人,都显示出董明珠对营销策略的深刻理解。

然而,问题在于尽管董明珠近来动作频繁,但实际上,格力的营收和利润并不理想。在2023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中,格力电器已经落榜。在此前格力发布的财报显示:2022年营收1901.5亿,同比增长0.26%;今年一季度,实现营收356.9亿,增长0.44%。

不仅进一步拉大了格力与美的、海尔的差距,更糟糕的是,这份平庸的业绩报告让投资者们大失所望,甚至没有按照承诺分红。“我五年不给你们分红,你们又能把我怎么样?”董明珠曾在股东大会上这样痛斥股东。如今,格力只是将每股分红从3元调整至2元,就遭到了四面八方的指责和质疑。

然而,在多重趋势的压力下,如果格力不能找到正确的发展方向并有新的领导人接任,重拾增长势头将变得非常困难。

不是不努力的“话题女王”

董明珠不愧是一位营销高手,她曾多次登上微博热搜榜。上一次是放言培养孟羽童当接班人。《孟羽童淡出格力直播间,董明珠能造出“董宇辉”吗?》。这一次,是直接称不招只关注工资的毕业生。通过她的不断努力,格力成功吸引了大量关注,节省了数以亿计的广告费用。

在某种程度上,董明珠这次的观点有一定道理,就工作来看,其本质上是雇佣关系。当企业出资雇佣员工劳动时,员工就要为企业创造价值,这是获得劳动报酬的前提。与此同时,员工付出体力和脑力劳动,付出时间成本为企业创造价值,企业也应该支付相应报酬。

处在当下节点,房价高、车贷高,人们生活压力增大已是普遍现象,董明珠的这些言论,似乎也符合格力的发展需求。

实际上,对于格力的落榜500强,董明珠近期也进行了回应。当被问及是否感到难过时,董明珠说:“有什么好难过的?一点都不难过,看到企业这么健康好开心,总比爆雷的世界500强好。”她认为,世界500强的意义仅在于销售收入。企业好不好,自己心里有数,有没有病,自己知道。

同时,董明珠还表示,世界500强的好处在于政府接待时对你会高看一眼;到银行贷款容易。但企业真正发展需要内在能力、创新实力、人才沉淀和管理水平。

虽然入选世界500强的企业在业绩上都颇具亮点,但对于格力来说,即使是在入选500强的这两年里,其营收也在波动下滑,整体业绩缺乏明显亮点。

格力在世界500强的排名下降,似乎早有预兆。2019年7月,格力以1981.53亿元的营收首次进入《财富》世界500强名单,位列第414位,营收同比增长0.02%,净利润达到246.97亿元。

空调是格力的命脉所在,在市场占有率上,2022年格力家用空调的市场占有率为33.9%,依然在国内稳居行业第一。然而,2021年的数据是37.4%,也就是说,格力在一年内市占率下滑了3.5%。与此相应,美的等厂商的营收却在不断增加。

根据名单数据,世界第500强企业的营收为2251.65亿元,格力与这一数字相差约350亿元。原因不难理解,受疫情等多种因素影响,国内家用空调市场连续几年出现负增长,而格力的核心业务又以空调为主,因此受到空调市场波动的影响,格力的营收和净利润也受到了影响。

除了空调销售增长乏力外,格力电器的另一个挑战在于其他产品线未能扛起大梁。格力生活电器营收45.68亿元,同比减少6.43%;工业制品营收75.99亿元,虽然同比增长137.88%,但规模有限。

此外,格力电器智能装备业务营收4.32亿元,同比下滑49.63%;而32位系列MCU芯片、预制菜相关项目等新产品的对整体业绩影响不大。海外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32.7亿元,占比仅为12.2%。

广东省创新战略研究会高级研究员骆仁童博士总结到,格力拳头产品空调的市场老大地位正在面临挑战,为应对日益激烈的空调市场竞争,格力必须寻找第二增长曲线。对于这一点,董明珠也已经意识到空调在格力的业务中比重较大,所以格力开始在多个方向上出击。

不是不努力的“世界500强”

从基层业务员到公司董事长,董明珠不仅懂得经营,更懂得如何成为一个明星企业家。然而,无论她如何在外战群雄、对内训股东,将自己与格力紧紧捆绑在一起,说到底也只是个持股不足1%的“打工人”。

自董明珠的老领导朱江洪时代起,格力就是一家常被忽略的“隐形国企”。即使在2005年混改之后,盘根错节的经销商利益联盟之上,依然有个垂帘听政的第一大股东——母公司格力集团与背后的珠海国资委。

格力集团与格力电器这对“父子”,论业务是父弱子强,论管理却正好相反。早年双方争过商标,也闹出过卖身外资风波;待到2012年朱董交接,国资委背景的周少强立刻空降而来;格力电器前脚刚送走这位因反腐落马的空降兵,后脚又迎来一个资历更深的孟祥凯。

