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感觉概述

2023-07-12 22:59 作者:告别雪邦的紧张小猫  | 我要投稿

(一)感觉的定义

  感觉是人脑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刺激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并产生客观事物的刺激模式,感觉器官将适宜刺激转换成神经冲动,经过传入神经到达大脑皮层的相应区域,从而产生感觉。

(二)感觉的作用

  1. 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

  2. 感觉保证了机体和环境的信息平衡

  3. 感觉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认识活动的基础,也是人的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

(三)感觉的种类

  1. 外部感觉:接受外部世界的刺激

  2. 内部感觉:接受机体内部的刺激

(四)近刺激与远刺激

  考夫卡把刺激分成近刺激和远刺激两种。近刺激是指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而远刺激是指来自物体本身的刺激。

(五)感觉的编码

  编码是指将一种能量转化为另一种能量,或将一种符号系统转化为另一种符号系统。感觉编码是指外界输入的物理能量或化学能量经过感官的换能作用,转化为神经系统能够接受的神经能或神经冲动的过程。

(六)感觉的测量

  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叫感受性。感受性的大小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感觉阈限和感受性之间成反比。

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操作定义为50%的实验次数能引起反应的刺激量。

绝对感受性:人刚刚能够觉察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绝对感受性可以用绝对感觉阈限来衡量。绝对感受性于绝对感觉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

差别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受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又称最小可觉差(JND)。操作定义为50%的实验次数能引起反应差别的刺激强度之差。

差别感受性:对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叫差别感受性。差别感受性与差别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

(七)三大定律

  1. 韦伯定律:K=ΔI/I

    I为标准刺激的强度或原刺激量;ΔI为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增量;K为一个常数,随着被测量的感觉系统的不同而变化。根据韦伯分数的大小,可以判断某种感觉的敏锐度。韦伯分数越小,感觉越敏锐。但韦伯定律只适用于中等强度的刺激。

  2. 费希纳对数定律:P=KlgI

    P为感觉量,即感觉强度;K为韦伯定律中的常数;I为刺激量。公式表明当刺激强度按几何级数增加时,感觉强度只按算术级数上升。当物理量迅速上升时,感觉量是逐步变化的。对数定律是在韦伯定律基础上研究的,所以也只有在中等强度的刺激时才适用。

  3. 斯蒂文斯乘方定律:P=KI^n

    P指知觉到的大小或感觉的大小;I是指刺激的物理量;K和n是被评定的某类经验的常定特征。公式表明感觉的大小是与刺激量的乘方成正比,因此该定律又叫幂定律。

感觉概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