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球菌性咽炎-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关键词:链球菌性咽炎,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青霉素,头孢
汇总:
儿童是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高发人群,显著特征是扁桃体化脓,高烧
应该注意清洁卫生,勤洗手,增强免疫力。
按时注射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轩菌疫苗
首选头孢克洛/头孢地尼抗生素治疗,疗程10-14天
如果反复感染可以查免疫血检筛查,住院全面检查
就诊科室:普内科,耳鼻喉科,感染科(推荐)
关于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健康知识
https://www.bjcdc.org/article/62620/2020/5/1590022180360.html
文章来源: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一、什么是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
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是常见的人类感染致病菌,目前已知的唯一重要的生物宿主是人类,在非人灵长类动物和其他哺乳动物中,可能会发生偶尔或非常罕见的自然感染。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主要的定植部位包括上呼吸道口咽粘膜上皮以及皮肤表皮表层。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没有已知的有意义的环境储存处。
二、传播途径有哪些
主要传播途径为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其中接触传播包括接触被污染的物体后触摸嘴或鼻子等粘膜;与病人共用杯子、餐具;接触由A组链球菌引起的皮肤溃疡。有时也可通过食用被污染的食品而感染。
三、哪些人群易感
5至15岁的儿童最为常见;其次为学龄儿童家长以及与儿童经常接触的其他成人。学校、托幼机构、集中办公场所、养老院等人群密集场所是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聚集性疫情的高发场所。
四、有哪些临床表现
潜伏期一般为2-5天。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常见感染性疾病有咽炎、猩红热、肺炎、皮肤脓肿等,反复感染可继发风湿热、风湿性心脏病、风湿性关节炎、急性肾小球肾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少数情况下发生侵袭性感染,主要引起败血症、中毒性休克综合症及坏死性筋膜炎,轻者可导致肢体坏死而截肢,个别患者治疗不及时可导致死亡。
五、如何治疗
在医师指导下,可对症治疗,首选β-内酰胺类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药物进行治疗。
六、如何预防
目前尚无疫苗可预防。应采取以下措施,减少感染风险:
1、通风消毒:居室和工作场所建议每日至少通风2-3次,每次至少30分钟,通风时注意保暖。使用空调通风系统应注意进行消毒清洗。
2、手部卫生:做好手卫生,尤其是外出后,在咳嗽或打喷嚏、饭前便后、加工食物时,要用肥皂和流水洗手,持续至少20秒。
3、戴好口罩:在密闭空间、人员聚集场所,特别是到医院就诊或与其他患者接触时要戴口罩。
4、咳嗽礼仪:当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挡口鼻;如果没有纸巾,用上袖或肘部遮挡。
5、夏季天气炎热,温度高、湿度大,病原微生物繁殖速度加快,食物容易腐败变质,易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和肠道传染病。因此,在食物制作过程中要注意清洁卫生,注意食物保藏,避免发生食物中毒。
6、及时就医:一旦发觉出现发热或皮疹等症状,患者应佩戴口罩及时前往医院就诊,避免带病上班、上学。
链球菌感染
https://www.msdmanuals.cn/professional/infectious-diseases/gram-positive-cocci/streptococcal-infections
Larry M. Bush
Maria T. Perez
最后一次全面审校/修订者 6月 2019| 内容末次修改日期 6月 2019

链球菌性疾病
最常见的致病性链球菌是S. pyogenes化脓性链球菌,它是β-溶血链球菌,属于Lancefield分型A组,因而属于A组β-溶血性链球菌(GABHS)。
由由GABHS 引起的最常见的急性感染是
咽炎
皮肤感染
此外,感染后≥2周可能出现迟发性非化脓性并发症(风湿热 和急性肾小球肾炎 )。
其他链球菌种属引起的疾病较少见,通常包括软组织感染和感染性心内膜炎( Lancefield 分类 )。一些非GABHS感染主要发生于特定人群(例如,B组链球菌感染发生于新生儿和产后妇女)。
GABHS可能从受累组织扩散,沿着淋巴回流通路(导致淋巴管炎)到达区域淋巴结(导致淋巴结炎)。GABHS也可引起局部浅表性并发症,例如扁桃体周围脓肿、中耳炎、窦炎和菌血症。是否化脓取决于感染的严重程度和组织的易感性。
GABHS引起的严重感染还包括脓毒症,产褥期脓毒症,感染性心内膜炎,肺炎和脓胸。
链球菌性咽炎通常由GABHS引起。大约20%患者表现为咽喉疼痛、发热、咽喉充血和扁桃体脓性分泌物。颈部和颌下淋巴结可能肿大伴疼痛。链球菌性咽炎可引起扁桃体周围脓肿。链球菌性咽炎可导致 扁桃体周围脓肿 .咳嗽,喉炎和鼻塞不是咽部链球菌感染的特征;这些症状的出现提示另外一种致病因素的存在(通常是病毒性或过敏性)。
治疗
通常采用青霉素
咽炎
(也见美国感染性疾病协会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Group A Streptococcal Pharyngitis A组链球菌性咽炎诊断和管理的实践指南 和美国心脏协会预防风湿热 Preventing Rheumatic Fever .)
