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历史上的今天——阿司匹林的前世今生

2023-03-06 11:40 作者:思考就是创造  | 我要投稿

      阿司匹林想必大家并不陌生,一有个头疼脑热的大家往往都会想到它。历史上的今天可是阿司匹林上市的日子。让我们一起来进入阿司匹林的前世今生。


前世

      人们最早开始使用止痛解热的药物得追溯到公元前五世纪的古希腊,那时古希腊人发现白蜡树的树皮中会分泌一种物质,这种物质可以用来缓解疼痛和发热的症状。到了十九世纪,化学的兴起,让人们知道了那种物质叫做水杨酸,并且还发现它还可以治疗如风湿性关节炎之类的炎症。这就是阿司匹林的前世之身。


今生

      水杨酸的发现使得人们远离了很多的病痛。但是人们也发现水杨酸在给人解忧的同时也伴随着许多严重的副作用和不便,如水杨酸会强力刺激胃粘膜,导致胃溃疡和胃出血,它的味道还很难闻,不方便携带等等问题接踵而至。于是人们就有了改良水杨酸的想法,阿司匹林也就应运而生。


      在1853年夏尔,弗雷德里克·热拉尔就用水杨酸与乙酸酐合成了乙酰水杨酸(乙酰化的水杨酸),但因为没实际的治疗数据,导致这一成果没能引起人们的重视。直到1897年,德国化学家费利克斯·霍夫曼又进行了合成,并为他父亲治疗风湿关节炎,疗效极好,引发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费利克斯·霍夫曼将其命名为阿司匹林,这是一种白色晶体粉末,可以溶于乙酸和氢氧化钠。在1897年,德国拜耳公司第一次合成了构成阿司匹林的主要物质。


      阿司匹林于1898年上市,当时还发现它还具有抗血小板凝聚的作用,于是重新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将阿司匹林及其他水杨酸衍生物与聚乙烯醇、醋酸纤维素等含羟基聚合物进行熔融酯化,使其高分子化,所得产物的抗炎性和解热止痛性比游离的阿司匹林更为长效。至1899年3月6日,拜耳正式以阿司匹林(Aspirin)为商标,将此药品销售至全球,至此,阿司匹林成为了改变世界的药物。


功效

镇痛解热

阿司匹林通过血管扩张短期内可以起到缓解头痛的效果,该药对钝痛的作用优于对锐痛的作用。故该药可缓解轻度或中度的钝疼痛,如头痛、牙痛、 神经痛、肌肉痛及月经痛;同时可以使被细菌致热原升高的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恢复(降至)正常水平,故也用于感冒、流感等退热。


消炎抗风湿

阿司匹林为治疗风湿热的首选药物,用药后可解热、减轻炎症,使关节症状好转,血沉下降,但不能去除风湿的基本病理改变,也不能预防心脏损害及其他合并症。


治疗关节炎

除风湿性关节炎外, 该品也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可改善症状,为进一步治疗创造条件。此外,该品用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椎炎、幼年型关节炎以及其他非风湿性炎症的骨骼肌肉疼痛,也能缓解症状。


抗血栓

该品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阻止血栓形成, 临床可用于预防暂时性脑缺血发作(TIA)、心肌梗塞、心房颤动、人工心脏瓣膜、动静脉瘘或其他手术后的血栓形成。也可用于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副作用

胃肠道症状:胃肠道症状是阿司匹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较常见的症状有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或疼痛等。口服阿司匹林可直接剌激胃黏膜引起上腹不适及恶心呕吐。长期使用易致胃黏膜损伤,引起胃溃疡及胃出血。


过敏反应:特异性体质者服用阿司匹林后可引起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及哮喘等过敏反应。

肾损害:长期使用阿司匹林可发生间质性肾炎、肾乳头坏死、肾功能减退。

历史价值

到目前, 阿司匹林已应用了上百年,成为医药史上三大经典药物之一,至今它仍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解热、镇痛和抗炎药,也是作为比较和评价其他药物的标准制剂。今天作为它最重要的日子,希望大家能够记住它。




历史上的今天——阿司匹林的前世今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