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21年暨南大学717公共管理学829社会研究方法考研经验分享

2021-05-17 19:09 作者:暨苒德教育  | 我要投稿

2021年暨南大学717公共管理学829社会研究方法考研经验分享


暨南大学公共管理/应急管理学院社会保障、应急管理、教育与经济管理、行政管理四个专业实行大类招生,初试复试内容相同,专业课一公共管理学代号为717,专业课二社会研究方法代号为829。

经验分享分为整体注意事项、初试学习两个部分。


(一) 整体建议

1.我个人建议大家确定学校之后尽快开始学习,不要错过暑假这两个月的学习,这两个月没有别的事情打扰你,而且越早开始试错时间越多。特别对于那些学习基础一般的同学,大学四年学习比较摸鱼,只有考试前突击一下,学习有一搭没一搭的同学,摸索学习方法、找到自己的学习节奏、甚至是养成持续专注的习惯、不玩手机的习惯,这些是需要时间的。我们经常看到有人准备了2、3个月就上岸了,这是幸存者偏差,我身边更多的是太晚开始而失败的。别人能够短时间上岸,那很有可能是因为他们是本专业的,甚至是本校的;他们大学四年一直学习优异,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英语很好,公共课不需要耗费太多时间;他们本科课程比较少,自主学习的时间多;他们天赋异禀,就是比一般人聪明。如果不满足以上条件的话,建议不要拿考研这个重要的人生结点开玩笑,脚踏实地,坚持下来就会有好结果。

2.我大概是五月中旬确定学校,之后泛泛地看专业课觉得容易走神且效果不大,就直接开始背诵了,总共背了6遍。背书最大的作用是提速,是一个积累素材的过程,是让我们积累专业词汇、训练语言表达的过程。对文科专业而言,特别是水平高一点的学校,开放性的题目一定有很多,但是考试的时间紧张,为了在有限的时间里输出更多的内容,课本上的原题要做到不假思索直接写,才能把时间留给那些真正需要思考的内容。

3.717和829的内容要同步进行,切忌不要学完一门再学另一门,这样会学完一门忘一门。两条线,两个进度,互相不干扰。这两门课的开放性具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切记不要把时间完全用来背诵,总结、消化、训练,知识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我当时是一天12个小时,上午四小时717,下午四小时829,晚上四小时英语加政治这样分配的。专业课学起来好累的,就学会英语和政治休息休息。

 

(二) 初试学习

下面我将从专业课一、专业课二、英语和政治四门科目进行经验分享,考研经验的分享具有很强的个人特色,大家结合自己的情况理性规划。

一、 公共管理学

1. 教材:

蔡立辉《公共管理学》(官方指定)、丁煌《西方行政学史》、张国庆《公共行政学》、陈振明《公共管理学》、周三多《管理学原理》,除官方指定外,其余资料为拓展资料,可以根据情况自行选择。

2. 时间规划:

这个科目的得分普遍不算很高,上130分挺难的,125左右算是高分了,大家理性安排时间,不要因为它难背就把时间都给它,我当时是这样的,虽然上岸了但是感觉做了一些无用功。以下是我的学习阶段:

(1) 一轮复习:6月到8月中旬,总共2.5个月

一轮复习是打基础阶段,因此背诵要全面、扎实,这个阶段我觉得能出题的内容都背了1遍,而且都是作为论述题背诵的,要点后面跟着1、2句话。大概是1天1节,第2天固定复习前1天的内容并背诵新的内容。如果固定内容不是特别多的话,就回到最开始复习第1、2章的内容,因为根据往年真题发现第1、2章是重中之重。

(2) 二轮复习:8月中旬到9月底,总共1.5个月

二轮背诵的内容跟一轮复习相同,但是不再复习之前的内容了。

(3) 三轮复习:10月,总共1个月

二轮复习结束之后强调要点、小标题背诵,后面的解释不需要死记硬背,能写出字来就行。背诵任务的同时,要通览书本,标记那些容易出选择题的地方,或是找一些选择题题库进行练习、记忆。着手时政分析和案例分析的内容。搜集素材,编写自己的分析模板。

(4) 四轮复习:11月到最后,总共2个月

要点背诵在这2个月里我背完了3遍。拿出之前没有做过的真题模拟考试了2套,目的是根据自己书写的速度,合理安排各个题型的字数和时间,你的字可以丑,但不要太潦草,至少让阅卷老师能看懂。巩固、复习选择题、时政和案例分析的内容。

3.注意事项

(1)我个人认为这个科目不需要看视频,我也在B站以及中国慕课这两个APP上找过类似的视频,效果不大。《公共管理学》的确是比较晦涩,不太好背,但是有趣的视频一般都是天马行空地到处跑,没有重点,看了还是记不住知识点,还是不会做题,无趣的视频就是把课本的内容誊到PPT上,听别人的不如背自己的。如果能够找到好看又有用的视频,建议尽早开始,比较保险。这个科目的性质最后还是以背诵为主的。

