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考研 | 想远行?大胆走吧!2020年成功拟录取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所公共卫生
作者简介:
20考研,已录取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所专硕。初试总分385分,英语71分,政治72分,专业课242分。
前 言
刚刚拿到录取通知书,打开邮件的那一刻,一直悬着的心终于落地。当最终登上人生中又一个山峰时,回望攀登的痕迹,痛苦和挫折已然抛于脑后,转而铭记在心的,是走过了那样充实的一个春秋,或许在大多数人的人生旅途中,这样的一年既空前,又绝后。
我自觉和大多数考生一样,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质疑自己、目标自然也在患得患失中飘摇不定,但在考研社的陪伴下,最终,我还是坚持了下来。
引用我毕业论文导师的一个词,那就是“剩者为王”。惰性与生俱来,自然,我也是个不擅长用功的人,但我可以坚定地说,考研备考过程中,我真的没有丝毫懈怠,努力没有诀窍,唯有坚定的信念和理想的指引。
至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学习方法,我也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其流程、节奏、计划等,大家大可不必步人后尘,应本着对自己的了解,取之精华,毕竟,nobody knows myself better than me。
初试经验分享
1~2月
作为一战考生,劣势在于还未学完考研所需专业课,尚未有知识积累,寒假往往不知道如何利用。所以,结合上一学年学过的卫生统计学,寒假期间通过研习社视频以及B站的网课视频学习了整本流行病学并认真做好笔记及完成课后习题,同时巩固之前卫统的知识(之前也有笔记)。另外,通过百词斩每日背诵单词100个,坚持打卡,把寒假的时间利用起来。
3~6月
在校学习阶段,除考查课,我们需要上流行病和三大卫生的课程。由于课程密度大,强度高,再加上三大卫生本身依赖海量背诵的特点,我将书上认真做好笔记,复杂的部分按照自己的逻辑进一步整理便于记忆。这时寒假付出的时间就会出现成效,流行病将不会占据太多的复习时间,只需要巩固背诵内容,并将之前没弄懂的部分经过课堂得到解答即可。
英语则继续背诵单词,期间可以尝试每天少而精地读考研英语正文部分(可不做题,以免之后会记住答案),主要是弄清句式和翻译方法,也通过它来对背诵的英文单词查漏补缺。
7~8月
实话说,由于学校派出的出国交流项目,让我的学习进度近乎停滞了整整四十天。但相对地,也是一次对自身英语水平的提升。
至于专业课方面,行李的限制让我放弃了把沉甸甸的课本带出国门,我选择将研习社的视频课下载下来,在那期间找空闲听上一两节,做下笔记,目的是维持对专业课并不完整的记忆。同时继续强化单词的背诵,并试着在和朋友们的交流中用上所背的单词。
9~10月
开学后,学校的课程安排使我们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复习,这时我正式开始了政治的学习,在每天早上结合肖秀荣精讲精练和徐涛视频课,利用50天左右的时间把知识点梳理一遍,并以做选择题强化新知识。
每天下午开始做考研英语真题,将10 年以后的试卷分割为三部分(完形-B段、C段-新题型、大小作文)分三天完成,并记录错题和修改作文,通过答案解析积累句式和写作思路,到第二轮后开始加快节奏。
其余时间结合笔记和研习社真题汇编,开始大题的背诵,有比较复杂的题目,就按照自己的逻辑将之分隔开记录在本上便于背诵,对于需要灵活理解的部分,本着“通过原理学方法”的原则,更加深入理解,自然也把知识印在脑子里,不要担心背不完,第一遍自然会很慢,之后随着记忆逐渐加深,速度将呈指数上升。
11~12月
冲刺期及时购买政治大题进行背诵,并通过选择题进行模拟。英语则加快做题进度,适应考试氛围,继续巩固单词。
专业课则采用车轮战,并利用研习社的模拟试卷进行分数预估和命题方向分析,结合解析查找不足,11月底可以达到一周五本专业课可复习一遍的程度(你可能不信,但到时候你会发现是真的),一直保持到考研前一天。
总 结
总之,在我看来,考研复习不在资料的多少和时间的长短。只要全身心地投入到这项长线战争中并找到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将知识进行有效地转化,方能事半功倍。
最重要的就是积极自信的心态,相信有了研习社的陪伴,明年的你们也能和大家分享胜利的喜悦。
(本文为公卫研习社征文大赛参赛作品,未经同意,不接受转载)
公卫考研研习社友情提醒:他人的成功经验可以借鉴,但是一定要根据自身情况合理调整,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