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心态/卡点应对/时间惯性/道德偏好/状态,影响迭代~

2023-08-29 11:53 作者:八戒自由自在  | 我要投稿

很多公司都没有快速迭代认知的一套路径,所以认知跟不上行业变化,不是大公司击败小公司,而是快公司击败慢公司

大部分公司没去做客户积累一手认知,只是观察用户积累1.5手认知

初始认知不对,迭代的时候容易方向跑错——这就跟技能学习一样,开始没有选择一位足够底层本质的好课程好老师,迭代真的是事倍功半。。。瞎迭代,低效迭代,所以自己热衷于学习好认知。。。其实积累一手客户认知并不是说就要实现所有的优化,解决所有的问题,只需要跑赢对手就行了。。。。就跟那个被熊追的两人的故事一样。。。

认知迭代的过程怎么避免走岔路,怎么知道迭代出来的认知有品质,会不会迭代出来的结果反而不如从前

影响迭代效果的,第一个是心态,希望自己很快能迭代出正确认知,还是能知道慢就是快,在业务创新上也是如此

目标不是很快的把认知建立起来,而是细水长流,认知进化的过程

价值投资的理念非常简单,为什么绝大多数人做不到这一点,巴菲特说,因为没有人愿意慢慢的变富有。。。

业务创新者也是,很难心态是花半年的时间一点点打磨,慢慢的进步,半年之后打磨出来自己都想不到的引擎,多数人是希望自己这个月如何,下个月又如何,三个月过后没有打成就挫败感,四个月痛苦,五个月放弃,这就是心态上慢和快的差别

认知级过多的获取,认知质地本质可能还相互冲突,结果干扰决策,决策质地有瑕疵,行动卓绝努力最后结果也不好,太多认知复盘很难有效,认知都无法深挖,觉得学的不够多。。。

多数情况下,业务引擎是由少而精的认知设计出来的

第二个坑,遇到卡点,通常有两种惯性思维,第一,一定要突破卡点,第二,要去换路绕过卡点

很难说这两种哪个绝对正确,不同的情况下,不同的业务复杂度下,有时候迎难而上正确,有时候及时止损正确

我们需要识别自己的偏好是什么,不要被偏好牵着走

就是惯性自己上的,能不能识别自己的惯性,是惯性逃避还是创造条件克服?停下来试试别的路,跳出自己的固化模式是至关重要的

比如原来路径缺乏认知的情况下,是惯性自己YY认知,还是会想办法去找别的方法获取认知?如果就按自己的惯性,真的是为难si自己了,如果能换想别的办法,那办法可就太多了。。。

重点是不要陷入惯性的一种,有一句话是,判断一个人的大脑是否高级,就看他能否同时容纳两种截然相反的观念

哇哦!!!原来这句话是这么理解的!!又get了一个真知!!赞啊!!

很多事情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冲突,很多其实都是同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罢了

第三个影响业务迭代偏好的,是我们的时间惯性偏好

时间惯性偏好影响生活中各种各样的认知,比如健身安排在什么时间最合适,比如喝水的惯性,支配着我们很多事情上的行为

没有认知到时间惯性这个事情,0认知自然没有理解,惯性决策,复盘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认知到时间惯性这个事情,认知这个事情的底层本质,调整决策,在下一个循环改变世界惯性,比如把屡败屡战,变成屡战屡败

我们是时间/时机的主人,而不是时间/时机驱使的奴仆。。。。

没意识到认知需要被迭代,就永远不会被迭代,就永远改不了,最可怕的

行为变成业务行为的时候,比如目标感不强的,对自己惯性行为没觉察,就不能在一个专业领域培养出快速迭代认知、不断进化的专业认知吗?最后就是什么都懂一点,但没有一样拿得出手

其实这就是我们去识别自己和他人的点,如何通过自己的情绪变化、他人的言行举止解读自洽逻辑、惯性、思维代码、自恋程度等等,然后决定用什么样的方式相处去达成合作目标

这节课可能能得到一个很好的“自洽逻辑”分类,并没有逻辑的“好坏对错”,只是根据自己的目标,选择更合适的方式去工作生活,没有高下之分——这样想内心才能平静。。。而不是容易居高临下,把问题搞复杂。。。。

第四个影响业务迭代的偏好,道德偏好

有些人有很好的道德修为,是因为他的偏好使他快乐

所有的价值观和品格,都是偏见

我们是否要去评价用户?这是一个要思考的点,因为我正义因为我高尚,会带来非理性预期的结果,类似嗑药自己嗨了。。。认为好人好报,努力一定成功什么的,用来感动自己的,比如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于是最后困惑了,为什么这样,然后暴怒了,天地不仁?

