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相思曲》中的因果
从沈不言的视角看,他和陆鸢的四次见面,分别代表了他对历史不同时期的态度,也是对历史无法更改的绝望的领悟与无法改变的释然。
一穿:元启十五年的沈不言是历史的见证者,他的对历史的认知从书中的描述转到了现实,了解了真正的“果”,同时萌生了要改变的强烈愿望;
二穿:元启五年的沈不言是要去改变“果”,他想要告诉陆鸢李拥未来做的一切想让她有所防范;他跟随陆时出征想要改变他惨死的结局;做了一切他能做的,但是历史的结局仍然无法更改;
三穿:元启元年的沈不言是想要去改变“因”,他去刺杀李拥,带陆鸢回到南梦湖,都是为了阻止悲剧的起因,可是,悲剧的起因并不在他,而是在陆鸢自己的愿望,历史仍旧无从更改,沈不言最终在倾听了阿鸢的期盼后,放弃了改变选择了陪伴;
四穿:景平三十年的沈不言是去见证“因”,他不再干涉陆鸢的一切选择,只是教会陆鸢在乱世生存的知识与技能,他只想她能保护自己,只想能够陪伴他度过,正是他的不改变为十八岁的陆鸢塑造了属于自己的价值观与世界观,沈不言自己成为了一切的因。
回看玉佩带来的四次穿越,沈不言从见证结局,到想要改变结局失败,再到想要改变起因失败,最终接受起因,也接受了结局,他所经历的一切都在告诉他,历史无从更改,命运已成定局……于是最终,沈不言回到现代的选择,是去还原真实,而非改变历史,这便是我看到的沈不言的成长。
从陆鸢的视角看,她才是这段历史成型的主因,陆鸢是从一而终的,陆家姐弟从头到尾都只是想保卫大晟,这是贯穿始终的信念,也造成了历史成型的必然;十八岁的陆鸢结识了放弃更改一切的沈不言,他只是教她学习,教她成长,陪伴她度过日升日落,他给了她推动历史的一切能力,间接促成了陆家姐弟的参政参军,历史的车轮开始转动;二十一岁的陆鸢想要的是让大晟走向正轨,于是她帮助李拥,献计皇帝,最终李拥真面目被揭开,她为了推翻李拥入宫为掌宫,暗中对抗李拥;二十六岁的陆鸢培植力量,促成火峰堡之战,为了虎豹营不落入李拥之手登上后位,与其正面抗衡,;三十六岁的陆鸢在宫内地位已极,最终逼迫李拥鱼死网破,出逃北烈,调包城防图使李拥身死。最终扶武帝上位,挽大厦之将倾,承担了大晟的羸弱的因,带着它一起离开……陆鸢的一生是自己选择的一生,一切的开端,是陆鸢自己,沈不言最终,没有改变,也不愿去改变他最爱的那个陆鸢,于是他成为了历史的一部分,亲手把自己变成了一切的因。
而那枚双鱼玉佩,就是这因果循环的信物,它从始至终只存在于这个圆里,从沈不言将它亲手交给陆鸢,到陆鸢身死,是第一个因果的半圆,而陆鸢身死之后,武帝将碎玉保留传之后世,最后交到沈不言手里让他开启穿越使玉佩还原,这是另一段因果的半圆,于是乎,鱼在水中游,是尾也是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