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s":[{"insert":"那是一个在森林中的废墟,或许是山谷间的平原地带吧,反正是不影响金黄的阳光透入进来,十分的充足。\n而一个小小的墙角就突兀的矗立在那里,它周围的结构都已经无迹可寻了,只有那一角黑色的地基,实木的地板,断面裸露着红砖,淡黄色的墙皮上爬着几条爬山虎。\n在它仅存的左面墙体还有着烟囱被截开的壁炉,上面并没有任何装饰品,炉内也并没有什么赃物,只有漆黑的木炭。\n而右边靠着断墙的家具就很让人惊喜了,是一个书柜,结构并不巧妙,也没有多余的装饰,只是用实木打出四个横格的书架。但是上面还满满的塞满了书,大多都是皮革封皮的文学小说,描述着幻想,诉说着巧思。说是小说可能不太够格,因为里面的敌人并非\n是具体的个体,甚至严格来说并没有具体的敌人,而是在突发奇想中逻辑上就会存在的“必然”,是时间,是将一切消磨的忍耐,是漠视。这些或许太过深奥了,但是因为所描绘的世界实在是太天马行空,哪怕是孩子也会深陷其中,并会尽力去思考那些他还难以理解的东西。\n在这一方墙角的最里面,就是一个小小的沙发,古老的皮质沙发,良好的做工和用材甚至让它的坐垫都不会在漫长的时间里形成难看的凹陷,它只是蒙了一层灰尘,但却像崭新的一般松软。\n偶尔会有动物经过,但并不会太过靠近。偶尔会有鸟鸣,但并不会太过吵闹。偶尔会有清风拂面,但也不会带来凉意。\n只有充足的,温暖的,阳光打下。\n这就是他的“墙角”,一个根本不存在的地方,一个严格按照描述的话从道理上就不可能存在的地方,一个他都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样的灵感才能让他幻想出来的地方,一个他从小就幻想的图景,一个只是幻想着这么一个画面就能同时给他的心灵带来极大的慰藉和极大的痛苦的地方。\n虽然他小时候读过许多小说,但他并不认为其中任何一个会描写着这样的一个环境,这样的一个画面。\n每当他不经意的想到这样的一个画面,来自于“完美”这一概念的满足就会充盈他的心灵,但是转瞬之间,两股痛苦就会让他的脊梁不自觉的弯曲,头颅不自觉的耷拉下来,自后心的位置会有阵空虚让他的身体软弱一瞬。\n那是从他诞生起就注定会折磨他一生的诅咒,一个名曰孤独,一个号称现实。\n他从懂事起便好思,因为思考的太多,便不可避免的会有一些同龄人不会思考的问题,而比他认知更为开阔的人们却又和他所思考的角度方向不尽相同,所以孤独感时刻萦绕着他的周围;因为他什么时候都在思考所以哪怕表面上在和同伴一起做一件事,他也会因为一瞬间想到了其他的什么,而从当前的场景中脱离出去,而他人无法理解为什么他刚才还和他们有说有笑,又突然在瞬间就变了一种情绪。这种时候孤独就会爬上他的脊梁,让他的躯壳内冰冷而空寂。\n所以一想到他的“墙角”是无法与人分享,没有人能理解“墙角”的美丽和温暖,没有人能理解为什么这个幻想中的画面会这样对他意义非凡,痛苦就油然而生。\n而生活的阅历又告诉他,这样一个干净明亮的废墟是不可能存在的,甚至与此截然相反的才是大势:房屋在覆盖森林。甚至,是楼房覆盖森林。以生活推动人的方式,他是没有能力去寻找这样的一个地方的,而哪怕他在机缘巧合下有了能力,这样的场景也不可能在当前时代所存在了。\n不过,哪怕会带来这样的双重痛苦,他还是会想起这样的“墙角”,因为他还抱有希望,或许,或许会有这样一个人,会理解他的,当他双眼放光的描绘这副画面时,那个人也能感同身受的体会到美丽与温暖。\n而且哪怕实际上并不存在,但是它已经被幻想出来了,幻想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存在的,只是不能亲身去体会,亲眼去看罢了。但是他不是还有脑子么,他可以亲脑去想,去沉浸在里面嘛。\n其实能带给他这样的安宁的幻想画卷,不只有“墙角”还有很多,如“草地上的星空”“夜里的屋顶们”“夏日里群山小镇的十字路口”等等等等,只不过“墙角”是最核心的那个罢了。\n"}]}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