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请问您今天要来点通怪吗?同样都是虫,凭什么只有你进化了!?

2021-01-04 11:06 作者:刃灵魔术士寒冰  | 我要投稿

【前言】

通常怪兽同其他卡一样,本应是《游戏王》里的重要一环,很多时候却连身为卡的事实都没有被认同:本体被视为废纸,描述被称为废话。

K社偶尔会把一些远古时代的通常怪兽翻出来画进卡图里,但更多时候他们无人问津。加之时代更迭之后,K社推出通常怪兽也少了,很多不出名的通常怪兽甚至为玩家们所遗忘,失去了身为卡的意义。

通常怪兽采用率虽然低得可怕,但不乏有趣之处,值得娓娓道来(吐槽)。

目前似乎还没有多少专门解说通常怪兽的文章,因此决定开坑,至少教通常怪兽们留点念想。

如果未来K社能像翻出「圣夜龙」一样翻出其他通常怪兽,那再好不过了。

顺序按照在YGOMobile中基于“通常怪兽”的搜索结果的倒序(也就是说最后一篇将会是「青眼白龙」)。

其他的废话放在文章末尾,总而言之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想法。

标!的部分表示摘自百度百科,会有删改。

标#的部分表示节选自CNOCG/中国游戏王联盟的内容,基本不做改动。

标&的部分表示摘自日文WIKI,基本不做改动。

众所周知,昆虫羽蛾有只被城之内打飞(√)的「究极完全态大飞蛾」:

昆虫羽蛾(图片源自百度百科)

这只怪兽是由幼虫宝宝+化之茧经过 6回合以上 之后进化得到的:

究极完全态大飞蛾

RD的首个补充包又刻了一遍「幼虫宝宝」,它的卡图约莫你是可以认出来的。

也别急着往下翻,你先想一想,以下这两段描述,你能不能认出来哪一段是「幼虫宝宝」的?

  • 描述(1):不清楚成长后会变成什么样的小青虫

  • 描述(2):吐丝攻击。不知道以后会长成什么样子的虫。

显然,这般相像就很离谱。

3…

2…

1!

公布答案,「幼虫宝宝」是那只连吐丝攻击都不会的,另一只叫「青虫」。[手动滑稽]

※这两条虫是目前(估计以后也不会再有)OCG中仅有的1星昆虫族通常怪兽

青虫

青虫

收录于远古卡包 Vol.4,罕贵度为 N。

※编者注:这里没有用 “最早” 两个字,也就是说,它的实卡连新版卡面都没有

描述:吐丝攻击。不知道以后会长成什么样子的虫。

*日文原卡名的注音是「キャタピラー/Caterpillar」指的是蠋([zhú],蝴蝶或蛾的幼虫),也就是常说的 “毛毛虫”。

对应地,海外的资料里(※ TCG没有收录这张卡)给予的名称为:Kattapillar,系「キャタピラー」的二次转化,因此显得有些怪异。

和实际生物不同,不知为何长着一张人脸,颇有种日式恐怖片的感觉。

上述也提及了两只怪兽都是「不知道以后会长成什么样子」的,然而「幼虫宝宝」非常明确地有成长形态,时隔多年,这只怪兽却仍然是「不清楚成长后会变成什么样」的虫子

羽蛾并没有使用过「青虫」,按照动画设定,基本可以认为没有别的决斗者会使用这只怪兽。

不过,在ARC-V传世经典(×)的124~125集里,未OCG化的「寄生虫释放」的卡图里绘制了这只怪兽……看图之前做好准备!

パラサイト・ディスチャージ (Parasite Discharge)

另外,在早期游戏里,这只怪兽的模样比卡图里要圆润得多。

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简笔画不够细节×

Kattapillar (DM2)

编者注:这里需要明确一点,DM2游戏的发售早于上述的Vol.4,也就是说不是游戏改成了可爱风格,而是K社的实卡化太过了。

幼虫宝宝

幼虫宝宝

最早收录于远古卡包 Vol.4,罕贵度为 N,也就是说和「青虫」同时发售

描述:不清楚成长后会变成什么样的小青虫。

*日文原卡名「プチモス」= Petit Moth,后者指的是 “飞蛾”,也就是说从一开始,它的进化方向就决定好了。

鳞翅目幼虫的胴部(胸部 + 腹部)常具有明显的花纹或纵条纹,卡图中很多像眼珠一样的图案,如果参考现实中存在的凤蝶科的老龄幼虫的特征,这些图案可能只是花纹,绿色 + 黄色的体表也符合相应的一般特征。

顺带一提,前端黑色的部分应该才是头。

图片源自网络

这是所有「モス」怪兽的幼虫,鉴于进化路线的终点「究极完全态大飞蛾」出身原作漫画的时间之早,基本也可以认为说,这是在这个游戏里引进「进化」概念的第一步。

#其出处可能是哥斯拉系列下的「モスラ」(Mothra,摩斯拉)

图片源自网络

!在1961年电影《摩斯拉》中初登场的怪兽,之后也在众多作品中活跃,与哥斯拉、拉顿并称为东宝三大怪兽。受到摩斯拉的外观与在登场作品中奇幻的作风的影响,成为东宝怪兽中最受女性欢迎的角色。

——不如说捏他最关键的对象是究极完全态大」了。

*这只怪兽在「大树海」的卡图中客串了,接近中央的位置:

大树海

也可以对比它登陆RD时的卡面:

プチモス(RD)

※话说「进化之茧」其实也在上面,不过更接近白色。

都是虫,画风诡异,怪恶心的,就不多描述外表了。

两者本身并不存在上下位替换的情况:属性·星级一致,攻防数值都是最弱级别的,因此使用起来手感没差。

然后,尽管「进化之茧」和几张进化体在苏生限制的裁定确立*之后就再也无人问津,但是「幼虫宝宝」好说好歹也是讲得出战术搭配的卡,在这一点上完全碾压「青虫」。

幼虫宝宝 + 进化之茧 → 飞蛾幼虫 → 大飞蛾 → 究极完全态大飞蛾

(※很早以前有使用「愚蠢的埋葬」+「死者苏生」直接复活「究极完全态大飞蛾」的操作,后来被苏生限制调整杀了。)

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动画还是原作漫画,都不存在「幼虫宝宝」的卡,「进化之茧」的装备对象从一开始就是「飞蛾幼虫」

(所以攻守数值本就低下的「飞蛾幼虫」变成特殊召唤类怪兽就显得更傻了×)

在DM2及之后的部分早期游戏中,成长顺序是「幼虫宝宝」→「飞蛾幼虫」→「进化之茧」→「大飞蛾」→「究极完全态大飞蛾」,并且这种变化是自动进行的,并不需要投入对应的卡,只要能存活就能成为强大的战力。

在真DMⅡ中,除了同样自动进化,还有被破坏时也能退一步,召唤 “进化失败” 的次级怪兽(※比如第五回合被破坏,将召唤「究极完全态大飞蛾以下的怪兽,也就是「大飞蛾」)。而且,由于战棋的游戏机制,只要怪兽躲到远处,基本就能稳定召唤。

※甚至 Vol.4 里还收录了另外一张名为「铁蝎」的卡,各项数值都和「青虫」一样,却是个效果怪兽:

铁蝎

手感类似、定位接近的情况下,那么,一开始不要选择「青虫」实卡化不就好了?

以现在的眼光,无论怎么看,它都输麻了

※不过,在早期的部分非OCG向游戏中,可能是弥补实卡的缺憾,「青虫」倒是真的可以对应「进化之茧」的装备。在真DMⅡ中是和「幼虫宝宝」一样进化为 8星的「大飞蛾」,也有进化为「幼虫宝宝」的换皮怪的,即下述——

酸液爬虫

酸液爬虫

收录于远古卡包 Vol.5,罕贵度为 N。

描述:巨大的青虫。吐出浓烈的酸液,可以溶解任何东西。

*日文原卡名「アシッドクロウラー」= Acid Crawler。

由于配色的关系,更加接近实际,也更加掉SAN了。

Crawler这个词指的是 “爬行的人/物”,蛇啊昆虫啊什么的都可以,非生物也行。

顺带一提,「クローラー/Krawler/机怪虫」的字段实际上也是这个词,只是注音不一样。

除了是换皮怪,设定上体型也不一样。

不过在早期游戏里,似乎也能对应「进化之茧」的装备。

在找资料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有趣的事情

(1)注意看「灵魂交错」的效果:

灵魂交错

(不一定非要上级召唤,任何形式的解放/祭品都可以。)

这是「究极完全态大飞蛾」的部分调整:

  • 可以使用「灵魂交错」将对方场上装备了「进化之茧」6回合以上的「幼虫宝宝」作为祭品。

真的被这么干的话,心态绝对会崩的吧。(笑)

(2)「进化之茧」的马甲(?)

超进化之茧

(3)关于「究极完全态大飞蛾」:

侵蚀鳞粉

(卡图上是「龙骑士 盖亚」被侵蚀,下降攻击力的效果是在还原动画。)

究极变异态

(TCG的技能卡,可以把3星以下的昆虫族通怪转变成「究极完全态大飞蛾」。「青虫」也可以用,但是不仅仅只有它能用。)

究极变异态昆虫女王

(DP19的补强卡,卡名和设计理念捏他了「究极完全态大飞蛾」,上面那张技能卡的名字有可能就是从这里来的。

(4)你们就是李逵跟李鬼!?

效果怪兽之间的换皮怪:「飞蛾幼虫」&「针虫」

(5)之后登场的「究极昆虫」系列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其实正是大飞蛾的重置版,继承了原作中降低攻击力的效果……虽然也没什么大用处就是了orz。

究极昆虫

(6)意外发现了,以前居然有过这样的一套(伪)FTK!?

The Necloth of Valkyrus FTK

总的来说就是达成无限XYZ「No.104 假面魔蹈士 闪光」的场面,利用其①效果削光对面的卡组……相当耗时间!

虫子们的作用,一是支援「高等仪式术」的使用,二是配合「升级转变」和「孵化」来调度「狂风毒蛾」。

——然而地灵神/雪虎劳改出狱,旧神诺登还在服刑,总之就是早就完啦!(悲)

【编者有话要说】

同样都是绿毛虫,凭什么只有你进化成了裂空座!?(大雾)

长按点赞即可三连!

【更新日志】

*修改部分细节,增加「幼虫宝宝」的换皮怪相关信息以及评论区补充内容。

请问您今天要来点通怪吗?同样都是虫,凭什么只有你进化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