咽部GABHS感染,包括猩红热,通常呈自限性。抗生素能缩短儿童的病程,尤其是猩红热患者,但对于年长儿和成人作用有限。不过,抗生素有助于预防局限性化脓性并发症(如扁桃体周围脓肿),中耳炎和风湿热。
青霉素是治疗咽部GABHS感染的首选药物。临床尚无GABHS分离株显示青霉素耐药。不过,一些链球菌株在实验室被发现存在青霉素耐药(即青霉素杀菌效果明显降低);这些菌株的临床意义尚不明确。
单剂苄星青霉素G肌注,对于幼童(<27kg),600 000U;对于体重≥27kg的儿童、青少年和成人,120万U一般已足够。
若患者能确保维持治疗10天可给予口服药物治疗。可供选择的方案包括:
青霉素V 500mg ( 对于<27kg的儿童250mg) po q12h
阿莫西林50mg/kg(最大1g),每日一次,共10天(为青霉素V的有效替代方案)
口服窄谱头孢菌素(如头孢氨苄,头孢羟氨苄)也有效,也可使用,除非患者对青霉素有过敏反应。阿奇霉素可应用5天疗程,但大环内酯类对 Fusobacterium necrophorum(坏死梭杆菌)没有抗菌活性, 该菌为青少年和成人咽喉炎的常见原因。延迟治疗1~2天直到实验室确诊,既不会延长病程也不会增加并发症发生率。
当青霉素和 β-内酰胺禁忌使用时, 可选用的治疗方案包括
克林霉素600mg(对于儿童6.7mg/kg)po q8h
红霉素或克拉霉素250mg(对于儿童7.5mg/kg )po q12h 共10天
阿奇霉素500mg(对于儿童15mg/kg)每日一次 共5天
因为已检测发现GABHS对大环内酯类耐药,一些专家建议如打算使用大环内酯类药物以及社区存在大环内酯类耐药时,推荐进行体外药敏试验以确认其敏感性。慢性扁桃体炎复发的患儿首选克林霉素6.7 mg/kg po q 8h,原因如下:
克林霉素对产青霉素酶的葡萄球菌以及扁桃体隐窝合并感染的可以灭活青霉素G的厌氧菌由很好的杀菌活性。
它似乎比其他药物能更快地阻止细菌外毒素产生。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也是有效的。
复方磺胺甲恶唑(TMP-SMX),某些氟喹诺酮类和四环素类治疗GABHS感染效果不可靠。
咽痛、头痛和发热可用镇痛药或退热药治疗。阿司匹林应避免用于儿童。不需卧床休息和隔离。密切接触后有症状的人或有链球菌感染后并发症病史的人应检测链球菌。
皮肤感染
蜂窝织炎通常不需要进行培养就可开始治疗,因为微生物分离较困难。 因此应使用对链球菌和葡萄球菌均有效的方案;如,可使用以下方案之一:
如耐甲氧西林的Staphylococcus aureus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可能性不大,使用双氧西林或头孢氨苄
如果怀疑有MRSA感染,使用TMP/SMX、利奈唑胺、米诺环素或克林霉素(见♦蜂窝组织炎的治疗♦)
