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兰小欢-置身事内(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

置身事内
——第一章
一、地方政府的权利与事务
(一)政府治理的特点
1.央地关系总原则:“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原则。”
2.条条:职能部门垂直领导;块块:横向的以行政区划为界的政府;
(1)一般条条是业务关系,块块是领导关系,因为地方党委和政府可以决定人事任免。(问1:那当条条员工需要晋升时,是由地方政府决定还是条条上级部门或上级政府决定呢?)
3.上级领导与协调
(1)面临复杂任务(跨部门、跨地区)一般单部门或同级是难以推动的,比如难达成一致意见或互相踢皮球,此时办事人员可能直接推于上级领导解决,导致权利和决策权向上集中;
(2)制度设计一大任务就是避免把过多决策推给上级,减轻上级负担,提高决策效率,尽量在能达成共识的最低层级上解决问题。(比如经常性的跨部门事务,设置上级“分管领导”甚至“领导小组”来协助推进)
4.官僚体系
(1)权利运作都受到两种约束:做事的能力和做事的意愿;(前者取决于掌握的能力和办事人员的综合素质,后者取决于办事人员自身和各方协同部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外部性与规模经济
1.外部性与规模经济
(1)外部性:一个人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正外部性:对他人的影响利大于弊;负外部性:对他人的影响弊大于利。)
(2)地方政府自主决定权的衡量标准:此事只影响本地,则本地全权处理,否则由上级出面协调;
(3)行政区域大小应该由政策影响范围来决定。
2.公共服务和服务的边界
(1)政府的核心职能是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规模经济的作用)
(2)规模经济不是越强越好,受制于人们获取这些服务的代价和意愿,政区不能过大;
3.人口密度、地理与文化差异
(1)人口密度、地理呈正相关,文化差异呈负相关;
4.行政交界地区的经济发展
(1)经济发展一般以省会为中心向省边界地区辐射,省会为公共物品、服务、经济发展的高水平区域;
(三)复杂信息(信息在现代就是绝对优势)
1.复杂信息
(1)信息的收集与处理需要成本,所以具有信息优势的一方;(能以更低代价获得信息的一方)就具有决策优势;
(2)原则上来说上级对下级的各项工作都有最终决定权,可以推翻下级所有决定,但下级作为实际执行者往往掌握上级很难掌握到的信息,所以很多事务实际上只能由下级全权处理,即使上级想干预也要下级先提供信息或自身付出额外的成本去调研;
(3)上级名义上拥有最终决定权(形式权威),但由于信息复杂、不宜处理,下级实际上自主性很大(实际权威)。保证两类权威的平衡是政府有效运作的关键;
(4)下级有明显的信息优势且承担主要后果,则下级自主决策;倘若决策后果对上级影响很重要,上级就可能多干预,但是上级干预可能降低下级的积极性,下级可能积极性下降甚至会使绊子,最终结果不一定更优;
2.信息获取与隐瞒
(1)我国政府上下级和各部门之前的事权,大都没有明确的法律划分,主要依赖各类文件。为了减少信息传递的失真和偏差,降低传递成本,文件类型有严格的区分,格式有严格的规范,报送有严格的流程;【重点管理思想】
(2)权力,就是在说不清的情况下谁来决策的问题。如果说不清的情况很多,权力就会自然向个人集中,这种集中也可能会导致专权和腐败;【害怕担责任等因素导致权力的自然集中】
(四)激励相容
(1)激励相容定义:一方想做的事,另一方既有意愿也有能力做好;
(2)在专业性强、标准化高的部门,具体而明确的事务更多,则更倾向于垂直化管理和领导;(不过实际上这种高度垂直化的系统由于体系庞大人员众多但利益稀有,所以基层其实是重压在身但又缺乏激励的)
(五)招商引资
1.土地成本、政策倾斜、税收优惠、流程速办等措施体现了本国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活跃角色;
(六)结语
1.研究中国问题要联系中国实际,如果简单套用主流经济学中“有限政府”的逻辑,容易在分析中国问题时产生误解和扭曲。(不能脱离政府谈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