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史考点|《公民凯恩》历年真题、考点解析、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历年真题
1►名词解释

2►简答题

3►论述题

答案解析
一、奥逊·威尔斯(人物简介)
奥逊·威尔斯(Orson Welles,1915年5月6日-1985年10月10日),出生于美国威斯康辛,美国演员、导演、编剧、制片人。作为演员,他参与了一百多部电影(包括配音);作为编剧,他写了42个剧本;作为导演,他执导了近40部影片。1975年,AFI授予威尔斯终身成就奖,不过,奥逊·威尔斯对于电影的贡献,令无数后人仰望,这远远胜过任何荣誉。
他的一生就像一部传奇,他的电影改变了历史。奥逊·威尔斯是美国历史上一位罕见的具有重要文化意义的电影家。迄今为止,所有从事严肃电影事业的导演、演员,恐怕仍然不敢正视这位空前绝后的“巨人”。因为有奥逊·威尔斯,我们愿意相信,这个世界上真的有“电影天才”的存在。

二、《公民凯恩》(名词解释)
是电影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也是奥逊·威尔斯一生无法逾越的一座高峰,一般被认为是美国电影历史上第一部现代主义电影。内容上,影片以传媒大王威廉·伦道夫·赫斯特为原型,叙述一个极端利己主义者孤独的一生,表现的是关于物质与精神的冲突。风格上,影片既有纪实主义的真实表现,又有表现主义的抽象隐喻。虽然在样式特征上具有侦探片、纪录片、传记片、新闻片、歌舞片等多种类型片的特征,但它却不属于其中任何一种类型。思想上,《公民凯恩》将对社会问题的反映提升到反映人的异化的哲学高度,使影片具有超越时代的深刻的思想意义。手法上,奥逊·威尔斯采用了现代的电影观念来处理影片素材,对故事作了倒叙式和开放式的处理,并大量运用长镜头和景深镜头,加强了影片的立体感和信息量,它在电影语言的成就上超过了同一时期的任何一部影片。

三、《公民凯恩》的美学特征(简答论述题)
在影片视听语言的表现方面,创新是十分突出的。奥逊·威尔斯运用了大景深、仰拍和阴影逆光等许多的摄影技巧,其效果是成功的。
1.关于景深镜头
巴赞曾认为景深镜头是场面调度手法上至关重要的一项收获,是电影语言发展中具有辩证意义的一大进步,而不是简单的形式上的进步。景深镜头不仅影响着电影语言的各种结构,同时影响着观众和画面之间的思想联系,使画面空间的张力得以增强。巴赞在对《公民凯恩》等影片的分析中,发展了电影美学的观念,在他看来:
A,景深镜头使观众与画面的关系比他们与现实的关系更贴近,视觉结构更具有真实性。换句话说,画面空间与实际空间更接近,从而减少了人为的痕迹。
B、景深镜头的表现,画面多信息的处理,要求观众更积极地投入思考,甚至参与到场面调度中去。
C、景深镜头的观念影响着对影片的构思,摒弃了蒙太奇的分割空间的形式因素,冲突在一个镜头内产生。
2.关于仰拍
在这部影片中,仰拍镜头的运用,使画面中出现了天花板的表现,这是空间形式的变化:
A、改变了以往影片在摄影棚里拍室内戏时,房间不表现天花板的模式,这一形式的变化,首先是作为空间真实的观念被体现出来。
B、天花板的出现增强了影片画面构图的造型感,特别是投射在天花板上街头霓虹灯等,画面中的光影的变换,既丰富了画面内部的造型空间,又扩大了画面外部的环境空间。
C、天花板的设计衬托了人物形象的刻画。那个以极低的视角大仰拍而形成的所谓的“高大的形象”,以一种辩证的形式,塑造了凯恩这个失败的巨人的人物形象。
3.阴影逆光的表现
在《公民凯恩》中,光的运用与通常好莱坞影片的通堂亮布光方式也形成了十分强烈的区别。阴影逆光在影片中所起到的作用:
A、光的使用不是为了表现明星的光彩,而是为了突出人物所处的空间环境的真实感。
B、参与影片的叙事发展,特别是在表现凯思写他的头版“原则宣言”时的那场戏,凯思几乎是在半阴影的光线下完成了那份后来由他自己所背叛的“宣言”‘光在这里做了具有象征意义的表现。
C、光同样作为人物心理和人物命运表现,这在凯思和苏栅两个人物身上的运用是十分突出的。
4.移动摄影
影片中摄影机的运动始终像一个人一样跟随着凯恩,从而更为有效地展开了叙事,揭示了人物及人物的命运。
A、摄影机在影片一头一尾的移动表现:片头摄影机向前推,跃进了有巨大“K”宇标记的上都庄园的铁栅栏;片尾摄影机又向后拉,跳出了铁栅栏,在写有“禁止入内”的牌子前停下来。这里移动摄影的运用,如同《最卑贱的人》一头一尾的摄影机运动一样,从视觉结构上为影片的完整叙事做了非常清楚的、富有视觉化地交待。
B、在摄影机跟随着凯恩第一次来到苏珊的住所时,当凯恩随苏珊进入房间后,他却把一直跟随在他后面的摄影机关在了门外,之后,苏珊把门打开:“我的房东是个正派人……”,这时摄影机又慢慢地运动起来,像一个好奇的窥视者进入了苏珊的房间。同时也使观众的感受如同摄影机一样,深入到叙事的发展中去。
C、苏珊的第一次演出,摄影机不断地向上升,声音也随之出现着变化,最后摄影机看到了两个工人在做怪脸,这一视觉表现突出了人们对于苏珊声乐才能的评价。
5.剪辑手法
剪辑形成的绝妙风格,对影片创作的成功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
① 在描写凯思的第一次婚姻的破裂时所创造的那段“快速蒙太奇”的处理。据怀斯自己讲,这在剧本中已经有所暗示,但他仍旧用了近一周的时间剪辑出了这个段落。
② 镜头在移动中所产生的叙事空间的变化。这在影片中有许多精彩段落的剪辑,仅举一例,在接收《记实报》的全套人马时,镜头从一个厨窗里的一张照片开始,在摄影机向前推进的过程中,人物化人为活动的状态,等等。
影片富有创造性的、成功的方面还有许多,比如:声音在空间音响的表现上就很典型,那个博物馆的门声和在上都庄园中凯恩与苏栅的对话,都创造出了一种空旷的声音空间感,前者用于表现环境空间的真实,后者则描绘出剧中人物在上都的孤独生活。而那个在剧院中表现凯思处于孤单境遇的掌声;苏珊颤抖的歌声和灯光熄灭的对位,等等,又都以声音的造型感为环境、状态和人物的心理表现做了十分巧妙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