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行业观察 | 走进国家语言服务出口基地:培养人才创新技术

2022-10-17 19:18 作者:翻译技术点津  | 我要投稿


《走进国家语言服务出口基地:

培养人才创新技术双管齐下》

为进一步促进语言服务产业发展,扩大语言服务出口规模,提升国家语言服务能力,商务部、教育部等多部门今年建设一批语言服务出口基地,这些基地在培养语言翻译人才的同时,也在技术上不断进步。

刘俊容是一名英语译员,本科到研究生都是语言专业,她的第一份兼职不是英语家教,而是在一个语言网站上做兼职翻译。


四川某语言信息技术公司翻译中心英语译员 刘俊容:业务量是很大的,有很多领域的单子,有很多语种。因为我从事的是英语,就选择了自己比较感兴趣的社科领域。也可以挣一些零花钱,也可以提升一下自己的学习技能。


四川某语言信息技术公司研发中心产品经理 郑宇:这是我们后台派单的数据,可以看到近三十天的派单量在7866单左右。派单的时间主要集中在周一到周五,最多一天的单量可能达到300多单。


这家公司今年被商务部认定为语言服务出口基地,把“语言人才培养与就业”作为核心,积极与川渝两地多所高校开展合作,境外收入比2020年有较大幅度增长,涉外订单高达3000多个。


四川某语言信息技术公司董事长 朱宪超:未来,我们将积极拓展海外市场。计划在东南亚、欧洲、非洲等地开设分公司或办事处,为中国企业走向海外,以及海外企业投资中国,提供更加便利的本地化服务。

语言翻译除了人才的培养,也需要技术的提升。在湖北的一家翻译公司,搭建了数字化翻译作业平台,一份5000字左右的英文文稿只需要一键上传,多样的翻译模式、不同价位,在这里,每一笔订单都有定制的翻译支付方案,订单也依靠大数据进行智能派发。


湖北某翻译公司翻译人员谢飞:世界各地都可以下单,因为它这个项目整个流程是自动化的,所以它时间会很短。一个项目他们拆分成几十个甚至上百个项目,同时推荐给几千个译员。


近年来,随着海外疫情持续蔓延,国际贸易和跨境交流环境发生变化,对海外译员派驻、会展服务等口译业务开展造成一定影响。面对突如其来的挑战,这家企业选择坚持在技术方面持续研发攻坚,力求弯道超越。


湖北某翻译公司研究院院长 何征宇:我们不局限于机器翻译,引入了AI技术,我们也引入了自己的研发的机器翻译引擎。我们垂直引擎整体的用的数据量可能已经超过10亿了,那么这种情况下,就是一个人同时可以操盘的项目数会变得很多。


翻译平台俄罗斯客户:一份20万字的标书文件翻译,传统模式下需要一周,这个平台就可以翻译时长缩短到24小时以内,为我们企业争取到更多时间。

-END-

本文转载自:语言服务研究院公众号

原文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转载编辑:Amelia

行业观察 | 走进国家语言服务出口基地:培养人才创新技术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