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奥匈帝国海军 鱼雷的初次使用和驱逐舰的前身

2022-02-25 11:11 作者:柴德列夫斯基  | 我要投稿

奥匈帝国海军KAISERLICH UND KOENIGLICH KRIEGSMARINE 或者缩写为 k.u.k.Kriegsmarine既帝国与皇家战争海军,是奥匈帝国的海上力量。奥匈帝国海军存在于1867~1918年。德文正式名称为奥匈帝国海军继承自奥地利帝国海军,1867年奥地利帝国改称奥匈帝国时海军也随之改名。1918年奥匈帝国解体,奥地利不再拥有海岸线,于是帝国海军不复存在(如今的奥地利有在多瑙河巡航的水上部队,但隶属于联邦警察,而非海军建制)。

奥匈帝国地图

世界上第一条鱼雷是1866年由奥匈帝国英籍工程师怀特·海德研制成功的,并用其名字命名为“白头”鱼雷。该鱼雷装药15~18公斤、口径 356毫米、长3.53米、重135.4公斤、航速6.7节、航程640米,利用压缩空气驱动活塞发动机,带动正反转螺旋桨推进。世界上第一条使用陀螺仪控制航向的鱼雷是在1897年由奥地利人奥布里发明的。该鱼雷首次实现了鱼雷的定向直航。可以说奥匈帝国是最先拥有鱼雷技术的国家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和可用性。

下面介绍一下奥匈帝国海军的鱼雷船和鱼雷炮舰。

Zara扎拉级鱼雷船

早在20世纪初,扎拉就成了一艘鱼雷训练船,并于1906年成为学员训练船。斯帕拉托从1910年起担任火炮训练舰。

Zara扎拉,造船厂家奥匈帝国,宝丽海军兵工厂,1878年8月开工,1879年11月13日下水,1881年6月服役,1906年训练舰,1920年去意大利。

Spalato斯帕拉托,建造编号139,造船厂家奥匈帝国,圣罗科,STT公司,1878年9月开工,1879年8月30日下水,1880年7月服役,1910年训练舰,1920年去意大利。

1881年的扎拉号

正常排水量838吨,满载排水量852吨,总长67.2米,垂线间距62.7米,舰宽8.20米,吃水深度3.70米,双轴,2台VC,5座机车锅炉,2600马力,最大航速14.3节,燃煤150吨,续航力1160海里/8.5节,船员148人,武器装备有4座单装87/22 G. L/24 M.75,1座单装66/16 G. L/18,2座五管25/41 诺登菲尔德,2具350毫米鱼雷发射管(舰首),1座单装350毫米鱼雷发射管。

拍摄于1898年的扎拉号

1887年,2艘:拆除1座单装350毫米鱼雷发射管,换装4座单装47/30 SFK L/33 H,1座单装五管47/22 SFK L/25 H,2座单装350毫米鱼雷发射管。

1906年,2艘:拆除1座单装350毫米鱼雷发射管。

1917年,2艘:武器装备为2座单装66/42 SFK L/45,4座单装47/40 SFK L/44 S,2具350毫米鱼雷发射管(舰首),1座单装350毫米鱼雷发射管。

Sebenico塞贝尼科鱼雷船

外形类似扎拉级鱼雷船。从1903年起,塞贝尼科作为炮兵训练学校服役,从1914年起担任哨舰,从1918年起担任宝丽鱼雷训练学校。造船厂家宝丽海军兵工厂,1880年11月开工,1882年2月28日下水,1882年12月服役,1903年训练舰,1920年去意大利。

拍摄于1905年的塞贝尼科号

正常排水量883吨,满载排水量890吨,舰长69.7米,舰宽8.20米,吃水深度3.40米,双轴,2台VC,4座机车锅炉,1344马力,最大航速12.8节,燃煤200吨,续航力800海里/11节,船员135人,武器装备有4座单装87/22 G. L/24 M.75,1座单装66/16 G. L/18,2座五管25/41 诺登菲尔德,1座单装350毫米鱼雷发射管。

1901年,锅炉跟换为4座圆柱形锅炉

1903年,拆除4座单装87/22,2座五管25/41,1座单装350毫米鱼雷发射管,换装2座单装120/37 G. L/40 SC.96,4座单装47/40 SFK L/44 S,4座单装47/30 SFK L/33 H,4座单装37/20 SFK L/23 H,2座单装8.80机枪。

Blitz闪电级鱼雷炮舰

Blitz闪电,建造编号380,造船厂家德国,埃尔宾,席肖,1888年2月开工,1888年7月7日下水,1889年1月服役,1920年去意大利。

Komet高迈特,建造编号381,造船厂家,德国,埃尔宾,席肖,1888年开工,1888年8月18日下水,1889年2月服役,1920年去意大利。

1888年的闪电号

正常排水量360吨,满载排水量426吨,垂线间距长59.0米,舰宽6.90米,吃水深度2.10米,单轴,2台VTE,2座机车锅炉,2600马力,最大航速21节,续航力2200海里/10节,船员61人。闪电的武器装备有8座单装47/40 SFK L/44 H,1座单装356毫米鱼雷发射管(舰首),1座单装356毫米鱼雷发射管。高迈特的武器装备有8座单装47/40 SFK L/44 H,1座单装450毫米鱼雷发射管(舰首),1座单装450毫米鱼雷发射管。