坏死性筋膜炎应该在重症监护室治疗。需要扩大范围的(有时需要重复)外科清创。 推荐的初始抗生素治疗为β-内酰类(通常是广谱的直到培养确定病原体)加上克林霉素。 尽管链球菌对β-内酰类抗生素仍然敏感,但是动物研究提示青霉素对于大量细菌接种并不总是有效,因为链球菌生长不快,以及缺少青霉素结合蛋白,该蛋白为青霉素作用的靶标。
其他链球菌感染
治疗 B组、C组和G组链球菌感染,用药选择为
青霉素
氨苄西林
万古霉素
头孢菌素和大环内酯类一般有效,但必须以药敏试验指导治疗,尤其是病重者、免疫缺陷者、糖尿病患者和感染部位有异物者。外科创面引流和清创辅助抗生素治疗常常能挽救生命。
消胆链球菌(旧称牛链球菌)对抗生素相对敏感。尽管万古霉素耐药性 S. bovis 牛链球菌菌株最近已有报道,但这种微生物对青霉素和氨基糖苷类还是敏感的。
多数草绿色链球菌常常对青霉素G和其他β-内酰类抗生素敏感。耐药性正在增加,这些菌株的治疗应当遵循体外敏感试验的结果。
链球菌性咽炎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93%BE%E7%90%83%E8%8F%8C%E6%80%A7%E5%92%BD%E7%82%8E
链球菌性咽炎(streptococcal pharyngitis、strep throat)是一种喉部后方含扁桃腺感染化脓链球菌的疾病,是咽炎中的一种,常见症状有发热、喉咙痛、扁桃腺发红、以及颈部淋巴结肿大 ,有时也会头痛或恶心想吐。 有些人的舌头会出现猩红热患者般的砂纸状红疹。通常症状会在接触病原后1到3天出现,至少维持7到10天。
链球菌性咽喉炎通常借由患者的飞沫传染,直接接触飞沫,或触摸沾有飞沫的物品后触摸自己的口鼻眼也可能感染,跟化脓链球菌患者有肌肤接触亦同。有些人不会出现症状,但会成为带原者。如有相关症状者,可接受快速抗原检定或咽拭子细菌培养协助诊断。
预防方法有洗手、不与他人共用餐具,目前尚无疫苗可供接种。抗生素仅建议用于治疗确诊病患;患者在第一次接受治疗后,至少须隔离24小时。止痛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
链球菌性咽喉炎是孩童中常见的细菌感染病症,占儿童喉咙痛病因的 15-40%,在成人则占有5-15%。发病多见于晚冬与初春,潜在并发症有风湿热及扁桃体周围脓疡。
链球菌性咽炎

一例被确诊的16岁链球菌性咽炎患者,扁桃体上有特征性的分泌液症状发热, 头痛, 恶心, 咽喉痛, 肚痛, 扁桃体炎, 中毒[*]类型A群链球菌, 咽炎分类和外部资源医学专科耳鼻喉科学、传染病科
症状和体征
链球菌性咽炎的常见症状是喉咙痛、发烧超过38°C,扁桃体化脓,以及淋巴结肿大。
其它症状还有:
头痛
恶心
腹痛
肌痛
皮疹(位于体表、口腔或咽喉内)及软颚上的瘀点,其中后者虽然罕见,但具有很高的特异度.
