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不休——为一亿人发声

从二月份得知会上映的消息,到昨天首映,我去看了这部电影,已经过去了一个月的时间。这一个月,我无时无刻不在期待着这部电影。总在幻想自己看到电影之后的心情。终于我还是如期看完了。
电影讲的是调查记者奋斗的故事,同时也在叙述着一条反歧视的故事线。题材很少见,很小众,但是看过之后一定是会感到很值得的。那种积淀在底层人物心中已久的呐喊,牵绊着人心,让人不禁产生强烈的共鸣。 我是学新闻专业的,所以除了是想看张颂文老师之外,还对这部电影有着一份特殊的情结。我没有想过我毕业之后一定会去当记者,但是《不止不休》的确给了我足够的幻想,我在想,会不会真的有一天,我也成为了中国为数不多的调查记者?会不会我有一天也这样去拼命地调查真相,为了大众而发声?但我不敢把自己想的过于高尚,因为那是理想中的人,现实当中怎么样,全看自己的造化吧。实话就是,不管将来怎么样,这部电影的确是让我热血沸腾。我很感谢它能够如期上映,让观众们看到了它。 《不止不休》,在平淡中叙述伟大的时代故事,不是像超级英雄一样,都是大场面震撼全场,它是润物细无声的,平平淡淡地讲述,然后在某一刻突然爆发。片中的人物,各个有血有肉,他们仅仅是做好自己分内的事,便足以为这个伟大的故事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韩东,一个初中学历来到北京闯荡的青年,没有身份,没有背景,甚至暂住证也没有,跟别人合租在一个小小的出租屋内,每天找工作,想做一名记者,但是却四处碰壁,没有人要他。这种日子持续了很久,久到……他都想放弃了。但是,好友张博对于考研的那种拼劲似乎触动了他。直到后来到了京城时报,遇到了黄江,他的奋斗之心终于重新燃起。他只是一个普通人,和大多数人一样,但是却一直追随着自己的梦想没有放弃,为了当记者他每天没日夜地努力学习,努力让自己变得跟那些名校毕业的高材生一样被人看得起,他四处投稿,四处求职,接受着别人的歧视,同时却没有放弃过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他是和大多数人一样普通,但是他却有强过常人的毅力与奋斗精神。最后他之所以能成功,便就是因为他这份不言弃的奋斗精神。 他作为一个记者,始终能够保持极高的专业精神,客观,真实,准确地报道每一件事,但是却因为自己的朋友张博而犹豫了。为了调查抽血的事件,韩东潜入一个组织观察,却意外发现了张博居然是乙肝的携带者,并且为了能够通过考研,找人体检代检,他本想发表关于反对代检的头条的,黄江也一心想帮助他,可是却因为兄弟犹豫了,这一次的犹豫也是这个人物有血肉灵魂的体现,这一刻,他不是一个只是一味地为了新闻而努力,心里只有客观报道的扁平人物,而是一个有感情,同时又有使命的圆形人物,这是这个人物的一个弱点,一个性格上的缺陷,同时也让这个人物变得灵活生动,更加有说服力地代表了大多数人。 韩东的女朋友小竹,始终和主线的剧情没有关联,但是她对于衬托韩东这个人物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她让韩东在工作之余有一个牵绊,两人命运几乎相同的小人物在一起,就像抱团取暖一样,相互慰藉着对方的心灵。他们也渴望有个安定的生活,有个幸福的家庭,好不容易房子有个着落了,却又无缘无故被人赶了出来,正好又碰上韩东因为想撤稿的事和黄江闹翻了,工作也算丢了,一切的梦想就要幻灭了一样。但是此时两个人在一起,虽然没有自己的家,但是却能够给对方莫大的鼓励,起码不是孤身一人,起码窘迫当中有人陪伴,这也是韩东尽管在此情况下还愿意坚持自己,继续调查的重要原因之一吧。 因为一次要稿费的经历,韩东在京城时报的办公室里见到了黄江,这也是日后他工作上的贵人。黄江很欣赏韩东的专业精神,认为他写的报道总是很客观又能够直击社会现象,于是,四处受尽歧视的韩东在这里,终于被认可了,在京城时报成为了一名记者。他虽然只是一名实习的记者,但是黄江却一点也不吝啬地教他如何成为一名专业的调查记者,带着他一起去调查矿难的事件,亲身去现场深入调查。在现场,他们看到了不少苦难,不少人性,不负众望地,那篇报道成为了月度好报。这也让韩东完成了一个蜕变,在记者这条路上跨出了重要的一步。虽然因为那篇乙肝的报道二人产生了分歧,黄江一把扯掉了韩东的记者证,但是最后韩东选择坚持自己,撤稿重新调查这件事之后,黄江还是选择帮他一把。影片的结尾,韩东关于反对乙肝歧视的报道赫然出现在报纸上,那篇报道的标题下面,加粗地写着韩东和黄江的名字,并且这一次,韩东的名字在前面。
