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黄超&曹亮:实用力量Vol.1——我们的训练理念

2023-08-12 22:09 作者:人游斧的州广  | 我要投稿

这是老曹朗读的视频稿。

2022-01-15 08:33:15



以下是文字稿。


曹亮和黄超,两个互不相的85后体育生,都是武术的孩子,一个在武汉,一个在广州。业后兜兜转转,不而同的选了力量训练自己的业与生活方式。都过CF、力量重,走过很多弯路,总多经,教过很多人,帮助过很多人,也拒过很多人。


从2016年始就一直在思考,如何更好的化、化和优化自己的训练方式,在2017年夏天,把一套体系的形设,又经历了4年的迭代,有了新的体会和感受。在我想把新的成果分享大家。于是,有了这篇文章/视里的逻框架。

在2017年那时候的1.0版本,我两把它叫做“代运动生活”,意思是,【符合代人的运动炼,将它融入生活】。到了今年的2.0版本,我两称其“实用力量”。

把这些经整理、分享各位,在交流讨论的同时,也希望能够一起步。

一起,力就以欲。



一、什么是实用力量?它的逻辑框架是什么?


起名实用力量,是想用一套训练方法,力量训练可以更好的服务于生活。

众所周知,目前国内业余体育圈的力量目正处于萌芽段,也是以高速发展的势不断步。

力量目主要有:健美、力量重、力量体操(也叫街健)。


如果一个训练者或者运动,他非常清楚自己想要的是成专项化的训练系统,那么他以具体的专项自己的训练方式,以专项计,是很合理的事情。

如果只是一个普通人,并没有明确的技需求,仅仅是把力量训练为锻炼的手段,那么,专项化的训练方案就不那么适合了。

然,有不少的业余训练者在专项训练方案中收获了力量、体能,也改善了健康,但随着训练水平的不断提高,投入在训练上的时间和体力也不自地成倍增加,生活方式朝着专项运动的状发展,留自己生活和陪伴家人的时间不断被压,这样的情况数不胜数,也是我需要警惕的。


所以,我经过五年的慎思考,也与众多朋友一起探讨,我们普通人的围绕着三个原则进行的:

  1. 健康第一性原则。

    均衡的食与良好的作息,永是重头戏。

    吃好,睡好,比什么补都强,比什么更重要。

    生活方式大于训练,生活方式包含训练,生活方式引导训练


  2. 安全性高于有效性原

    一定要警惕过度训练和动作代。过度训练致体力的恢复速度跟不上训练的消耗,而动作代偿则会使关节产生不良力,最终导损伤的出

    把所有的训练安排,控制在能力范之内,使用力所能及的重量,改善自己的动作模式,我先保证锻炼的安全性,再考虑训练安排的效果。


  3. 训练

    话说,活到老学到老。我得对体育炼和力量训练也是一样,【活到老,到老】。

    既然是一直下去,那就不急于一时的步或度。

    用理性和耐心的度对待自己的身体,可以接受训练不足,可以接受慢,也可以过一次训练课

    身体的状是波动的,当出或身体低谷时,甚至讨厌力量训练,不想去炼。这个时候,千万不要逼着自己去训练,也不要因身体出体力的高峰,感今天状非常好,冲动的去尝试不必要的度或重量。


关于第3点我想展开来讲一下。

在电视上、新报道看到的冠,是业体育使用事机制,从众多运动之中,选出的人类体能峰,那已经不是万亿挑一了,直是亿里挑一。

回归到生活,我普通人,不能、也不应该去照搬运动训练方案。

原因非常单,能够看到这个视的成年人,大部分都已经过了身体素敏感期,天也不是很好,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精力、金钱来承受训练

好体育是很花的。富武文这句一点都不假。


退一步,就算一个的很好的业余好者,有时间、有精力、有支撑他行系统的业体育训练,那最好的果,也只是他在训练水平上能够超过普通人,但面对有争力的年轻职业选手,是毫无争力可言。

不要用自己的好去整别人的业,人家了吃这碗有多努力,知道不?


在一定程度上,与自己和解、接受自己的不足,尤其是克制住和别人攀比的冲动,是成熟的致。把攀比成这种事情留运动就好了,掌声送





二、为什么采用实用力量的逻辑框架?好处是什么?