被传染者症状一般会在与患者接触的一至三天后出现。
链球菌咽喉炎病例。请注意肿大带白色脓液的扁桃体。
一例8岁儿童的链球菌咽喉炎。请注意咽喉后部的肿大的扁桃体,覆有白色脓液。
病因
链球菌性咽炎是由一类名为A组β-溶血性链球菌(简称GAS,又名A族链球菌或化脓链球菌)的细菌引起。其它细菌或病毒也可以引起喉咙痛。该病一般通过与患者的直接密切接触传播,因此在密集的人群中(例如军队或学校)疾病会更容易地扩散。空气中的细菌可以干燥存在于尘土中,但这种形式的细菌并不具有致病性及传染性;潮湿的细菌(可与于牙刷及类似物品上存活至15日)则能够使人生病。罕见的情况下,这些细菌能存活在食物中,并引起疾病爆发。在没有链球菌咽喉炎症状的儿童中,通常有约12%的喉咙内存在GAS。
链球菌性咽炎是由一类名为A组β-溶血性链球菌(简称GAS,又名A族链球菌或化脓链球菌)的细菌引起。[11]其它细菌或病毒也可以引起喉咙痛。[7][10]该病一般通过与患者的直接密切接触传播,因此在密集的人群中(例如军队或学校)疾病会更容易地扩散。[10][12]空气中的细菌可以干燥存在于尘土中,但这种形式的细菌并不具有致病性及传染性;潮湿的细菌(可与于牙刷及类似物品上存活至15日)则能够使人生病。[10]罕见的情况下,这些细菌能存活在食物中,并引起疾病爆发。[10]在没有链球菌咽喉炎症状的儿童中,通常有约12%的喉咙内存在GAS。
诊断
改良Centor评分(modified Centor score)的检查表可协助医生决定如何治疗患链球菌咽喉炎的患者。Centor评分有五项临床评价或观察指标。它能够显示患者患链球菌咽喉炎的可能性有多大。
下列标准每项算一分:[7]
无咳嗽
淋巴结肿大或淋巴结触痛
体温超过38℃
扁桃体化脓或水肿
15岁以下(如果年龄超过44岁,则去掉一分)

实验室检查
“咽喉拭子培养”是检验链球菌性咽炎的标准方法,[13]在良好的采样与培养技术下,其灵敏度通常在90%至95%之间。除此之外,也可以使用“快速链球菌检查法”(又称为快速抗原检测法),快速链球菌检查法所需时间比培养法短,但是其灵敏度受到所使用的套组影响,若是套组使用旧式的乳胶凝集法则灵敏度仅有70%,较新的套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免疫光化学法或是化学冷光DNA探针法则灵敏度介于90–99%之间,然而新式的套组通常比较贵,并且并非所有新式套组都符合美国临床实验室改善修正法案的要求。[7]
对于有症状怀疑为链球菌性咽炎的患者,咽喉拭子培养或快速链球菌检查法的阳性结果即可以确立诊断。但是快速链球菌检查法为阴性结果的儿童患者,则建议必须加做咽喉拭子培养;而快速链球菌检查法呈现阴性的成人患者则不必加做咽喉拭子培养,这是因为成人较少发生链球菌性咽炎,并且即使是链球菌性咽炎的成人患者,也很少像链球菌性咽炎的儿童一样接着发生急性风湿热。某些人的咽喉内常有链球菌存在而无任何坏处,因此对于没有症状的人,不应进行咽喉拭子培养或快速链球菌检查。这些人并不需要任何治疗。[14]
类似症状的病因
链球菌咽喉炎的某些症状也见于其它疾病。正因为如此,如果没有做咽拭子培养或快速链球菌检查,难以确定是否患链球菌咽喉炎。如果患者出现发烧和喉咙痛,伴有咳嗽、流鼻涕、腹泻,和眼睛泛红发痒,则更可能是由病毒引起的喉咙痛。[7]例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亦可引起颈部淋巴结肿大、喉咙痛、发烧、扁桃体肿大,[15]需要通过验血确诊并区分。
预防
有些人会比其他人更常患链球菌咽喉炎。扁桃腺切除术是防止这些人患链球菌咽喉炎的其中一条途径。一年患链球菌咽喉炎三次或以上,可被认为是切除扁桃体的合理原因。等待也是恰当的措施。
治疗
链球菌咽喉炎若不予治疗通常会持续数天;如用抗生素治疗则能提前16小时去除症状。用抗生素治疗的主要原因是为了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在症状开始的9天内使用抗生素效果较好。
止痛药
止痛药可以减轻链球菌咽喉炎引起的疼痛。这些药物通常包括非甾体抗炎药或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类固醇以及粘性利多卡因[也有疗效。阿司匹林可用于成人;但由于儿童服用阿司匹林会更容易患瑞氏综合征,因此不应服用。
抗生素
在美国,青霉素V钾是最常用于链球菌咽喉炎的抗生素,因为它安全、有效且花费不高。阿莫西林则在欧洲更常使用。在印度,人们更容易患风湿热,因此通常的治疗方式是肌肉注射苄星青霉素G。
正确使用抗生素可降低症状的平均持续时间:症状平均持续时间为三至五天,而抗生素可将其缩短约一天。除此之外,它们还能减少疾病的传播。不过,抗生素实际上主要是用于尽量预防罕见的并发症的发生。这些并发症包括了风湿热、扁桃体周围脓肿和咽后脓肿。
