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20年代,作为中国经济中心的旧上海局势极其复杂
上个世纪20年代,作为中国经济中心的旧上海局势极其复杂,黑帮更是多的数不胜数。所谓时势造英雄,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黑帮中自然也出了很多杰出人物,但令后世大跌眼镜的是“三百年黑帮第一人”的称号被一文质彬彬的男子夺走,他就是杜月笙。
杜月笙为人谦虚低调,爱穿长衫,所以看起来文质彬彬,但与外表不同的是,他的内心是一位十分血性的,最讲的就是江湖义气,容不得自家兄弟被欺负。

杜月笙初入上海时仅仅是一位水果店的小门徒,但是这位小门徒却有着一个拿手绝活,就是不用眼睛盯着就能把手中的水果皮削得干干净净,因此常被道上的人称为水果月生。水果刀成为了杜月笙的成名绝技,以至于后期他命人打造了一把水果刀形状的手枪陪他走过风风雨雨,而这把精致的水果刀形状的手枪还陈列在上海公安博物馆中。
“锦上添花的事让别人做,我只做雪中送炭的事情”,他说这话时救了在上海落难的民国大总统,他一生交友无数,少有自己办不到的事情。很多人说他这也算趋炎附势,但实际上,他的这份“慷慨”也不止针对精英,他也曾对普通人有过善良。

旧上海有钱人多,但乞丐更多,杜月笙对待穷人也不会像其他豪绅一样蛮横无理,反而是能帮则帮。杜月笙有一次被乞丐给围住,按常理说有钱人对乞丐都是能避则避,避不开也会有手下去解决,而解决的方法往往是暴力。但杜月笙没有嫌弃这些乞丐,反而让人送来不少食物和钱,这或许也是杜月笙成功的秘籍之一。
“仗义疏财”四个字,杜月笙做的着实让不少人佩服,也正是因为如此,受过杜月笙恩惠之人可谓是遍布天下,其中也包括不少共产党人,在黑暗的旧中国,他以一种特殊的身份不经意间保留了一丝希望的火种,为他不平凡的一生添了几笔浓墨。既然他对素不相识的天下壮士都能做到如此慷慨,他对自家小弟自是更加重情重义。

杜月笙曾在法租界开过一家赌场,但法租界是青帮的敌对势力三合会的管辖范围。三合会对杜月笙在自己地盘赚钱的行径十分不满,一气之下又是绑架小弟又是聚众闹事扔炸弹等来威胁他。钱财对于杜月笙而言乃身外之物,但是三合会用自己兄弟的生命来威胁自己的行为,触碰到了这位“文质彬彬”的老大的底线。杜月笙如何解决此事?仅仅是说了三个字“平了他!”
杜月并没有顾忌势力庞大的三合会,在这位出手狠辣的老大指挥下,短短几个月上海法租界地下势力老大换了名字,一场不知夺了多少人生命的大火中,杜月笙证明了自己愿意为手下兄弟两肋插刀,也是这场快准狠的地下斗争,让世人更加畏惧这位青帮老大,大部分势力从此对青帮成员礼让三分。

杜月笙除了重情义外,他与生俱来的商人头脑也令人钦佩。在帮会不再是盘踞上海的强大势力的时候,杜月笙也无奈逃离上海躲到香港。在这期间他不顾家人反对将全部欠条烧毁,这些欠条在有些落魄的杜家人眼里是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追债,这可能是救命稻草,也可能是杀身之祸”,杜月笙用自己机敏的头脑临危不乱地分析着,并告诫家人不能追债。最终这位枭雄也算安享晚年,唯一的遗憾可能是临终前也没能再回上海,“带我回上海,葬在高桥”是他的遗言。

杜月笙作为一名黑帮老大,在那个混乱年代是做过不少勾结军阀摧毁国之根基的丑事,其中最出名的就是贩毒。毒品的暴利让这位传奇老大也眼馋,鸦片也是他从贫困小子走向著名黑帮人员的重要媒介。
杜月笙凭借着手段和智慧,将各大军阀和帮会当成自己的掩护罩,暗地里发展着自己的黑色生意。最著名的事件是在全国禁烟委员代表大会上,这位毒枭以代表身份讲出“庶不负林公则徐所诏吾人之教训也”的言语,虽充满讽刺意味,但也彰显出他作为一代枭雄的嚣张与成就。
作为老大他做到了足智多谋和热血,算得上是黑帮中的一个传奇人物。可没有雷霆手段,怎么积累钱财,没有足够利益,他可能也不会慷慨解囊。在他权贵眼里,他是一位用智慧与手段玩弄阴谋却保持一身干净的“谦谦公子”,对于兄弟而言他是愿意两肋插刀的热血豪杰,对于百姓而言他却是残害无辜家庭的可憎毒枭。

杜月笙究竟是什么什么样的人物,且留给后世人去评判,至少他的一生配得上“中国三百年黑帮第一人”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