韩东只是一个实习记者,是去是留没有定数,黄江为什么要这样去帮助他?张颂文老师在交流会的时候也说过这个问题。作为主编,把功劳留给一个实习生,是有可能要承担风险的,可他还是愿意这么做,因为黄江身上有作为一个职业记者的基本素养,操守和道德准则,他的那种底色是很触动人的,所以他会分得清他应该怎么做和不应该怎么做,这种底色注定了他不是一个会为了功劳而去压榨实习生的人。老师的看法也让我感触到其实黄江这样的人,选择去帮助韩东这样一个实习生,会不会也是在他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看到了自己当年在那种意气风发,为了梦想而去努力的样子,所以选择帮助他,就好像在感慨自己的曾经。黄江身上,始终散发出一个成熟的职业记者所应该有的魅力。 这部电影,主题是反对乙肝歧视,为一亿人发声,片中始终以类似纪录片的形式贯穿着乙肝携带者的自我叙述。他们一直都要忍受着社会的冷眼相待,但是却还得继续生活下去,他们比我们普通人生活得艰难多了,他们不是少数人,但是却很无力,想反抗但是却发不出声。韩东在被张博的事情触动到之后便义无反顾地去想为这群人发声,尽管可能会有生命危险,尽管可能会为此丢掉自己梦寐以求的记者这份工作,他还是选择去做了。片中他说,我不是乙肝携带者,但我还是受到歧视,凭什么?就因为我学历低,他们觉得我初中毕业,没文化?我们为什么要去接受别人对我们的歧视?这明明不是我们需要去接受的。是的,受到歧视如果只是一味接受的话,你永远也摆脱不了歧视,不如一群人一起奋起反抗,让社会都看到你们本不应该受到歧视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人格,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人也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力,我们不能生活在阴影之中,而是应该始终向阳而生。所以我们在有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为何不慷慨相助?或许真的可以帮助他们摆脱困境,重新回到阳光当中来。“帮他一把”,不仅仅是韩东帮助张博,帮助乙肝携带者这一群体,同时也是黄江在韩东窘迫的时候伸出援手,最后让他圆梦记者,找到工作。张老师在交流会的时候说,这部电影告诉我们要在身边的朋友可能因为太弱小而发不出声的时候,帮他一把,可能会改变整个事件的走向。这两条互助的线,便是这句话的印证。 “其实作为记者,你改变不了什么的。”,黄江对初出茅庐的韩东说出这句话,是一个前辈的语重心长,是他对后辈的关怀。你作为一个记者,稿件在发出后,就已经不关你的事了,你不要去期望你能凭一己之力改变些什么。但是最后韩东做到了。那篇为一亿人发声的报道就是最好的证明,这或许也是暗示了一种对调查记者奋斗精神的传承,更是一种超越,是后浪强大的力量的体现。
“这个世界上,没有哪件事是跟我们一点关系都没有的。”,韩东在对那群几近绝望的乙肝携带者们说出这句话,同时也得到了他们的信任,得到了继续调查这件事的机会,这才有了后面的报道。没有人可以完完全全置身事外,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责任,而调查记者的责任,或许就是为了大众,为了某一个群体而发声,他们直击社会的各种乱象,不顾性命地深入调查,始终坚守着自己的职业道德,为人们争取到那些宝贵的消息。现在的调查记者并不多,因为太累了,太危险了,但是这类人又是不可或缺的,他们对整个社会的贡献是很大的,是不容忽视的。看过影片,我感到了对这个职业前所未有的尊敬。 不去做一些事也许对你没有什么影响,但是事情总得有人做,每个人都在想着要安稳的度过,但是在这安稳的背后还有很多生活得不安稳的人在默默奉献着,为了这个社会,甚至是这个世界。 电影从小入手,描述小人物,小事件,最后引出大事件,产生大轰动,于无声处惊雷,于平淡中展现轰轰烈烈。不甘于现状,不屈于命运,才可能奋起,改变人生的轨迹。 2023.3.24 (图源:电影不止不休官微,自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