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孤独症儿童的家长心态之隐瞒实情和过分溺爱

2022-12-01 09:56 作者:医患有道  | 我要投稿

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来说,家长所起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家长的期望、要求、教育方法、教育心态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孤独症儿童也不例外,甚至比正常儿童更为重要。因为孤独症儿童本身分辨不清是非,无自己的主动要求和想法,可以说他们的每一个行为都是受家长影响和作用的。
 

因此孤独症儿童家长的教育心态如何就决定了孤独症儿童今后的发展方向。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孤独症儿童的家长心态是复杂多样的。针对这些心态,在此做一简单介绍,并就每种心态做出我们的分析和建议,仅供大家参考。

 

 

心态一(隐瞒实情)

有些家长当自己孩子被确诊为孤独症之后,首先想到的不是今后应该怎样去对待孩子的发展问题。他们想到的是自己怎样去面对亲朋、同事,熟人,社区里的邻居。“因为这个原因,人们肯定会看不起我们了,也不愿意和我们往来了。”他们这样猜测着,担心着,久而久之,他们的精神紧张,心情压抑,对于家庭外的人隐瞒着自己孩子的实情,生怕别人一旦知晓了就会影响到自己目前的生活。
 

而最受影响的是孩子,孩子在父母刻意隐瞒中失去了外界的空间,与世隔绝(唯一能接触到的是家长,唯一能接触的环境是家庭)。试想,这样下去,即使是一个正常孩子在心理上、精神上、个人发展上也会受到压制的,何况是孤独症儿童?其实,当您的孩子被确诊为孤独症后,做家长的感到受挫是正常的。满心欢喜期盼的宝宝却患上孤独症是让人痛心、意想不到,沉重的打击使人感到困惑迷惘。
 

但是为了孩子,您一定要振作起来,孤独症儿童也并不是不可救药,只要在药物和正确的教育方法配合作用之下症状就会减轻,可以学习、劳动、工作。至于他终究会发展到什么水平,取决于很多因素,其中家长付出努力是很关键的。为了孩子的将来,为了重新塑造一个可爱的宝宝,一定要摆正心态,把孩子带出去,无需隐瞒,要给孩子创造更多的机会和空间,只有这样,您的孩子心理上的障碍才会早日减轻。

 

 

心态二(过分溺爱)

这种心态的家长,当自己的孩子被确诊为孤独症后,他们心疼孩子,过分替孩子担忧。认为自己的孩子很不幸,今后要保护孩子,不能让孩子再受任何委屈了。于是全盘包办,即使孩子出现异常症状,家长都采取顺从的态度,只想让孩子高兴。殊不知,这样做的后果是害了孩子,可能会促使异常行为表现继续下去,长此以往,只会让孩子症状加重,脾气变坏,行为更不正常。
 

原本用科学训练方法可以矫正的不良行为,也在家长顺从和过分溺爱下被强化了。事实上,当您的孩子被确认为孤独症后,家长为自己可爱的宝宝感到不幸是正常的。然而,孩子终究会长大,会走向社会,会一个人去面对生存问题。家长不能陪伴孩子一辈子。
 

如果真为孩子好,疼爱自己的孩子,那么就要去积极翻阅有关书刊,咨询有关专家,用科学的训练去矫正孩子的异常行为,去化解孩子心理上、行为上的障碍。只有这样,一个孩子才会逐渐趋于正常,他们可以上学,可以劳动,可以与人交往,甚至可以自己照顾自己。让他们自己去创造幸福是不是要比家长为他们弥补幸福要快乐得多呢?



注明:文章以科普为目的,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



广州天使儿童医院
健康一个孩子,幸福一个家庭!

孤独症儿童的家长心态之隐瞒实情和过分溺爱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