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道废案】面具之前,面具之后,都是我
里面的我,是我,外面的我,也是我——能面小解
各位人,大家好,我是地狱来的白丝勒肉少女阿鱼
不知道在我正式出道前有多少人能看到我的形象展示
虽然有一些人觉得我头上的面具很显眼
不过截至目前也么有人针对这个面具的内涵来和我讨论一下
能面,即能乐表演所用之面具
比起京剧脸谱来说,能面的数量种类并不夸张
截至当下,在当代广义能乐中仍在使用的能面
大概有60多种
而保存至今
有名可辨的能面共在300种左右

从种族类别分,有
代表人类的人相面
代表鬼、妖、天狗等精怪的异相面
代表动物的畜类面和
代表神佛的佛体面等四个大种;
其中人相面可以细分为
表情温的常相面和表情异常或可怕的奇相面两个亚种;
而每个大种大概可以分为
老体面(也叫尉面)、女体面(也叫女面)、男体面(也叫男面)
三种子类
所以我头上所戴的这一个可以归类进奇相人相面中女体面的泥眼类
是因为用金漆将眼白涂成金色
从而得名“泥眼”
主要是以这种金色的眼睛来表明这个形象
非此世之人或者代表某种超自然的存在
在《当麻》《海士》这些剧目中
泥眼是用来扮演女菩萨这样的角色;
然而,凌乱的头发、涂金的牙齿与扯开的嘴角
使面部表情带有一种神秘地敬畏感
因此在后续时代的能乐剧本中
也用来代表内心充满妒火的女性形象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
就是取材自《源氏物语》的《葵上》一剧
剧中六条御息所被描述为一个妒女的形象
其夫还未待东宫即位便因病去世后
她便过着深居简从的清淡寡居生活
然而在二十四岁那年全心全意地爱上了小她八岁的光源氏
由于担心被别人说闲话
所以也希望光源氏能对她付出同等的爱情
可光源氏风流成性,四处留情
在一次和葵之上争夺祭典车位的事件中
仆从被打,自己的车被拆毁
可光源氏又只对葵之上表达了自己的爱护
六条御息所内心受创
带着对光源氏的不忿以及对葵之上的嫉恨
从活人生生变成了可以出窍杀人的生灵
之后便不断折磨葵之上
并在她难产的时候害死了她
而在这个剧目后期
来自比睿山的高僧前来讨伐御息所的生灵时
御息所甚至进一步变化成为了般若
并动用了强大了灵力进行反击
因此
泥眼在一部分说法中
也成为了般若变生的第一个步骤

那今天第二个部分
就给大家再讲讲这个出身自能乐
又为大家所熟悉的怨灵形象——般若
般若其名,有两个由来
一是随了创作出这种面具形象的僧人般若坊的名字
二是取般若在梵文中表“智慧”的原本含义
形容创作此面需要有大智慧的意义
最开始般若这类怨灵形象
基本都是划归到异相面的女体面之下的
虽然不是没有男性的怨灵
但是能乐中怨灵绝大多数都是由妒妇化生而来
之所以现在般若这类怨灵独立归类
大概也只是因为般若这一形象过于有名了
而般若的变化过程
大体讲述的就是一个妒妇的愤怒心逐渐膨胀
由人化鬼的过程
有个有趣的地方说法
称般若变生的过程体现了当初创作能乐剧本的男性创作者
对女人莫名其妙发火的行为难以理解的心理
因此若说能乐隐藏着女人必定善妒这种偏见
也只能说是时代局限性的问题了
言归正传
般若怨灵基本上表现的
是随着愤怒和嫉恨的激烈程度
大体可分为 生成→中成→真成 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生成,指的是刚刚开始进入变化的阶段
这个阶段具体的代表面
有“泥眼”“龙女””桥姬”“铁轮女”“生成”这五种

在实际剧目中,铁轮女的剧情也有直接使用桥姬面具的情况
所以简单的研究中
将铁轮女和桥姬视为同一个生成的阶段也没有问题
从各个面具的表情大概就可以直观体会到
从泥眼到龙女到桥姬是愤恨感逐渐上升的
到“生成”的时候
就已经开始头生双角口露獠牙了
取比“般若”稍微缺少那么一点点
开始变成鬼的形貌的意义
而最初始的泥眼另有特殊的意义
在一些讲述因极度愤恨变化成鬼
后又经过高僧点化悟道成佛的女子的故事中
这类形象也是使用“泥眼”
取妖气仍残留在脸上
但是已经是在愤怒过后
逐渐露出温柔的眼神的形象
第二阶段中成的代表面
就是我们一般人最熟悉的“般若”
眼睛因为愤怒而外凸
头上进一步长出更长的角
咧开的口中伸出利齿獠牙
保留着些许头发但是眉毛彻底消失
此时眼睛、嘴和头角一般都会涂金
描写在极为强烈的愤怒、嫉妒、憎恨之心下
该女子已经彻底化作超自然的鬼
有时会听说白般若、黑般若、赤般若、笑般若
之类的说法

这些分类就比较混乱了
一般来说白般若用于类似之前六条御息所那样的
贵族身份的品格高洁的女子的变生故事
黑般若用于动物化身的女子或者鬼女变生的故事
如安达原的鬼婆婆那样的故事
赤般若用于表现《道成寺》一剧中女主角在变成真蛇之前的状态
这部剧的女主角如果是FGO玩家可能比较熟
对的,就是清姬
笑般若则是江户时代日本长野县传说中的一种妖怪了
因为般若这种大体上比较偏向邪恶的意向
也逐渐被日本人拿来当做以毒攻毒的辟邪之物
所以到了当代也能经常看到很多般若形象的吉祥物
到了第三阶段真成
代表这个女性已经发展成了比般若还可怕的妖怪了
这个阶段最代表性的能面叫“蛇”与“真蛇”
眉毛是肯定不见了
有时毛发也会彻底消失
面具整体会被涂金或者涂红来表示极度激烈的愤怒
代表在这个阶段人性已经彻底消失了
形状狰狞和般若十分相似
而核心的辨别方法是到了真成的阶段
“耳朵消失不见了”
代表这个阶段的女角已经无法听进任何人话了
和她说什么都没用了
一般动用这个阶段形象的女性角色很少
最具代表性的也就是《道成寺》一剧中
清姬在剧情后段使用的第二个面

这三个阶段的变生过程
在一些研究中被认为是引入了一些佛教的因果思想
即憎恨心强的,终究会转世为蛇
毕竟那个时代蛇在日本文化中是极为邪恶的意向
表现了嫉妒心的罪恶之大、之深
虽然因为时代所限的问题
当时的剧本创作者均将这种嫉恨心重的角色塑造为女性
但是不论男女
或许都应该有所为诫
不论到什么时候
要打开自己的耳朵倾听
谨慎心思
因此我戴着这面泥眼
一念或堕魔
一念亦可成佛
不论是面具之前
还是面具之后
你们能看到的
都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