当使用抗生素时,必须综合考虑其益处与可能产生的副作用,且不应将其用于对药物有不良反应的健康成人。对青霉素有严重过敏反应的人,应使用红霉素和其他大环内酯类药物;头孢菌素可用于过敏反应较轻的人。链球菌感染也可能导致急性增殖性肾小球肾炎,且抗生素无法降低发生该情况的几率。
在链球菌性咽炎的治疗中,抗生素常被过度使用,使用率甚至超过了疾病本身的发病率。一项研究显示,在中国,抗生素滥用使得绝大部分的化脓链球菌对大环内酯和四环素具有抗药性。
A型链球菌感染
https://zh.wikipedia.org/wiki/A%E5%9E%8B%E9%93%BE%E7%90%83%E8%8F%8C%E6%84%9F%E6%9F%93

链球菌是革兰阳性需氧菌,可引起多种疾病,包括喉炎、肺炎、创面和皮肤感染、败血症和感染性心内膜炎。症状随感染部位而异。 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的后遗症包括风湿热和肾小球肾炎。多数菌株对青霉素敏感,但近期出现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
A组链球菌感染(英语:Group A streptococcal infection),或称A型链球菌感染、A群链球菌感染、A族链球菌感染等,是一种A组链球菌(英语:Group A streptococcus,缩写为GAS)引起的感染。依据兰斯菲尔德链球菌分类法,链球菌可分为多种类型:尽管A组链球菌大多为化脓性链球菌且化脓性链球菌造成的感染常被称为A组链球菌感染,但无乳链球菌也可以表达A组抗原[1]。化脓性链球菌具有β溶血性,呈现革兰氏阳性,也称为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注 1],可以引发许多侵入性或者非侵入性的感染。[2] A组链球菌的致病因子包括链球菌M蛋白、溶血素和胞外酶等。
A组链球菌可以通过与粘液或皮肤溃疡的直接接触进行传播[2],其所造成的感染每年会导致500,000例以上的死亡[3]。尽管抗生素可用于治疗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但这类感染在非洲等地区仍然是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4]包括B组链球菌[注 2]和肺炎链球菌在内的许多其他类型的链球菌亦会导致感染,但这些感染不应当与A组链球菌感染混淆。
感染类型
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可引起咽喉和皮肤从轻微到垂危之间程度不等的感染 [5]。不同人类个体因感染相同化脓性链球菌病株却产生不同的疾病,其背后原因尚不明确,但怀疑宿主的表型和表观遗传因素为这种差异的来源:A组链球菌的许多致病因子可以影响宿主的表观遗传,且免疫系统受抑制或受损的人可能比其他具有完整免疫系统的人更容易受到由A组链球菌引起疾病的影响。
人可为A组链球菌无症状携带者,此时A组链球菌主要分布于皮肤或喉咙上[6]。A组链球菌的传染力在未发病的携带者比起携带细菌且发作的人传染力较低[6]。
A组链球菌引起的非侵入性感染往往不太严重且更普遍,主要繁殖聚集于咽喉部位,与上皮细胞产生特异性识别[7]。最主要的两种A组链球菌感染均属于非侵入性的:链球菌性咽炎(占儿童链球菌感染病例的15-30%以及成年人感染病例的10%)和脓疱疹[3],二类感染可以使用抗生素有效治疗。猩红热也属于A组链球菌引起的非入侵性感染,但不常见。
化脓性链球菌引起的侵入性感染往往更严重的但比较少见,发生于化脓性链球菌罕见侵入的血液、器官等部位[6],可能导致链球菌性中毒性休克综合症 、坏死性筋膜炎、肺炎和菌血症。[3]
此外,A组链球菌引起的感染可能会导致一些并发症,如急性风湿热及链球菌感染后急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等。
严重感染
A组链球菌的一些菌株可以导致严重感染,而这些严重感染通常是侵入性的,这意味着细菌进入身体中罕见细菌的部位,如血液、肺部、肌肉深处、脂肪组织等[8]。其风险人群包括:水痘患儿,免疫有缺陷者,烧伤患者,患有蜂窝组织炎、糖尿病、血管疾病或癌症的老年人的,正在进行类固醇治疗或化疗者,静脉注射毒品者等。 A组链球菌是产褥热一个重要原因,可引发严重感染,如果不迅速诊断和治疗,会导致刚分娩的母亲的死亡。 严重的A组链球菌感染也可能发生在没有已知的危险因素的健康人身上。严重感染可能导致休克、多系统性器官衰竭及死亡的。早期识别和治疗是至关重要的。[9][10]
重症组链球菌感染通常零星发生,但可以通过人际接触传播[11]。密切接触患者的人,即发病前一周有过长时间的家庭接触的人,感染风险急剧上升,原因可能是家庭内的共同遗传风险
儿童侵袭性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细菌耐药性
http://rs.yiigle.com/CN112140201401/51615.htm
目的