业务做不起来肯定是违背了业务发展的客观规律。。。。

道德偏好会影响我们对用户在什么情况下做什么行为的认知,道德拿来自我约束时是美德,但拿来要求别人就会变成灾难

采取驱动用户行为的行动——机制,而不是道德偏好

不认为自己懂得比别人多,不认为自己有资格去教训别人,如果我们预期一个行为发生,最好老老实实去尊重客观规律,这就是,弱就是强

第五个影响业务迭代的偏好,正反馈上瘾

觉得自己状态好一鼓作气搞定很多事情,就觉得状态好的才是自己^_^,那些表现不好的都不是自己

要客观的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是需要很长的时间

正反馈上瘾会让人迷失方向,做出错误的决策,慢就是快其实是正确的方法,但上头的时候会特别嗨,这种嗨会变成巨大的挫败,感觉进步很大,但是到年底没完成目标。。。

如果被正反馈驱使的时候,要好好的思考,感觉自己处于心流状态,是很难思考的,也不会和自己对话,没理解没决策,直接从认知到行动了,多巴胺促使行动冲动。。。

如果通向理性,现在很兴奋,想把所有事情都做完,然后要进入觉察。。。可能自己太嗨了,冷静一下,问自己,目标是什么,在做什么,做的事情指向目标吗?哪里可以优化

没有自己想的这么好,不是由感觉来定好不好的,而是由目标是否达成来决定的,哪些是可以帮助自己有效迭代认知

也有负反馈上瘾,比如过度关注自己的失败,感觉做了之后4次失败2次,就负反馈了

是用感觉来做判定,还是拿度量和规律来做判断

第六个影响业务迭代的因素:状态

正反馈上瘾和负反馈上瘾是状态中的个别点,状态就是一个连续的波形

感觉就像是正确的达克效应里的心情波一样,总是与事实不符。。。

三个要点:

当胸有成竹的时候,就不会情绪过度起伏,因为已经有了合理预期

每周工作比上周有了实质性的变化,不需要都是对的,兼顾目标和过程,过程本身就是奖励,这是保持好状态的最好的方法

如果你的成就感和幸福,只来自最终结果,那么终有一天你会生无可恋,因为没有公司能够永远保持增长,没有人能够一直获得好的结果

每十年的世界500强都会换掉大部分公司,生命的意义在于过程,如果认为意义在于结果,那人生幸福的时间可就太少了

常规认知下,状态波动在于能承受多长时间的负反馈

时间轴是压力的积累,D类人才是压力随时出现他随时波动,每天都像冲浪折磨自己的身体

C类扛个几天要发泄一下,B类扛的更久很短恢复,A类非常久更快恢复

但最后谁过的最不开心,绝对是A和B类,每周问自己要一个实质性的里程碑,这个非常重要

跟小伙伴讨论了一下扛负反馈的本质,个人认为其实跟积极心态差不多,都是改变认知方式,正确认知每件事情的底层

比如上一篇讨论了如果面对他人的否定,他人如果否定我的某一个点,其实跟整个人没关系,甚至跟否定也没关系,自己就是获取了一个可以优化的点,评估确实对自己有用后就拿出来迭代自己,就变成了更好的自己

重新认识世界,本质的把他人认为的干扰,换个角度来看待,就不是干扰了,要不然怎么扛干扰,拿盾牌是挡住别人啊,还是把自己关进了小黑屋啊

如果我们能避免这些偏好,每周都有实质性的认知进化,每年进化52次

怎么把认知转化为可以重复使用的资产?现在的认知对将来有什么用呢?

要把认知提炼出来底层规律和原则,比如站在用户角度,说“对他有什么价值”比告诉他“我有多好”更有效,就很普适了

比如告诉女生“我是好男人”,就不如说“每次吃过饭我去洗碗”更好

本质就是把“认知”进一步底层化,变成了算法——程序的意思,这样就可以搬来搬去了

为什么人类可以进化,是因为人类的把认知变算法的能力超级强,我们要去用这项天赋

先over~

心态/卡点应对/时间惯性/道德偏好/状态,影响迭代~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