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靠5万元起家,到如今2000人,起底游戏圈最「传奇」的一家大厂

2023-09-07 22:56 作者:手游那点事官方账号  | 我要投稿

文 / 手游那点事 西泽步、Ben


集历史、文化、智慧、娱乐于一体。


与电子游戏短短几十年的历史相比,有一种类型的游戏却与人类文明几乎同时出现,那就是桌游。


电子游戏技术让游戏数字化和视觉效果更丰富,但桌游类从古至今都拥有庞大且稳定的粉丝人群。步步为营的棋类游戏(围棋、象棋、国际象棋、跳棋等)是桌游,含有运气成分的牌类游戏(扑克、麻将等)也是桌游。真要细说历史上有多少好玩的桌游,大概三天三夜也讲不完。


近代,一些桌游的属性逐渐朝着社交与互动靠近,用户群体不断下放,它们被视作现代桌游。与前文提到的传统桌游相比,现代桌游可选的主题更为广泛、玩法机制更加自由多变、视觉元素和组件也更为精美。


桌游店的大都是现代桌游


现代桌游在年轻人群体中的传播甚广,UNO、大富翁、狼人杀、剧本杀等聚会型桌游尤其受欢迎。但要是问到融入了中国元素的现代桌游,能够真正达到破圈级别的答案有且仅有一个:《三国杀》。


2008年的一天,游卡桌游用5万元的本金,印刷出《三国杀》的第一版。在中国现代桌游还处于开拓期的那个年代,人们发现《三国杀》不仅贴合本土文化气质,有三国味,还相当耐玩。在玩家自发的传播下,《三国杀》的名号越来越响,掀起了中国的桌游潮。



《三国杀》几十张武将角色卡与四种身份之间产生的互动并不简单,技能与卡牌间也需要推理和计算,光凭运气无法取得胜利。重策略的游戏玩法,使得其复杂程度远大于UNO、狼人杀、德国心脏病等常见的聚会桌游。可以说,《三国杀》是一个十分罕见的,定位不是聚会桌游却能达到聚会桌游的用户覆盖体量,甚至以一己之力改变全中国桌游生态的“传奇”。


经过15年的发展,《三国杀》已经从最初的“小众”桌游成长为一个国民级的大IP,游卡也在桌游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并把桌游扩展到线上的游戏业务,公司名也从“游卡桌游”变成了“游卡网络”。


《三国杀》已经拥有了辉煌的过去,当下与未来又将如何发展?前一阵子,适逢《三国杀》15周年线下嘉年华的举办,我们有幸采访到了游卡网络副总裁杜彬,盘了盘游卡与《三国杀》IP的这15年。


游卡网络副总裁 杜彬


 先把三国搞明白,再去做好卡牌 


《三国杀》将游卡一个又一个的期望照进了现实。杜彬回忆说,最初,他们希望《三国杀》能卖出100万套实体桌游产品。后来随着线上游戏的推出,又期待它能成为一款受欢迎的网络游戏,定的量也差不多在百万级,但都没有想到最终能发展到数以亿计的用户量。


如今,《三国杀》的累计线上注册用户已超过4亿。不仅时间跨度长达15年,用户量还在持续增长,各主要产品线都保持良好增长态势,线下实体游戏销量也一直在持续增长。可以说,《三国杀》并没有因为时间轴的推移而出现增长放缓或衰退,而这已经超出杜彬他们最初的预期太多了。


杜彬在周年庆现场的分享


要保证四亿多用户的游戏体验,游卡在产品上下了大量的工夫。在设计武将时,团队不仅要考究技能搭配优化,还会翻阅大量历史书籍,参考不同历史人物的真实事迹进行刻画,使得不同武将之间形成复杂的克制和联动关系,更符合三国背景。当时,用三国时期历史打底的游戏其实不占少数,但像《三国杀》这种将历史背景挖掘得这么深的,还找不出几家。


在游卡对《三国杀》的不断更新下,角色卡越来越多,三国时期耳熟能详的那些著名武将和人物,基本都被做成了游戏中的角色。著名武将出完了,就出:“没那么有名”的武将。以至于后面推出的一些新角色,对三国时期不太了解的玩家可能都闻所未闻。


《三国杀移动版》wiki上的武将图鉴


对于这一点变化趋势,杜彬认为这很正常。任何一个人无论地位高低,都是文化的组成部分,都有机会去改变历史。历史的舞台不应只有大人物的高光,也应该有小人物的镜头。何况能够在漫长的历史中留下名字的人,也不会是真正的无名小卒。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和阐释,刻画三国人物群像,是《三国杀》的精神内核,也是游卡持之以恒的信念。