分析儿童侵袭性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细菌耐药性,以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1年12月住院的19例侵袭性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患儿的病史和细菌药敏试验资料。由正常无菌部位分离出A组β溶血性链球菌诊断为侵袭性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
结果
19例患儿中男15例,女4例,男女比例为3.75∶1;年龄1 d~14岁,中位年龄4岁;入院时病程4 h~10 d;平均住院时间12.2 d;冬春季发病13例,社区获得性感染18例。临床诊断脓肿10例;化脓性腹膜炎4例;链球菌中毒休克综合征伴脓胸3例;脓气胸和新生儿败血症各1例。3例存在基础疾病,其中2例为车祸外伤,1例为先天性食管闭锁、气管食管瘘。检出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前入住重症监护病房5例,入住时间1~32 d;4例接受气管插管、机械通气,通气时间8 h~24 d;2例曾接受外科手术。5例合并其他病原感染,其中4例腹腔脓液同时培养出大肠埃希菌,1例呼吸道分泌物检出副流感病毒Ⅰ型。16例有发热,热程3~14 d;外周血白细胞升高18例,下降1例。C反应蛋白均升高,其中16例在14~160 mg/ L,3例﹥160 mg/ L。自19例患儿无菌部位共检出20株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其中10株分离自脓肿切开术后脓液,各有4株分离自血液和腹水,2株分离自同一患儿的胸水。所有菌株对头孢唑林、左氧氟沙星及万古霉素敏感;对青霉素和头孢噻肟的耐药率分别为10.0%和15.4%;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55.0%和70.0%。3例治愈,14例好转,2例死亡,其中1例死于链球菌中毒休克综合征继发多器官功能障碍,1例死于基础疾病继发多器官功能障碍。
结论
儿童侵袭性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以脓肿最常见,也可导致严重的链球菌中毒休克综合征甚至死亡。青霉素和头孢菌素仍是敏感的抗菌药物。
头孢克洛
头孢克洛(cefaclor),化学名(6R,7R)-7-[(R)-2-氨基-2-苯乙酰氨基]-3-氯-8-氧代-5-硫杂-1-氮杂双环[4.2.0]辛-2-烯-2-甲酸,化学式为C15H14ClN3O4S,呈白色至微黄色粉末或结晶性粉末,微臭,在水中微溶,在甲醇、乙醇、三氯甲烷或二氯甲烷中几乎不溶。头孢克洛是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头孢菌素类药,其是第二代头孢菌素,主要适用于敏感菌所致的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中耳炎、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和尿路感染等。
头孢克洛是第二代头孢菌素,兼有第一代头孢菌素对革兰阳性菌和第二代头孢菌素对革兰阴性菌作用强的特点。对青霉素耐药的金葡菌和流感嗜血杆菌,甲、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大肠杆菌均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头孢克洛是治疗淋病的一线药物。对淋菌性尿道炎,总有效率为94.9%,细菌学消除率为85.05%,对肾功能轻度不全者可不减用量,对肾功能不全或完全丧失者应进行血浆药物浓度鉴测,降低用量。
头孢地尼
头孢地尼(cefdinir),分子式为C14H13N5O5S2,化学名为(6R,7R)-7-[(Z)-2-(2-氨基-4-噻唑基)-2-羟基亚胺基乙酰氨基]-8-氧代-3-乙烯基-5-硫杂-1-氮杂双环[4.2.0]辛-2-烯-2-羧酸,是一种半合成广谱抗菌剂。
抗菌作用
对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有广范围的抗菌谱,特别是对革兰阳性菌中的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等,比以往的口服头孢菌素有更强的抗菌活性,其作用方式是杀菌性的。对多种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稳定,对β-内酰胺酶的产生菌也具有优异的抗菌活性。
作用机制
作用机制为阻止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对青霉素结合蛋白(PBP)1(1a,1bs)、2、3的亲和力强,但对不同细菌的活性部位有所差异。