(2)根据2019年之前的真题,我们发现第1、2、5、11、12、13这六章属于重点章节,其中每一章都包含着一些高频考点。例如新公共行政理论、人事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区别等。但是2020年的题量和出题风格出现了较大的变化,案例分析由原来的2个,变成了4个,每题2小问。往年的重点章节和高频考点今年涉及不多,并且,但凡是书上的原题考察都是比较冷门、偏僻、犄角旮旯的考点,比如往年第4章未出过题,但今年出了1个简答题,案例分析题考到了第7章预算的内容,第2章理论的考察选择了比较冷的泰勒科学管理原理,若学生只是按照重点章节、高频考点背诵,没有全面背诵的话,在考场上难以应对。

(3)整理公共管理学和管理学原理的常识性内容,真题的选择题经常有超出官方教材的内容,但是属于这一部分,比如美国历史上的黄金年代是哪个时期,针对这些内容,可以做一个整理和扩充。

(4)不要死记硬背。我开始是比较盲目的,更多的是死记硬背,而且背了很大篇幅的内容,导致我的背诵速度很慢。如果大家能够有效率的背诵,即便是全面背诵也不会耗费太多时间的。背书,各有各的方法,只要最后的效果达到能够不假思索地写出原题即可。这个“写”也不是默写,出声背出来和写出来所需要的熟练程度是不一样的,你不用倒背如流也能写出来,意思对就行,不要低估自己临场发挥的能力,人急了什么都干得出来。

(5)书上的内容大部分出在选择题、辨析题、简答题,论述题和案例分析几乎都是开放性很强的题目。在备考时,要减少死记硬背的比例,训练自己分析时政和案例的能力,比如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放管服改革、基层治理、疫情、公务员制度、数字化政务这些都是近些年的社会热点,新一年还会有新的热点,还有要注意广东省的改革措施。

二、 社会研究方法

1. 教材:风笑天《社会研究方法》(官方教材)、《MPA系列定量分析方法》、《统计学》、《概率论》、风笑天《社会调查方法》,除官方指定外,其余资料为拓展资料,可以根据情况自行选择。

2. 时间规划:

《社会研究方法》实用性比较强,背诵内容不算多,但是因为带有理科性质,书上原题比较多,从往年情况看,这个科目的得分是要比《公共管理学》更高,也更容易,高分区一般能到130以上。以下是我的学习阶段:

(1) 一轮复习:6月到7月,共1个月

书上的内容比较少,也比较容易背诵。我大概2天背1章,第2天会复习前1天的内容。第10章的计算题,也只是整理书上的内容,还有中国慕课APP上的大连理工大学卢小君老师讲的视频课,有一部分是我们可以参考的定量分析的内容,都是非常简单易懂的。

(2) 二轮复习:8月,共1个月

这一轮和第一轮复习的内容相同。

(3) 三轮复习:9月,共1个月

我买了圣才机构的笔记,背它的笔记,跟书上的内容相差不多,但是他们的名词解释编的挺不错的。书上内容的考察很多都属于包着简答、论述题外衣的名词解释,比如今年论述题有一道简述定性分析方法,就是要回答有哪些方法,这些方法是什么。书上只简单的一句话定义肯定是不够的,别的内容又比较分散。

(4) 四轮复习:10月,共1个月

 继续巩固、复习名词解释。着手问卷设计、研究设计的内容,搜集素材,编写大纲和模板。

(5) 五轮复习:11、12月

又背了两遍笔记和课本的内容。巩固复习问卷设计和研究设计的内容。2019年之前的计算题还是比较简单,套公式就可以的,我也没有准备很多。但是我们这一年计算题由原来的1个变成了3个,总共30分,而且不再是往年那种简单的、套公式就可以计算的题目,是官方教材上没有的题目,难度和题量双双增多。坦白讲,我当时是不会做,经过跟研友的讨论,我发现很多人都不会做,因为大家都是按照往年的标准、难度备考的,没想到这么难,考场上直接傻眼。所以我建议在最晚11月份要熟悉一下《MPA系列定量分析方法》、《统计学》、《概率论》这类的内容,找一些题来练,以应对越来越难的计算题。

三、 英语

我英语基础没那么好,所以2020新年刚到时就开始准备英语了。我的英语学习比较碎片化,具体时间阶段我记不太清了,没有特别清晰的时间规划,反正每天都得学英语,背单词、至少一篇阅读理解,10月份开始手译,11月开始作文。最后考了74分,今年英语比往年难,好多人说四篇阅读看不懂,还有好多考完跑厕所哭的,我也觉得难,但是我策略比较好,先写的作文,35分钟写完了大小作文,心里一块石头放下了,觉得时间特别充足,比较冷静,心想慢慢看肯定能看懂,最后一句一句看明白了,选择也比较有把握。