高迈特号,拍摄时间不详

1914年,高迈特号跟换2座亚罗锅炉。

1918年,高迈特拆除8座单装47/40,换装2座单装66/42 SFK L/45。

Meteor流星号鱼雷炮舰

建造编号342,造船厂家德国,埃尔宾,席肖,1886年开工,1887年6月16日下水,1889年服役,1920年去意大利。

1887年的流星号

正常排水量350吨,满载排水量436吨,垂线间距长57.0米,舰宽6.80米,吃水深度2.60米,单轴,1台VTE,2座机车锅炉,2600马力,最大航速21节,煤,续航力2200海里/10节,船员人数60人,武器装备有9座单装47/30 SFK L/33 H,1具450毫米鱼雷发射管(舰首),1座单装450毫米鱼雷发射管。

流星号,拍摄时间不详

Planet行星号鱼雷炮舰

建造编号620,造船厂家英国,贾罗,帕尔默,1888年开工,1889年6月25日下水,1890年服役,1915年转为布雷舰,1920年去意大利。

1890年的行星号

正常排水量480吨,满载排水量525吨,水线长67.1米,垂线间距长64.0米,舰宽7.0米,吃水深度2.80米,双轴,2台VTE,4座机车锅炉,3500马力,最大航速19.6节,煤,续航力1300海里/10节,船员人数84人,武器装备有2座单装66/37 SFK L/42 S,8座单装47/40 SFK L/44 H,1具450毫米鱼雷发射管(舰首),1座单装450毫米鱼雷发射管。

拍摄于1904年的行星号

1915年:加装机械扫雷设备。

Trabant卫星号鱼雷炮舰

奥地利对行星号的改进版。

建造编号254,造船厂家奥匈帝国,圣罗科,STT公司,1889年开工,1890年5月21日下水,1890年10月服役,1915年转为布雷舰,1920年去意大利。

1890年的卫星号,可以说是行星号的姊妹舰

正常排水量490吨,满载排水量540吨,水线长67.0米,垂线间距长65.5米,舰宽8.0米,吃水深度2.40米,双轴,2台VTE,4座机车锅炉,3800马力,最大航速20.1节,煤,续航力2300海里/10节,船员人数84人,武器装备有2座单装66/37 SFK L/42 S,8座单装47/40 SFK L/44 H,1具450毫米鱼雷发射管(舰首),1座单装450毫米鱼雷发射管。

拍摄于1916年的卫星号

Satellit(人造)卫星号鱼雷炮舰

1893年的(人造)卫星号

建造编号482,造船厂家德国,埃尔宾,席肖,1892年1月开工,1892年9月21日下水,1893年6月服役,1920年去法国。

1914年的(人造)卫星号

正常排水量540吨,满载排水量616吨,总长68.9米,垂线间距长67.2米,舰宽8.10米,吃水深度2.40米,双轴,2台VTE,4座舒尔茨-桑尼克罗夫特锅炉,4000马力,最大航速23节,煤,续航力4000海里/10节,船员人数86人,武器装备有1座单装66/37 SFK L/42 S,6座单装47/40 SFK L/44 H,1具450毫米鱼雷发射管(舰首),1座单装450毫米鱼雷发射管。

拍摄于1904年的(人造)卫星号

1913年:锅炉跟换为3座亚罗锅炉(3座烟囱)(4000马力,最大航速21.9节,续航力2000海里/10节),加装水雷。

拍摄于1914年的(人造)卫星号

Magnet引力号鱼雷炮舰

奥地利最大的鱼雷炮舰。

建造编号576,造船厂家德国,埃尔宾,席肖,1895年开工,1896年3月31日下水,1896年12月服役,1920年去意大利。

1917年的引力号

正常排水量485吨,满载排水量510吨,垂线间距长67.5米,舰宽8.20米,吃水深度3.30米,双轴,2台VTE,4座舒尔茨-桑尼克罗夫特锅炉,6000马力,最大航速26节,煤,续航力4000海里/10节,船员人数80人,武器装备有6座单装47/40 SFK L/44 H,2座单装450毫米鱼雷发射管。

拍摄于1916年的引力号

1916年:拆除2座单装47/40换装2座单装66/42 SFK L/45,1座单装450毫米鱼雷发射管。

到这里基本上已经看出来最初驱逐舰的身影了,甚至在武器装备上比奥匈帝国初期建造的驱逐舰还要强大,续航力更是超过了奥匈帝国建造的驱逐舰,但是驱逐舰的航速和排水量有所提高,以适应日益变化的国际环境和战争需求。

奥匈帝国海军 鱼雷的初次使用和驱逐舰的前身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