说到游卡对武将与技能塑造的独到之处,从《三国杀》最新推出的“十常侍”就可见一斑。“十常侍”是中国古代东汉汉灵帝时期的一个宦官集团,历史上对“十常侍”的人数与人名说法不一,但并不影响游卡将其二次创作为“十名角色于一体”的武将。


游戏中,十名宦官各带一个技能,相互认可的宦官能在回合内组成不同的技能组。玩“十常侍”,多有一种朋比为奸、为乱朝廷的代入感。


“十常侍”卡面


在规则下,“十常侍”的宦官组合在每回合后必定死亡,最多可以存活五个回合。而卡面也设计成阳间与阴间两种,死亡时便会展示阴间卡面,这也使得“十常侍”的原画多达21幅。阴间原画张力十足,死法充满细节,也印证着各宦官的悲惨结局。


自测试服推出角色后,“十常侍”的讨论度一路走高,相关的原画考据视频在B站播放量已经突破了200万,不少玩家为此所吸引而了解了这段历史,游卡对历史的考据与设计的创意也赢得了玩家的认可。


十常侍?十殿阎罗!


目前,《三国杀》的武将总数已达200多名(不包括同名异类的武将),其中还有一部分通过“一将成名”武将设计大赛公开征集活动面向玩家收集创意后,由官方改编上线。杜彬认为,随着武将的不断增加,考虑到整体平衡性等问题,设计难度肯定比过去要高,这是开发团队需要面对的挑战。但根据多年来的用户调研,持续推出新的武将方案是核心用户所期待和喜爱的,他们不会因此而抵触。


“如果不持续地做大量的内容迭代的话,玩家很容易会玩腻。”杜彬表示,作为一款玩法游戏,除了推出新角色,《三国杀》还需要不断进行内容和机制的创新,推出新规则、新玩法,避免产品的老化。


《三国杀移动版》中,在框架下推出了多种副玩法


《三国杀》系列的基础规则已经很成熟,核心框架基本没有大的变革。但是通过不断丰富武将角色的特性,实现新的游戏机制依然可行。比如在网络游戏中,就可以根据时间、交互形式等要素,设计出一些在线下无法实现的技能。


杜彬向我们分享,每年《三国杀》都会推出1-2次大版本更新,除了基本牌的拓展和平衡性调整外,还会加入新的要素,保证足够的新鲜感。可以说,《三国杀》系列已经从最初的单一框架,扩展到了一个涵盖多种玩法的系统之中。


在开发新的武将时,游卡通过挖掘更多三国历史文化细节,来维系核心用户群体的兴趣,持续深耕三国元素是获得核心用户持续支持的重要方式。而不断演化的机制创新,则是避免玩法疲软的关键所在。杜彬称,游卡还将继续坚持这样的设计方向,让《三国杀》宇宙不断扩大和细化。


 年轻人多的游戏,永远是年轻的 


15周岁的《三国杀》是否年轻,还得玩家说了算。


根据游卡的最新统计数据,《三国杀》核心玩家群体中,18-30岁的年轻核心用户占比超过83%。从早年的三分之二,到现在的超过八成,如何满足这一大批年轻玩家的诉求,成为了发展《三国杀》绕不开的话题。


首先在发行层面,《三国杀》就准备了许多吸引年轻用户的做法。


《三国杀》与现代文化明星的跨界合作不在少数,单每次周年庆主题曲的歌手阵容就十分豪华。他们曾邀请戴荃、蓝天,在经典京剧《定军山》的基础上,加入现代音乐元素,作成游戏周年主题曲《新定军山》;邀请腾格尔和沙一汀演唱周年主题曲《傲视群雄》,还顺带演了个小剧场。


长头发的腾格尔


邀请《只此青绿》的主舞孟庆旸,以其擅长的古典国风舞蹈,与游卡一起打造了一个《三国杀》主题创意舞剧;又或是弘扬中国传统非遗文化,与东阳木雕、蜀绣等非遗传承人展开联动,设计相关主题的游戏内容等。


《三国杀移动版》与东阳木雕联动PV


《三国杀》如此这般地利用文化融合的方式,将三国元素与青年文化和传统文化进行强强联合。杜彬表示,现在国内年轻一代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很高,而传统文化与潮流的融合往往更能得到他们的认同。