毒理研究
在大鼠和犬等试验动物中对头孢地尼进行的急性和慢性毒性研究表明,头孢地尼可被很好耐受。未发现头孢地尼有致畸性和致突变性。
本品对革兰阳性、阴性的需氧菌和厌氧菌有广谱抗菌活性,与现有的其他口服头孢类抗生素相比,本品对葡萄球菌、链球菌、消化链球菌、丙酸杆菌的抗菌活性强。一项1433例的临床试验(每次100mg,每天3次);结果表明,本品对各种感染的有效率为:浅表性化脓性疾病89.2%,外科感染90%,急性呼吸系统感染82.8%,慢性呼吸系统感染63.1%,尿路感染82.8%,妇科感染88.4%,眼科感染94.3%,耳鼻喉科感染75%。对革兰阳性菌的细菌学清除率为91.9%,对革兰阴性菌的细菌学清除率为91.4%。
3种方案治疗A族β溶血性链球菌致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最小成本分析
http://www.china-pharmacy.com/9/29/275/292/25617.html
目的:对治疗A族β溶血性链球菌(GAS)致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3种方案的经济性进行评价。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临床表现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且用咽拭子试验分离出GAS呈阳性的患者71例,按用药方法不同分为A组(16例)、B组(30例)和C组(25例)。
A、B、C组患者分别采用一次性肌内注射苄星青霉素(120万U)、
口服青霉素V钾(约0.5 g,q8 h,疗程10 d)、
口服阿莫西林舒巴坦匹酯(1.0 g,bid,疗程10 d)3种治疗方案,
观察临床疗效及细菌清除情况,并对3种方案进行经济学评价。结果:3组患者的治愈率分别为87.50%、90.00%、92.00%,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8.24%、87.88%、92.5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故采用最小成本分析法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3种方案的成本分别为237.79、279.49、400.40元,其中C方案的治愈率和细菌清除率最高,但成本也最高。敏感度分析结果与最小成本分析结果一致。结论:对于明确病原性细菌为GAS所致的反复发作的上呼吸道感染且有诱发风湿热风险的患者,肌内注射苄星青霉素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案;对于不愿接受注射用青霉素治疗且能保证用药时间的患者,可选择口服青霉素V钾;对于普通青霉素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选择口服阿莫西林舒巴坦匹酯。
青霉素V钾
青霉素V钾适用于青霉素敏感菌株所致的轻、中度感染,包括链球菌所致的扁桃体炎、咽喉炎、猩红热、丹毒等;肺炎链球菌所致的支气管炎、中耳炎、鼻窦炎;以及青霉素敏感葡萄球菌所致的皮肤软组织感染等。青霉素V也可作为风湿热复发和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预防用药,亦可用于螺旋体感染。
用法用量
口服。成人链球菌感染:一次125~250mg,每6~8小时1次,疗程10日。肺炎球菌感染:一次250~500mg,每6小时1次,疗程至退热后至少2日。葡萄球菌感染、螺旋体感染(奋森咽峡炎):一次250~500mg,每6~8小时1次。预防风湿热复发:一次250mg,一日2次。预防心内膜炎:在拔牙或上呼吸道手术前1小时口服该品2g,6小时后再加服1g(27kg以下小儿剂量减半)。小儿按体重,一次2.5~9.3mg/kg,每4小时1次;或一次3.75~14mg/kg,每6小时1次;或一次5~18.7mg/kg,每8小时1次。
不良反应
1.常见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腹泻等胃肠道反应及黑毛舌。2.过敏反应:皮疹(尤其易发生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者)、荨麻疹及其他血清病样反应、喉水肿、药物热和嗜酸粒细胞增多等。3.二重感染:长期或大量服用该品可致耐青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阴性杆菌或白念珠菌感染(舌苔呈棕色甚至黑色)。4.少见溶血性贫血、血清氨基转移酶一过性升高、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神经毒性和肾毒性等。