实用力量的逻框架是五个数字,“1、2、3、4、5”。

这五个数字分别代表了五件事情,五个含义。



“1”,一个人体的运动本:在重力环境下做功产生移动。


在自然环境下,人体在承受着重力同时与环境行交流互动,在此过程中与他人、物体发生接触,并相互作用。

相互作用的目的,主要是克服阻力做功,或克服阻力完成工作目的。

克服阻力,力量素的意义。阻力越大,身体所需要生的力量就越大。

抗阻力训练,也是我们进行力量训练的常形式。阻力的源有三种:重力、变形阻力(如弹力)、对手。

们练力量的时候要把铁的杠铃,所以大家会把健身叫做铁。



“2”,两个力量表达的形式:移动自己,或移动外物。


在上面提到的相互作用,我要克服阻力完成动作。大部分时候,阻力是自于重力。

如果你从地上,通过攀爬、跳跃,到达上或山峰上,那么你克服的主要是自身重量,我把这类动作成徒手训练,或者位移训练

移动人体自身的重心,这是第一种表达人体力量的形式。

如果你把放在地上的重物,以提、抱、扛、翻、抬、推等各种形式,过头,支撑。我把这类动作成广义上的重,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的力量训练

移动物体的重心,这是第二种表达人体力量的形式。

第二类力量形式,已经被研究和播的很透彻了。但我想的是,第一类力量形式,徒手和位移,才是我更加需要注的。有了解过物理治和体能训练的教朋友,应该能够明白我的意思。这是一个很大很深的话题,今天先不展开来讲



“3”,三个代表性力量动作:从地面到高处、从地面举起重物、完整的挺举动作。


第一个代表性动作是从地板上始的波比跳+跳跃引体向上——大幅度、快速地移动自己的重心;

第二个代表性动作是对不规则物体的提、抱、扛——生活化的起重物;

第三个代表性动作是杠铃高翻+上挺,或者是用铃完成的硬拉弯+推举——代体育的经典力量训练手段。



“4”,四个概括性运动形式:广义上的位移、体操、举重、对抗。


位移:跑+跳——田径中的短跑、中长跑、跳高、跳,以及跑酷

体操:在空间中完成挪翻度动作——体操、艺术体操、跳水。

举重:举+投——1)广义上的重,Lifting,包括力量目和生劳动,尤其是重体力劳动,务工、务农。2)田径中的投掷项目,标枪球、铁。3)冷兵器的使用,长杆武器、双手武器、单手武器、盾牌、投射类武器。

对抗:对抗目,人数上分一对一(双人),或者多对多,形式上分隔网对抗,或者身体接触。



“5”,五个基的动作模式:

1.蹲类动作:我的是,体前重的深蹲。

2.髋铰链动作:如经典的统硬拉,以及弓箭步。

3.翻抱跳动作:典型的爆发力输出,弹射物体或起物体的重要技巧。

4.上:将重物过头,是从古到今、中西方公检验力量、表达力量的极形式。

5.攀爬:从地面到高处的核心能力。



了那么多概念和定义,肯定有朋友会,这套实用力量的逻框架有用?我们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自己的训练


这个“1、2、3、4、5”是我们对运动的推过程,最终也解释了“为什么我蹲、硬拉、翻抱跳、、攀爬”这5种动作模式的底层逻辑。

如果不讲论证过程,而是直接给结论的话,恐怕有些朋友会一些xxx的,那我索性把什么也发出,供大家参考。

落实到日常训练,我一定要先把这五个动作好——

体前蹲,髋铰链,翻跳,主要是下肢主的力量输出动作;

抱、上、攀爬,是上肢主、下肢极参与的力量输出动作。

只有好了这五类动作,你才能是一个功能强大、体格强壮的人。


朋友,你可以卧推,也可以任何你想练习的动作模式,但如果你最基本的体前蹲、硬拉、上都没好,那我得你可以先把基本力量好了,把基本的运动能力提高上去,再去追求你想追求的目,会更好、更、更安全。






这篇文章我到这里,主要是述了:实用力量的想法和它的逻框架,和它的目的(意义)。

会慢慢更新,将实用力量以及其他优秀的理念、体系分享各位。感大家的支持。


“电白特色猪杂汤”


黄超&曹亮:实用力量Vol.1——我们的训练理念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