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古代文学史(二)学习日记6】
2021-10-12 22:23 作者:BLEACH-极度分裂 | 我要投稿
今日词语解释题整理:
26.后七子:以李攀龙、王士祯为首,其成员除李、王外,还有谢榛、徐中行、吴国伦、宗臣、梁有誉。
27.复社:是明末著名社团之一,由张溥、张采等人合并江南几十个社团组织而成,其成员多是青年士子,先后共计两千多人,声势遍及海内。他们提倡总经复古,互相切磋学问、砥砺品格,反对空谈,密切关注社会现实,并希望干涉朝政。
28.梅村体:清初诗人吴伟业(号梅村)创作的把李商隐诗色泽浓丽的特色,元白长篇叙事诗善于铺排、流丽婉转的风格和“初唐四杰”抒情歌行的结构方式结合起来的以人物命运为中心,注重情节,腾挪跳跃,挟以沧桑浮沉之感,极尽俯仰变幻之能事的诗作被称作“梅村体”、《圆圆曲》是“梅村体”的代表作。
29.神韵说:清代诗人王士禛本司空图、严羽之说提出。“神”是指表现恰到好处的诗味,“韵”是把诗引向一种余意不尽,悠闲淡清的境界。合起来讲,所谓“神韵”,就是要使诗歌所表现的对象具有一种远境美。艺术上,“神韵说”要求诗人将情感进行艺术加工,如秋雨之萧瑟、春梦之无痕,诗人不仅要将此情感秋雨化、春梦化,而且要进一步落到“萧瑟”和“无痕”上,达到“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审美效果。
30.格调说:清代诗人沈德潜为匡正王士禛“神韵说”的弊病而提出的一种诗歌理论。沈氏认为诗歌创作要本于诗教,“原本性情,关乎人伦日用及古今成败之故者” :要讲求蕴藉,他推尊唐诗,偏袒七子派,尤重诗歌声音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