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倒车车损纠纷案(微观解纷策略及案例解析第四章应用实例案例9)
调解技巧要点
如何处理纠纷最能反映调解人员的学识及素养,方法对了,事半功倍;方法不对,效果减半。
解决策略:“三知”,即知情、知点、知规则。知情是指明白案例反映的问题;知点是指明白纠纷涉及的知识点;知规则是指明白如何利用知识点所反映出来的规则分析、解决该问题。
理解:熟读调解方法并不意味着就能解决纠纷。方法的作用,在于让人知晓,在某种特定情况下,当事人很有可能会采取的行动,但不可照搬,因为其中涉及到人心,也就是当事人的判断。
理解:最大恶意的揣测,最大善意的处理。
案例9小区倒车车损纠纷案
一、案情简介
某小区物业管理公司因车主违规停车占用公共道路(消防通道),便擅自设置栏杆,未悬挂警示牌,无人看管。2018年5月29日12时许,天气晴朗,张某开面的车到某小区赴宴,突然下暴雨,视线受阻,倒车时不小心撞向栏杆,栏杆横穿挡风玻璃直插驾驶座,无人员受伤,受损约1000元。随后,张某以物业管理公司未悬挂警示牌为由要求其赔偿1000元,物业管理公司值班人员报告负责人后表示拒绝赔偿,双方发生纠纷,消防通道被阻。当地派出所民警、社区调解员到达现场后,调解3小时无果,将张某和物业管理公司值班人员带至三调解联动办公室,移交案件。
二、受理阶段
风险因素:违规受理
影 响:无权代理,协议无效。
原 因 :值班人员不是公司负责人或法定代表人。
风险等级 :较大
应对措施:不予受理
调解员作出不受理决定,征求张某和物业管理公司值班人员同意后,组织双方当事人商谈。
三、调解剖析
(一)明确问题
1.信息收集与处理
信息1:物业管理公司擅自设置栏杆,未悬挂警示牌,无人看管;突然降下暴雨,车主视线受阻,倒车撞栏杆。
识别:双方认同,信息真实,可靠。
分析与挖掘后获取的信息2:一是物业管理公司违规(未设置消防通道标志和警示牌,未明示不能占用消防通道)。《消防法》第二十八条规定:任何单位、个人不得损坏、挪用或者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不得埋压、圈占、遮挡消火栓或者占用防火间距,不得占用、堵塞、封闭消防车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二是面的车主驾龄多年,遭遇极端天气,应对措施不正确,倒车时注意力不集中,导致事故发生。
2.调解意愿判定:双方当事人真心愿意调解。
3.确定问题症结:张某以物业管理公司违规堵塞、封闭消防通道是造成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为由要求赔偿1000元,物业管理公司认为无责拒绝赔偿。
(二)确定目标:双方均有过错,采用折中说处理,取双方当事人认可的平衡点。
(三)综合分析
1.事情预判

分析:一是根据信息2,双方均有过错,采用折中说,取双方认可的平衡点,大概率商谈成功;二是物业管理公司拒绝承担责任,商谈失败,造成小区消防通道堵塞,引发小区居民不满,矛盾激化。
2.风险分析及对策,见下表。
风险因素1:责任划分
影 响1:不具有法律效力
原 因1:无权划分责任。
风险等级1:较大风险
应对措施1:注意措词,均采用拟或建议责任划分。
风险因素2:调解失败
影 响2:矛盾激化
原 因2:堵塞消防通道。
风险等级2:较小风险
应对措施2:移交消防大队、房管局处置。
风险因素3:调解协议书
影 响3:无效协议
原 因3:物业管理公司值班人员不是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无授权委托书,其主体不合法,签字无效。
风险等级3:较大风险
应对措施3:由法定代表人签署协议。
3.结论。双方均有过错,以普通人的认知进行判断,赔偿价格“五五开”或“六四开”相对公平合理。
(四)制定方案
1.调解方法与技巧:预判法+利弊分析法+明法析理法。
2.沟通内容:信息2。
四、调解过程结果
5月29日15时30分,调解员与张某沟通,张某同意承担部分责任;15时40分,调解员就信息2和事情预判分析内容,电话与物业管理公司负责人进行沟通,该公司负责人同意承担部分责任。随后,三调联动办公室安排社区调委会到物业管理公司办公室调处。经社区调委会调解,物业管理公司赔偿张某500元了结此事,双方签订协议。
五、案例评析
关联法条 《消防法》第二十八条规定:任何单位、个人不得损坏、挪用或者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不得埋压、圈占、遮挡消火栓或者占用防火间距,不得占用、堵塞、封闭消防车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
本案案情比较简单,事实相对清楚,三调联动办公室调解员指导社区调解员组织双方当事人调解,耐心倾听、认真引导,情理法结合,讲道理、论得失,最终促使双方达成调解协议,物业管理公司自愿承担50%的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