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得自己抑郁了,是先自我调节还是直接就医?
著名歌手李玟因抑郁症离世后,很多人再次意识到了抑郁症的严重性,其中一名网友回顾了其弟弟走出抑郁症的经历。
1
前段时间我弟弟确诊抑郁症和焦虑症,我们家所有人因为这个焦头烂额。我弟弟经常躯体化在家情绪崩溃,我们带着他跑到各个医院去看各大医生做心理治疗,但因为怕药物到作用一直不肯开药,甚至后面宁可相信是鬼附身去画符都不肯开药。
到了后面走投无路还是去三甲医院开了几副药吃,很意外地发生了好转,几个疗程下来我弟弟现在情绪稳定很多,所有人的轨迹也回到正常了。
我想说的是,抑郁症是病,也有可能是神经系统发生病变,也可能和肠道菌群异变有关,生病了选择吃药会让病情变得稳定的。还有不要因为觉得治病太贵就望而却步!!!我弟挂个专家号几十块钱,一个月的药还不到一百块钱,吃了几个月下来他生龙活虎的。
初期发现抑郁症端倪请及时就医,不要一拖再拖就很难根治了,希想每个人都好好的吧,健康太难了,唉。
从全家人面对弟弟患上抑郁症的焦头烂额,再到弟弟治疗后的生龙活虎,这名网友建议初期发现抑郁症端倪请及时就医。
这名网友的建议恰恰也是我们对所有有抑郁倾向的人的建议。
如果你的症状只是偶尔心情不好,通过自我调节可以改善,那是不需要去医院就医,如果你是连续两周几乎整夜睡不着觉,严重影响白天的工作和社交,那么就需要看医生了,比如出现这些情况:
重点提示:儿童青少年出现这些表现要重视
一是通过横向比较,
如果发现
一个孩子的很多行为
和别人不一样,
同时这些行为
对他造成了明显的负面影响,
需引起家长关注;
二是纵向比较,
如孩子原来很开朗活泼,
现在却变得沉默寡言,
这种负向的变化
也值得家长关注。
01
思维紊乱
大脑逻辑出现问题,例如:说话时不受大脑控制一样,一会说这,一会说那,不在一个“频道”上;或者就是变得非常敏感,疑神疑鬼,怀疑和猜忌家人和朋友对自己不好会伤害到自己,怀疑自己同事甚至陌生人会伤害到自己;在床上天天躺着等等。
当然,有的人会出现小小的思维问题,如一件小小的事情,就会一直想,就像我们常说的这人爱钻牛角尖,遇到事就纠结,强迫自己去想,不想不行,这样的情况出现,建议及时就医看看。
02
情绪多变
经常出现情绪不稳定:心情不好,高兴不起来甚至有的不想活。经常出现烦燥,坐立不安,遇到一点点的小事就发脾气、烦、心里不畅快、什么都不想做,还自己生闷气、晚上睡觉翻来覆去睡不着、白天无精打采,呼吸都很闷、还会出现肚子疼等肠胃的不舒服的情况。
天天担心这,担心那,坐也不是站也不是,一副愁容,不知道为什么就担心将来会出现什么样的事或者不会发生的事情。
03
性格突变
比如,一个人原本是外向、活泼的性格,突然变了个人似的,喜欢一个人待着,不想和他人说话,不注重外表,邋里邋遢,不与人交往交流,学习和工作都不行了,就待在家,哪都不去。
当生活中遇到大的刺激,会给他带来的情绪上的激动、晚上睡不着,容易做噩梦、过度紧张害怕,甚至冲动,想去外边走,甚至出现一些古怪的言行或动作等等。这就要注意了,要及时去医院就诊。
04
反复身体不舒服却检查不出来
是去医院看过很多科的,如胃肠道不知道为什么就不舒服,便秘,胃胀;感到气短胸闷,呼吸困难;身体部位还疼痛,如头痛、肚子痛,背疼、全身都疼。做了很多检查也没查出什么明显的病来,可是身体还是难受。
其实,这可能是神经失调出现的反应跟身体的器官没有关系。所以,要去医院精神科做检查,看是否是精神心理的问题。
05
睡眠问题
有的抑郁症患者,容易给自己产生焦虑的情绪,白天喜欢胡思乱想,夜里也会止不住的胡思乱想,这也就造成了夜里难入眠的状态,甚至还会造成失眠。而有些抑郁症患者,可能即便入睡了,也会出现多梦易醒的现象。出现这个情况要到到正规医院的精神科或心理科门诊就诊。
也有少部分患者表现出的症状并不在上述5点之内,但是只要出现影响正常生活、学习和生活时就要警惕了。如果以上几种症状都出现过,希望大家引起重视,及时开展治疗。
根据美国精神学会 DSM-5,如果你的情绪和身体出现这些改变中的 5-6 个甚至更多,且持续两周以上,那就可能是抑郁症:
情绪持续低落,觉得空虚,没有价值
对周围一切事物都失去兴趣
犹豫不决,难以做出决定
较难胜任以往的工作和任务
做事提不起劲
觉得非常疲倦
睡眠出现问题,失眠/嗜睡
食欲激增/丧失,体重明显变化
行为发生改变(烦躁/行动缓慢)
不明原因的身体问题,如背痛或头痛
失去自信,觉得自己无能无用、无望、无价值
不与他人接触和交谈
失魂落魄
经常哭泣
滥用/乱用药物和酒精
反复出现自杀念头
抑郁症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不要感觉抑郁症是心理疾病不敢就医而将其埋在心中,早期发现要积极面对,随着疾病发展,不仅治疗难度加大,还会对身边的人带来伤害。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