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光影二分】专项技法详解
无论是“板绘”还是实体绘画“二分”“打光”都是上色阶段非常基础且重要的步骤。
然而很多新手朋友的作品在完成上色后,或多或少的会出现“立体感不足”、“画面模糊”等问题,真的很让人崩溃~
下面本文就是为大家详细解析“光影二分”的技法,让大家的作品摆脱“素描关系不明确”的短板。
【Part1-常用光源介绍】
在现实世界中,我们的视野范围内、会有多种发光体对当前视野产生影响。在绘画中也是一样,我们需要人为塑造出这样的光影关系。
下面介绍3种最常见并且一定要熟悉的光:
①“直射光”(一般作为主光源)

▲多出现在天气晴朗,或主光源亮度高的情况。能够看到明确的亮、灰、暗、投影区域。

▲尤其是光源比较近时,产生的投影一般很深、且边缘干净。
②“散射光”(也称为“自然光”或“天光”,一般为环境光/反光)

▲多用于营造阴郁的环境、光效偏弱,画面会显得相对模糊。

▲产生的投影颜色一般很浅,边缘很虚。
③“点光”(也称为“戏剧光”,一般作为补光/也可以作为主光源)

▲作为补光,常在小范围为画面增加不影响大局的提示和色彩;

▲作为主光源,光效非常弱、衰减也很快,所以产生的投影更不明显、只能对局部产生一定效果,常见于特殊气氛营造。
【Part2-光源对“投影”的影响】
通过对上述三种光的介绍,能够明白不同的光对画面的不同影响。接下来我们具体说明光源对“投影”的影响。
以下4大指标是影响投影状态的关键:空间关系,投影面形状,光的角度,光的强度。
①空间关系

▲如图物体与物体之间,因为前后、上下距离的远近,投影也会有变化。

▲在具体的绘画作品中,相同的光源:裙子距离大腿较近→产生的投影就深而实;身体距离地面较远→产生的投影就浅而虚。
②投影面形状

▲如图自上而下的光源、一个平行悬浮在空中的方形物体→它的投影在平面上是方形的。

▲如图我们将平面换成一个圆柱、其他条件都不变→那么物体在圆柱上的投影会跟随圆柱表面形状发生变化。

▲如图原本硬直的魔杖在平面上应该产生硬直的投影,现在投射到了“柱状”的腿部、阴影的形状也有了变化。
③+④光的强度和角度

▲因为光会随着距离的延长发生衰减,图中随着光源距离人物越来越远(从A到C),人物所受到的光源影响也越来越少、人物背后的投影也越来越浅。

▲如图所示光源照射角度不同,产生的投影也会相应的发生变化。
【Part3-“光影二分”技法】
光影二分的具体练习方法:

▲如图先从体块打光练习开始、只分亮暗两个面。我们选取5种常见的打光“正面光”“侧面光”“45°光”“背光”和“底光”。

▲之后进阶到写实人体的练习。大家从一开始就养成了几何概括思维,进阶后只需要补充肌肉、头发、五官、手脚等细节结构。

▲再次进阶到服装或装饰比较复杂的人物。
Tips:相信很多朋友在练习光影初期会觉得难以想象,所以合理的“利用参考图”是非常好的方法,不会画的位置不需要凭空想象,对照参考来做就可以了。

▲网上很容易找到彩色作品,但是彩色作品对于光影关系的体现会有干扰。我们可以通过图中的方式将彩色的图片变成只有光影关系的“黑白稿”。
熟练掌握“光影二分”技法后,我们就可以试着给画面配色、一步步深入完善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