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今日处暑:每天早睡一小时,真能解秋乏?

2021-08-23 18:23 作者:陕西农业品牌网  | 我要投稿

今天是处暑,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处暑即“出暑”也就是炎热离开的意思,这一节气过后,就算正式与“烧烤模式”告别,天气会逐渐转凉,但也要提防“秋老虎”来袭。


一度暑出处暑时,秋风送爽已觉迟。日行南径斜晖里,割稻陌阡车马驰。
 ——处暑
处暑过后天气转凉,气候从暑热逐渐向寒冷过渡。中午热,早晚凉,昼夜形成较大的温差,“一场秋雨一场寒”的气候特征明显。天气短期内会热,但这种热不再像夏天的炎热一样。


我国古代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

“一候鹰乃祭鸟”是指此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并且先陈列如祭而后食。
“二候天地始肃”是指接着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天地一片肃杀之态。古时有“秋决”的说法,即是为了顺应天地的肃杀之气而行刑。在今人看来,不免更添悲凉之意。
三候禾乃登。禾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为成熟。人们常说:“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多指庄稼成熟而进行秋收的活动,所谓“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处暑养生,多睡一小时解秋乏

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到了秋季,气温降低,昼夜温差大,很多人都会有疲乏之感,这就是所谓的“秋乏”。秋乏是一种自然现象。

处暑后“一场秋雨一场寒”的气候特征明显此时,保持充足的睡眠是十分必要的。处暑后天气变凉,应该改变夏季晚睡的习惯,尽量在10点之前入睡。比夏天增进一小时睡眠时间,并且要早睡早起,也可适当午睡。

多吃清热安神食物

中医养生指出“秋三月,肺气旺,肺属金,其味辛,金能克木,木属肝,其味酸,故当秋之时,其饮食之味,宜减辛增酸,以养肝气。”


处暑节气进食要以清热安神为原则,如银耳、百合、莲子、糯米、芝麻、豆类及奶类,但这些食物一次进食不可太多,做到少食多餐。多吃核桃、蔬果等食物可以起到生津润燥功效,应少吃或不吃煎炸食物,这些食物会加重秋燥的症状。


防秋燥食物水果推荐

【洛南核桃】产自陕西,是当地的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之一,洛南核桃以产量高,品质优为人称道,它还富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硫胺酸等等,不仅可以生吃,还可以做成核桃酥、核桃粉、核桃孢子、核桃油等等,方式不同,营养不变。

【丹凤葡萄】是陕西省商洛有名的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葡萄果肉十分紧致,一口咬来,清甜的汁水溢出,还萦绕着淡淡清香。由丹凤葡萄酿造的葡萄酒,更加受人们的喜爱。 

“处暑吃鸭肉”


处暑意味着暑气终止,此时的饮食习惯应该遵循润肺健脾的原则,多吃清热、生津、养阴的食物为宜,鸭肉就是适合这一时节的润燥食物,民间也一直以来都有这一时节吃鸭肉的习俗。

鸭肉清热去火,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含量也分布均匀,还对心脏有好处,多吃鸭肉是这一时节的养生秘诀之一。



今日处暑:每天早睡一小时,真能解秋乏?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