禁忌
青霉素皮试阳性反应者、对该品及其他青霉素类药物过敏者及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禁用。
注意事项
1.患者每次开始服用该品前,必须先进行青霉素皮试。
2.对头孢菌素类药物过敏者及有哮喘、湿疹、枯草热、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史者慎用。
3.该品与其他青霉素类药物之间有交叉过敏性。若有过敏反应产生,则应立即停用该品,并采取相应措施。
4.肾功能减退者应根据血浆肌酐清除率调整剂量或给药间期。
5.治疗链球菌感染时疗程需10日,治疗结束后宜作细菌培养,以确定链球菌是否已清除。6.对怀疑为伴梅毒损害之淋病患者,在使用该品前应进行暗视野检查,并至少在4个月内,每月接受血清试验一次。
7.长期或大剂量服用该品者,应定期检查肝、肾、造血系统功能和检测血清钾或钠。
8.对实验室检查指标的干扰:⑴硫酸铜法尿糖试验可呈假阳性,但葡萄糖酶试验法不受影响;⑵可使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或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值升高。
阿莫西林舒巴坦匹酯片
阿莫西林舒巴坦匹酯片,适应症为本品适用对阿莫西林耐药但对本品敏感的产β-内酰胺酶致病菌引起的下列轻、中度感染性疾病,包括:1、上呼吸道感染:如耳、鼻、喉部感染,即中耳炎、鼻窦炎、扁桃体炎和咽炎等;2、下呼吸道感染:如肺炎、急性支气管炎和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支气管扩张等;3、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如膀胱炎和尿道炎、肾盂肾炎、妇科感染、产后感染等;4、皮肤及软组织感染:如蜂窝组织炎、伤口感染、疖病、脓性皮炎和脓疱病;性病;淋病等;5、口腔感染:如口腔脓肿、手术用药等;6、其他感染:如细菌性心内膜炎、腹膜炎、骨髓炎、伤寒和副伤寒、预防心内膜炎等。
适应症
语音
本品适用对阿莫西林耐药但对本品敏感的产β-内酰胺酶致病菌引起的下列轻、中度感染性疾病,包括:
1、上呼吸道感染:如耳、鼻、喉部感染,即中耳炎、鼻窦炎、扁桃体炎和咽炎等;
2、下呼吸道感染:如肺炎、急性支气管炎和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支气管扩张等;
3、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如膀胱炎和尿道炎、肾盂肾炎、妇科感染、产后感染等;
4、皮肤及软组织感染:如蜂窝组织炎、伤口感染、疖病、脓性皮炎和脓疱病;性病;淋病等;
5、口腔感染:如口腔脓肿、手术用药等;
6、其他感染:如细菌性心内膜炎、腹膜炎、骨髓炎、伤寒和副伤寒、预防心内膜炎等。
规格
语音
0.25g(舒巴坦匹酯 0.125g;阿莫西林 0.125g)。
用法用量
语音
用法:口服。
用量:成人和12岁以上儿童:每次2~4片,每8小时服用1次;
6~12岁儿童:每次2片,每8小时服用1次;
2~6岁儿童:每次1片,每8小时服用1次;
9个月~2岁儿童:每次1/2片,每8小时服用1次。
中度肾功能不全者(肌肝清除率10~30ml/min):每12小时服用2~4片;
严重肾功能不全者(肌肝清除率<10ml/min):每12小时服用少于2片。
不良反应
语音
常见不良反应为:
1、胃肠道反应:如腹泻、恶心、呕吐等;
2、皮肤反应:红斑性斑丘疹损伤、荨麻疹等;
3、过敏反应:如皮疹等。
上述胃肠道反应、皮肤反应多见于高敏患者,一般为轻度、短暂的,会自动消失或停药后消失。
对青霉素过敏者,有可能发生严重过敏反应。
禁忌
语音
对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类药物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
语音
1、本品含阿莫西林,其为青霉素类药品,首次使用青霉素类药物的人,用前可做青霉素钠的皮内敏感试验,阳性反应者禁用。
2、本品与其他青霉素类药物和头孢菌素类药物之间存在交叉过敏性。
3、延长疗程时,应不定期检查肝肾功能和血象。淋病患者初诊及治疗三个月后应进行梅毒检查。
4、服用本品后,使用Clinitest,Benedict溶液或Fehling溶液检查尿中葡萄糖的实验结果会出现假阳性。建议服用本品后,采用葡萄糖氧化酶反应法(如Clinistix或Tes-Tape法)进行此项检查。
5、孕妇服用时,血浆中的结合雌三醇、雌三醇-葡萄糖苷酸、结合雌酮、雌三醇会出现一过性升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