杜彬对《三国杀》与非遗的联动印象深刻。从文化纵深层面看,非遗与三国杀有契合点,联动可以起到增值的作用。这种以文化内涵为核心的联动选择,也是杜彬较为认同的方式。未来,《三国杀》还有大量可扩展的文化内涵,会持续进行文化属性的挖掘与提炼。


《三国杀OL》与蜀绣联动


另外,《三国杀》同时拥有线上和线下的游戏形态,线下桌游每年销量高达几百万套,并保持着稳定的增长。杜彬认为,这是由于桌游对学习时间造成的占用不多,也不会给家长“成瘾”方面的担忧,只是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线下对战。而且,多人对战游戏更能培养社交能力,许多家长也支持孩子从小接触桌游,这为《三国杀》未来吸引这部分年轻人成为线上用户奠定了基础。


诚然,对于未成年群体来说,虽然被限制了线上游戏的时间,但线下桌游却得到了家长的支持。就算是小学生,也可以先通过线下桌游版体验《三国杀》,到大学后才接触线上游戏。


小学生玩《三国杀》


而大学阶段学习压力减轻,同学有更多宿舍聚会的机会,这时他们需要一些可以在宿舍玩的内容,《三国杀》桌游再合适不过。而通过在宿舍组织多人线下对战,一些对《三国杀》产生兴趣的学生都有可能转为线上用户。


在大学生玩家群体中,《三国杀》可谓是线上与线下游戏的双管齐下。这便不难理解杜彬在演讲中所公布的,游戏中大学及以上的玩家占比达到72.9%的数据起因了。


大学生在宿舍玩《三国杀》


总体来说,《三国杀》根据年轻人不同年龄段的娱乐需求,采取差异化的宣发与营销策略,通过线上线下的结合,实现了对青少年不同成长阶段的覆盖,这也是其吸引年轻用户的一种重要方式。


 电竞与桌游齐步,完善参与角度 


站在15周年这个值得纪念的历史节点上,杜彬比任何时候都更期待《三国杀》IP能得到更加茁壮的成长,并让产品线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对于《三国杀》这种PVP游戏来说,玩家侧的参与度往往同时决定了游戏的下限与上限。


举办什么活动能最大范围地带动玩家在线上游戏之外的参与?发展方向有二。


其一便是做电竞。《三国杀》从2008年举办第一届王者之战开始,就已经在线下场景进行了竞技化的尝试。多年来,《三国杀》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竞技体系,既有面向专业玩家的高端赛事,以大带小,也有服务大众的城市赛和校园赛,发展全民电竞。



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和产品线的扩展,《三国杀》出现了多端竞技生态并存的局面。不同游戏端分开举办自己的赛事,给玩家和开发团队都带来了一定分散。关于这点问题,游卡将整合各端竞技资源,推出统一的《三国杀》总冠军大赛。杜彬认为,这满足了各游戏的玩家期待“《三国杀》总冠军”产生的共同诉求,也让开发团队可以更集中地投入一项赛事。


他还表示,在整合过程中,最大的难点在于不同游戏端的武将和规则存在差异。但幸好,《三国杀》核心玩法的统一性为整合提供了可能。通过设计统一的武将库和规则体系,降低玩家的学习成本,可以实现不同游戏端竞技水平的有效衔接。今年下半年的三国杀俱乐部联赛(简称“SCL”)将诞生首届统一的《三国杀》总冠军,这标志着《三国杀》电竞体系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周年庆现场宣布《三国杀》将进行电竞生态融合


虽然整合增加了开发工作量,但这有助于充分挖掘《三国杀》内容上体现出的丰富电竞资源,给玩家带来更专业和统一的竞技体验。对电竞生态的整合升级,也将进一步提升《三国杀》这一智力策略游戏项目的成熟度和影响力。


其二,是做好与线上互补的线下内容。杜彬表示,游卡深知先有《三国杀》桌游,才有如今的《三国杀》。桌游是游卡的本,是擅长的领域,也是不容落下的重心。在发布会上首发的一款新桌游产品《三国杀·天地人》,就是针对线下玩家需求设计的新作。


实际上,《三国杀·天地人》这款新作早在今年“三国杀城市赛”巡展福州站时候就进行了首次亮相,该作的主设计师黄恺(KayaK)还专门进行了签售互动,玩家群体亲切地称之为“K神”。