1. 教材、网红老师、APP或公众号选择:

(1) 单词

① 开始我用的知米背单词,发现研友的默默背单词可以自己编辑词汇的意思就又换了默默背单词,再晚点觉得默默的复习模式太鸡肋了,推荐难背但是不重要的,而忽视那些重要、高频的,又换回了知米背单词。默默功能齐全,适合打基础,后期熟练了之后可以换别的APP,比较轻便,节省时间。这是我的经历,但其实认真背了用哪个APP不重要,用单词书手写着背都行,效果没有什么区别,选择你喜欢的。

② 背单词不要看视频! 

③ 前面打基础背单词可以花费多点时间,熟悉之后用碎片化的时间学,不要一下浪费好几个小时背单词。

④ 真题中的单词和短语比较重要,会经常重复,好好积累。

(2) 语法

我听了田静和刘晓燕的语法课程,都买过讲义,这种课程我建议去找找老师上现场课的录屏,不要听那种提前录好的,没啥意思。田静是一个正儿八经、根正苗红的老师,讲解非常细致,声音好听,气质优雅,长得也白。刘晓燕是个逗比,比较接地气,废话多,喜欢说自己的故事,喜欢骂人疯狗。我最后选择了刘晓燕,因为考研比较艰苦,想听晓燕讲笑话开心开心。具体内容差不多,风格不一样罢了,选择你喜欢的。语法是给阅读长难句打基础的,跟着视频和讲义走一遍就行。

(3) 阅读

我听了唐迟的课程,没买书,只用了真题。最后记住的就两句话,第一句,先看题再阅读;第二句,整体大于细节。但我也没完全按他的做,我是先看的阅读再做题,直接顺下来这样做的。大家可以看一遍,不要较真。想要做对题目最重要的是把阅读的每一句都看懂,长难句分析透,其次是运气,再来是其他一些小技巧。

(4) 完形填空、新题型

也只做了真题,没啥技巧,阅读水平上来了准确率会跟着上来。我刚开始完形填空错15个,后面稳定在4个左右,运气好的时候大概错2个,难了就6个。完形填空1个空才0.5分不用太紧张。排序简单,七选五难,要先看选项,排除法做题。

(5) 翻译

跟的唐静的课程,没买讲义。看一遍就行,可以买手译本,淘宝好多。

(6) 作文

看的刘晓燕视频,买了她的资料,还有王江涛的,后来还结合了何凯文的。背作文是一个积累素材的过程,积累好词好句,把作文分成是各种类型,各种题材,总结自己的模板。作文一定是在下面就背的差不多了再上场很快默写出来的,不然别的时间根本不够。

(7) 真题

考研真相和黄皮书,我都做过,差不太多,挑自己喜欢的,有条件的可以每一轮做不一样的。留三份真题,最好是2010、2011、2012这三年的,2010年的也比较难,锤炼一下心态,最近几年用来模拟太浪费了。暑假之前别开始真题,真题二轮的作用跟一轮比起来削减了一大半,做太多遍文章你就有印象了,没用了。

四、 政治

政治我考了81,但是我花在政治上的时间很少很少。以下是我的建议:

1. 书用的肖秀荣四件套+肖秀荣时政+红果考研的思维导图+各种政治选择题小程序+风中劲草,视频看的刘涛,没听过技巧课,感觉技巧啥的没用,记住才是最重要的。红果的思维导图是在公众号买的,五个人拼团一人9.9,里面有一些整理的线索,省下了自己整理的时间。风中劲草我也是用来梳理线索,别的时候也没用到它,可买可不买。可以去那些发优惠券的博主那里薅羊毛,越早买越便宜,我当时是过年买的,58块钱买的四件套,还是正版,感觉自己赚了一亿。淘宝店的选择我觉得无所谓,相差几天罢了,再快也快不过网上的盗版。

2. 政治学习的时间线就是根据肖秀荣的书出版的时间走的,它的书啥时候来我啥时候学。

3. 客观题的重要程度远高于主观题。可以用碎片化时间在小程序上刷题,还挺好用的。1000题多看几遍,我看了四遍。肖八刷选择,背第一套的主观题。肖四背主观题,但是也别完全照抄,都答的一样主观题容易压分。

4. 主观题之前我没有背诵的过程,眼熟就行,能选出来就行。

5. 审题要仔细,政治选择爱玩文字游戏。

2021年暨南大学717公共管理学829社会研究方法考研经验分享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