2014年,忍无可忍的董明珠公然开炮:“遇到问题的时候国资委就说这是经营问题,你们自己去解决,有利益问题的时候他的手就会伸得很长。”

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格力电器都要同时处理两层博弈关系:对外,是在市场竞争中与对手的博弈;对内,是在体制困局下与政府的博弈。

此后的格力风波从不间断。2016年,董明珠被免职之际,股权分散的格力被野蛮人姚振华打到家门口,逼得董明珠大骂姚振华是千古罪人。

另一边,经销商曾经是平衡这盘棋局里的关键,既让格力登顶空调行业十余年,也保董明珠在管理层屹立不倒。直到2019年高瓴入股、股改落地,格力才算真正地进入“董明珠时代”。

然而就在股改之后,突如其来的市场变化将格力拉下神坛。生存压力迫使格力挥刀砍渠道,曾经的利益共同体瞬间分崩离析,格力再次陷入了内部互搏的痛苦。就连高瓴也预料不到,举债进场的结果竟是先陪格力过了两年苦日子,浮亏百亿。

一连串错误的时机造就了今天的格力。

并非全无出路

格力电器的业绩和分红未达预期,并非其产品质量出现问题,而是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格力电器以空调为主导产品,但空调的增长速度明显放缓。随着人口红利消失,以及整个大环境下的消费颓势,国内家电销售规模已经呈下降趋势。

美的董事长方洪波具有远见卓识,他在2021年底已经预测到未来三年将是寒冬。因此,美的在2022年进行了大规模的裁员。尽管有一定幅度的裁员,美的在2022年的营业总收入为3457亿元,同比增长仅为0.68%,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296亿元,同比增长3.43%。

此外海信家电也是例子。根据其2022年财报,公司营业收入达到741.15亿元,同比增长9.7%。营收接近双位数的增长,利润大涨近50%。海信持续强化“海信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境外收入由98.55亿元增长至248.7亿元,占比从32.38%上升到33.56%,毛利率由7.07%升至9.43%。

在除空调外的家电业务中,美的、海尔已经牢牢占据了海内外市场,格力和两者相差太多;智能家居行业也有互联网大厂相继入局,如小米、阿里,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

就格力而言,格力也一直在试图突破业务单一的困境,只不过都没有掀起水花。其多元化主要集中在三大领域:一是电器消费品,包括空调、冰箱、洗衣机、热水器等;二是智能装备,包括汽车、重工等;三是新能源,包括格力钛等板块。但这种“跨界”的尝试并不容易,格力此前的手机、造车等事件已经是前车之鉴。《为何格力的手机业务毫无起色,但董明珠依然锲而不舍?》。

广东省创新战略研究会高级研究员骆仁童博士表示,过度依赖空调业务对于格力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格力的对手们在多元化转型道路上已经走得很远了,董明珠虽然在带领格力不断尝试进入新的领域,但在历史优势的包袱下,“第二条路”却一直没有取得显著的进展。

截至目前,格力还没有真正有规模化营收的其他业务,在屡次失败的尝试中,与美的、海尔相比,格力显得落后了。《董明珠的格力能造出新渠道吗?》。

值得注意的是,格力还有一个明显的问题有待解决:接班人问题。董明珠如今已69岁。对于任何具备穿越周期能力的企业来说,都必须要有一位强大的领导者。对于董明珠来说,找到一个优秀的接班人或许也是一个难题。

那么,面向下一个时代,董明珠还能带领格力找到第二增长曲线并打赢下一场仗吗?正如董明珠所言:“(格力)这些年销售放松了警惕,有点养尊处优。”现在,格力必须加速前进了。

商道童言(Innovationcases)欢迎点赞和分享哦!~~

免费电子书:结构化思维 | 荆棘商途 | 年度十词 创新企业案例 | 区块链金融


数字经济应用实践专家 骆仁童主讲课程

智慧应用 |《能源互联网》.《新型电力系统》.《智慧建筑》.《智慧机场》.《智慧交通》.《烟草数字化》.《智慧城市》.《数字政府》

数字应用 | 《大数据及中台》.《区块链》.《元宇宙》

人工智能 |  《人工智能趋势》. 《ChatGPT新纪元》

数字化转型 |《制造业数字化》.《零售业数字化》 

金融类课程 | 《金融科技创新》. 《商业银行变革》 .《数字人民币》

思维与技能 |《数字化管理思维》.《数字化组织变革》.《用户思维》

宏观与趋势 |《2023宏观趋势》.《数字经济》.《双碳战略》.《新能源汽车》

创新与创业 |《创业导师能力提升培训》.《中小企业赋能》



“不招只关注工资的人”,董明珠再出圈,挽不回格力落榜500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