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komemo|个人创作的基础大概并不单单在于技法
开一期杂谈!因为最近是思考了蛮多这方面的,积攒了一些个人非常受用的tips分享给大家,毕竟很容易就会有“为什么不管怎么画都画不好”“越改越偏离想要的感觉”类似这样的问题。
我一直认为绘画是由内而外的(内心状况>作品),虽然技法也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但仅有技法是完全不够用的,一个好的个人生活状态可以有效支撑住自己的创作。
【全部是我自己实践过后都很有用的东西,也许并不会对所有人都适用,但好好做安排一定没错】

· 重要的部分写在前面
“由内而外”指的并不是“内心想了什么画布里就画了什么”在单一的情绪下画出的产物,而是【有着稳定的状态就可以画出各种风格的作品,同时稳定进步】
【单一情绪下的产物】并非不能做的事,只是它建立在“由内而外”之上。如果将这一点清晰地排序:
① 做到精神&情绪稳定
② 感到画画很快乐
③ 有动力吸收新的知识技法
④ 稳定进步
⑤ 可以做到将某个情绪的瞬间在画布中进行表达
⑥ 有以上作为支柱,因此可以不断产出各种各样的作品
如果只是执着于学习技法,也许技法学到了但画画失去了动力,做到这一点之后连瓶颈期都基本遇不到了!

·
总想着“我一定要在画中表达点什么”“我要画出有内容有思想的画”会出现很严重的反效果。
不如说刻意这样做反而会大幅度削弱画面的表现力和故事。就好像我们平时并不会有意识地让自己出现什么情绪一样,执着于“内容的表达”再严重些会让自己陷入瓶颈。
我个人认为画师的心情如何是会体现在作品中的,特别是线条。在愉快的时候心血来潮画出来的作品很容易就能够线条一步到位且顺畅,并且富有感染力。但如果带着焦虑的情绪去画,就会很容易在平时很快就能画好的部分反复做修改,画到一半弃了图也说不定。
以前我还抱着“复杂的画面才会有内容和故事”的观点,但现在发现反而越简单、不带多余的情绪画出的作品更容易跟观众产生共鸣。
“草稿阶段与线稿阶段一般来讲差别会很大”正是因为草稿是第一感觉下的产物,并没有考虑其他细节,只是凭第一印象和情绪去画的,因此作图过程一定会比较顺利、画得会很开心。
我认为“心血来潮”是一件非常好的事,因为它可以让自己带着很放松的心态很顺利地完成一张图。
在第一情绪下画出的作品有着很强的感染力,创作者与观众的感受可以重合。

·
假如决定专注做某方面练习的时间有100%,可以将其中85%学到的新技法直接应用进下次的作品。
也就是说最好不要做“在某个期限内集中做xxx练习”这样的决定,一是很容易觉得枯燥也许会被劝退,二是做完练习后再实战会手生or不知道该怎么实际应用学到的知识。所以将做某方面练习的时间分开安排,更多的时间直接进行实战可以有翻倍的收获!
实战可以更清晰地感受到自己的进步,会因为“我的作品加入新的东西了”而获得成就感。

· 一点自用有效防止焦虑&提升效率的nekomemo
虽然可能有些偏离创作的话题,但想给大家分享一点我为了时刻提醒自己做的笔记,也是很重要的部分,对我来讲是不仅限于绘画,在其他方面都可以发挥作用的重点。
【同样适用于绘画】
① 理清楚当下要做的选择哪一个才是对自己未来(各方面的未来,可以是非常短期的学习or绘画方面的目标)真正有帮助的(真正需要or想要完成的事)
② 决定了就要全身心投入,好好集中精力只在当下完成一件事再去考虑下一件。过多的担忧只会同时耽误到所有事务进程(这一点还可以应用在每一个非常小的决定上,比如今天打算要画什么、想画到什么完成度、几点结束等等。这一点的出现是因为我是那种在做一件事的时候会同时担忧其他没做的事的人,容易陷入焦虑情绪。)
不建议在阶段性目标内的任何一天之中同时进行两种不同类型的事(如果安排了其他学习,举例比如上午进行文化课学习,下午进行兴趣爱好这种两边性质截然不同的工作)容易分散注意力且效率低,可以将两种类型的事分为两个阶段性目标逐一进行。
【除非这些个人事务要求都不是很高或不紧急】
省流:二选一,但有先后次序

·
谁都可以是创作者。
创作者的生活与性格偏好、接触的人和事一定会通过各种方式或多或少投射进作品中,这是可以利用的点!
“画和本人像”不是没有道理的。在自己认知更新的同时作品也会上升一个高度,因为对各种事物都产生了新的理解和认识,风格也会出现一些变化。个人认为自我提升>作品产出,自己的心理状态对于创作来讲就像是地基一般非常重要的存在。
如果抗拒接触新事物就等于自己选择扔掉了让画技进步的机会,正是因为不在自己的认知范围内才会感到陌生,所以作为创作者一定要在这方面积极一些。这一点也是我自己一直清楚知道但去做却很困难的事,总害怕碰壁或白费精力一定是不行的呀...

·
多多自夸很有用
我自己有过一大段非常非常自卑的时期,自卑到像是自卑本人套了个我的皮在活着。如果谁称赞了我,我一定会说类似于我不怎么样,真的没什么之类的话,没想到这样无意识的习惯却间接耽误到了我绘画方面的进步。
总会有人说“有没有一种可能,我确实没什么优点or我确实画不好。”
但尽管是在自己自卑、相较于现在画技非常非常差的时期,我也一向抱有一个能随时随地拯救自己的观念:搞创作是快乐至上。因为画画不是为了跟谁做比较而诞生的东西。因为无意或有意做了比较所以才会觉得自己和自己的作品无论哪一个都不行,会抱怨自己为什么画不好、为什么自己不像谁那样能做到什么。可以在自己做各种事之前就带着“我的能力本身就很强”的想法开始,进行的过程中一定会有某个让自己都觉得很满意的地方【这一点必定会出现】这种时候一定要好好地让自己承认自己真的很天才。自卑情绪会在自己真心认为自己强大的瞬间跳出来进行否认,迅速压制住正向情绪不让自己感受到它。
我认为之所以对某些事感到自卑,也是因为我们无意识中忽略了自己拥有的东西。因为“自卑感”这个家伙把它们全都压制住了,因此如果在某个瞬间认为自己做的很牛,那就在那个当下好好夸奖自己一番吧!!
直到某天发现自己没有自卑情绪的时候就可以停止高强度的自夸了,再持续下去会很容易走另一个极端。
做到这一点的时候会发现人和作品都双双进步了一大截!

· 后记
自己亲自实践了一番后其实对创作的概念有所改观。绘画需要的并不只是那些人体基础、型准能力、色彩能力等等技术上的东西,而是从自己的生活出发才能够长久进行下去的事,这比什么都重要。
“绘画技法”已经可以抛在脑后了,总之它一定排在了top2。
技法不是定义一幅作品的唯一标准,广义上讲如果用它来定义创作那创作就不能称为“创作”了。有生活才可以表达自我、才可以有能力支撑起自己的想法并传递给其他人,这样被创作出的作品同样也被赋予了能够让素未谋面的人受到打动的能力。
创作并不是遥远的东西,反而是触手可得、最好抓住的事物,因为建立在生活与自己获得的感受之上,只要有想表达的感情就可以做出能够传达给另一个人的作品。
“希望大家都可以快乐地画画”是我很爱讲的一句话,因为画画真的很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