玩家秀出的带有黄恺签名的卡包


《三国杀·天地人》最主要的设计理念,是引入“变体”玩法,使身份不再一开始就暴露,而是有一个逐步揭示的过程。这增加了线下游戏的互动和趣味性。同时,设计团队也简化和优化了一些规则细节,降低了线下新手的游戏门槛,让更多玩家可以轻松上手。


截取自《三国杀·天地人》玩家评测视频下的热评


杜彬称,通过线下身份局的玩法创新,《三国杀·天地人》有望给到玩家新的游戏乐趣。而就玩家反响来看,这方面的体验是不错的。电竞与桌游的双管齐下,将丰富玩家的游戏参与渠道。在产品内容上,游卡也将不断补齐短板,完善参与体验服务,促进《三国杀》IP的全面发展。


 游卡的未来,不止有《三国杀》


“希望成为国内第一的三国题材原创IP”,这是杜彬对《三国杀》给出的短期目标,宏伟而模糊,所包含的工作量也难以量化。


杜彬总结了其中几个主要的难点。《三国杀》取材于三国,而三国作为公有题材,需不断进行原创性的拓展和丰富,才能提升游戏文化的认同感。经过多年积累,《三国杀》已经成长为目前国内最大的三国类游戏IP。但这还远远不够,它仍需在时间跨度和用户规模上不断获得新的突破。


最关键的是树立忠实粉丝群体,增强他们的情感认同是当务之急。《三国杀》需要成为一个充满生机的原创世界,赢得粉丝们的心,以一个有生命力的原创IP形态存在于大众印象中。《三国杀》已经有自己的专辑与动漫,在15周年嘉年华上还爆料了系列番剧《太平天书:将魂觉醒》将于明年开播的消息。提内容、搞宣发、做电竞,游卡选择了一条最踏实的路。


系列番剧《太平天书:将魂觉醒》,节目效果拉满了


将《三国杀》从单一游戏分类向综合文化IP的方向转变,是杜彬的期望,也是《三国杀》一直以来的发展方向。作为商业化的原创文化符号,《三国杀》需要成为国人尤其是年轻一代的集体记忆的一部分,杜彬也希望它能扛起中国风游戏制作的高水准大旗。


面对这个夙愿,杜彬显得信心满满。他相信只要持续用心经营,《三国杀》必将成为国内顶尖的原创游戏IP之一。这需要团队与玩家的共同努力,用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娱乐体验持续为大众提供价值。


那《三国杀》以外的游卡,又将何去何从?


杜彬表示,游卡现在仍然专注在自身的业务领域。首先是桌游领域,作为国内桌游行业的领先企业,游卡不仅有《三国杀》系列,还做了很多其他风格的桌游产品,并大量引进了海外知名桌游。这些新推出的桌游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也获得了桌游玩家们非常高的评价。


桌游大户游卡


此外,线上的卡牌游戏也在积极拓展。除了《三国杀》系列,游卡还会继续深耕策略卡牌和数值卡牌两大品类。杜彬分享,去年上线的《自在西游》双周流水破亿,反响很好。


总的来说,游卡在尝试更多创意类游戏的研发和发行,这是新的探索方向。但目前仍然专注在现有业务上,通过坚持自主研发,尝试拓展新的机会。


 写在最后 


过去与现在,玩家因《三国杀》而记住游卡;而未来,杜彬还希望游卡能给玩家创造更多的记忆点。


《三国杀》IP日渐成熟,游卡的梦想还在继续。他们不满足于已有的成就,而是矢志创造更多精彩的游戏与故事。


游卡的业务面很广,下一个成就可能是充满传奇色彩的新游戏,继《三国杀》之后的又一个经典;也可能是令人耳目一新的桌游作品,为线下玩家带去全新体验;又或许会是超出游戏范畴,延展到更广阔领域的文化尝试。


游卡官网的介绍


但无论如何,游卡都会秉持初心,用心思考每一个细节;保有激情,为每一次创作注入灵感。正如15年来坚持不懈地打造《三国杀》,游卡也希望以同样的热忱,继续孕育更多梦想中的作品。


“十五年太短,热爱是一生的事。”这是杜彬嘉年华演讲上最振奋人心的一句话。15周年是里程碑,也是新的起点。经历了时间长河的验证,游卡的路算是走对了。


当我们翻开新的一页,或许会看到一个更加娴熟、自信的游卡,在游戏与文化两端更上一层楼。期待游卡能继续以游戏丰富我们的生活,用创造成就更多的可能。

靠5万元起家,到如今2000人,起底游戏圈最「传奇」的一家大厂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