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lgame杂谈】寒蝉鸣泣之时
*全文剧透
本篇专栏只讨论《寒蝉鸣泣之时》的八部游戏正作

作为一部侧重于“情节”与“推理”的视觉小说,《寒蝉鸣泣之时》同样属于那类“在推完后难以作出具体评价”的作品。我们可以说前三篇那种诡异而紧张的气氛塑造得很到位,可以说最后一篇的结局令人感动,但要真的对其中某个具体情节去分析的话还是会有些掣肘。
情节及表现
在我刚接触这部作品时,寒蝉解题篇每篇的前半部分给我的观感就像是以现在的目光去看那些热血民工漫的前十集——实在是有些尴尬,以至于不少时候我都忍不住按下ctrl键。直到我推完八部正作、看了一点动画版之后,我才意识到问题出在哪了:前半部分的不少情节本身就有很多是夸张的动画式的表达,而这种表达在其他galgame里一般用Q版人物的CG代为表达,寒蝉就只能用文字,也就导致它的观感非常的别扭。另外主角们的恶作剧有时也是太过分了,把这些恶作剧用文字描写出来更显得恶质。我想先看动画再看原作可能会好受一些。
抛开因载体限制而尴尬的前半部分,寒蝉各篇章的后半部分都相当不错,在气氛渲染方面称得上是业界一流水平,悬疑而恐怖的发展很吊人胃口。不过真要深究起《寒蝉》的推理要素,其实还是有些扯后腿了。
关于推理
虽然龙骑士在每一篇的开始之前都说了一段看起来很玄乎,什么“难度中等”、“推理不能”之类的话,但要是真把《寒蝉》当成推理作品来看的话,揭开谜底的那一刻比起“意外”恐怕是“失望”占比更多。以推理作品的角度来看,《寒蝉》真的称不上有多严密,尤其是万能的“雏健泽综合征”,真正的推理作品要是出现这种万能解释可是要被读者痛骂的。推完八部正作之后回过头再看出题篇的那几章,也会发现一些解释不通的地方。为什么rena突然要扒门?为什么不叫“入江医生”?沙都子看到的“北条铁平”是何许人也?为什么大家一致说圭一参加了那次的棉流祭?
《寒蝉》营造悬疑气氛的关键就在于作祟究竟是人为还是鬼为,不管是(出题篇猜测的)人为还是表面上的“鬼为”都足够惊悚,而解题篇给出的答案是——绝大部分人为,一小部分“神为”。没人猜得到。而“雏健泽综合征”就是一张解释不合理的万能牌了。荻饼里有针?错了,是辣椒嘛。两个好友要拿针筒扎自己?错了,是马克笔嘛。有人回顾的时候会心疼rena和魅音,但老实说(假如这是一部推理作品)我只会觉得好笑。
所以就别再纠结说《寒蝉》是推理作品了,把它当成一部悬疑AVG看就行了,没必要给自己增加脑力负担,反而可能影响之后看解题篇的心情。
关于人物
《寒蝉》的人物算是各有特色,像“男人变态有什么错”就是出自圭一的名人名言,Rena和柴刀的名号也比较出圈。不过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恐怕还是大石警官,与他敌对时他有着可怕的压迫力,而与他交好时又无比值得信任。《寒蝉》的一干主角中,只有鹰野三四的塑造不那么尽人意——虽说她小时候的经历写得很好,结局最后的彷徨与无助也很精妙,但是这一切放在操纵了过去四年作祟的大反派身上还是显得薄弱了些。
独特的人设是同人创作的温床,《寒蝉》也正是抓住了这一点才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不过,还是那句话,前期塑造主角们形象的那些情节可能还是放在动画上更合适。
总结
《寒蝉》是一部优秀的,关于友情和爱情的悬疑作品,是不能当成一部正儿八经的推理作品的游戏。作为背景的“雏见泽”有着极强的存在感,主角们的心理描写相当沉浸且精彩,只有剧情上的几个漏洞和前期过于夸张的情节算是不足之处。90分吧。
2022年1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