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厂裁员30%?后疫情时代,UI设计师的一些思考和觉悟
静电说:不知不觉,疫情已经第三年了,也许我们早已经麻木了。这不,很多大厂也开始裁员了,互联网行业也开始不景气起来。刚刚过去的周末,阿里腾讯裁员的消息相继冲上热搜,引发大量的关注。有消息称腾阿里、腾讯预计裁员 10%~30%,阿里多个业务线已确认裁员名单。

在此之前,字节跳动、爱奇艺、美团、快手、滴滴等互联网大厂也传出了裁员消息。裁员消息频传、叠加中概股暴跌的背景,一时间互联网行业要凉了的声音出现,这也让众多职场人瑟瑟发抖。
目前,静电所在的城市已经又要陆续关停店铺,做核酸。也许,我们必须跟疫情做好长期打持久战的准备了。下面的文章就跟大家随便唠唠吧~
在这种环境下,相信每个人都充满了不安全感。如果前几年的燥热的环境我们把它当作波峰的话,现在也许就是那个谷底。我们也可以把这些比作寒冬,收获的秋天还没有来。
但是不管怎么样,我想,冬天是一个积蓄能量的季节,它让你做好准备去迎接一个高峰的到来,否则,就算是收货季节来了,你也无法把握。这几年,静电越来越相信一句话,那就是“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
也许在之前,某些大厂的设计师可能还没有太多的感知,因为大环境的波动对他们的影响感知比较缓慢,毕竟有家大业大的企业兜底。但是,长期看来,雪崩的时候任何一个企业和人都不能幸免。
在这里,我不想长篇大论的给大家以一个“专家”的身份去给出如何如何去做了。只是想说,不要放弃努力,积蓄能量,等待春暖花开之时。同时,在这场“寒冬”之中活下来。这是至关重要的。
001.活下来是第一要义
所谓的“活下来”,并不单单指我们就会那啥,而是让自己能养活自己,并维持在一个相对较好的状态。这里就必然会说到求职和找工作了,毕竟有钱才能维持我们的生活。


使用裁员在微博上一搜,一大堆的文字充斥页面。虽然裁员不可避免,可能广大老板比我们还难做。但是,如何避免裁员的时候能裁到你,可能是更实际的事情,静电总结了几点,供大家参考:
保持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让自己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裁员一般会裁一些边缘的岗位,或者对公司运行影响力较小的职位,如果一个职位通过简单的培训或者不培训上岗就可以做,那门槛就属于比较低的,会更容易被裁掉,因为这种情况下,你不是个不可替代的人。
如果在同岗位的情况下,公司必须作出选择,那么,能力好的人会被能力差的更容易留下来,这也是铁律。
所以,时刻要有这样的意识,去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能力,才能在这样的极端场合下更“稳”。
002.顺应趋势但不盲从趋势
在前几年,流行这样一句话“风口上,猪都可以飞起来”。现在没风了,下雪了,没有长出翅膀的猪可能已经掉下去摔成肉饼了。当年的燥热情绪你也许也经历过。确实,顺应趋势能让我们如鱼得水,特别是当年移动互联网的兴起,行业供求关系失衡,稍微会一点皮毛的UI设计师也可以在行业里做起来。
但是,下一个趋势是什么呢?好像现在也没有太多的趋势。在这里就引出一个话题,趋势也是为有准备的人而来的。 成为机会主义者很容易,但是你的储备要够,要么是钱,要么是之前觉得没啥用的技能。如果你啥都没有,就算趋势的船来了,你也上不去。
003.不要胡乱转行
任何时候,胡乱转行都会毁了你,什么热追什么,最后死的大概率就是这些人。任何一个行业从无人认知到火起来,背后都经历过或短或长的低谷期。设计也是一样的,设计师其实算是个涵盖毕竟广的“服务类”职业,市场上不能没有设计师,只是说设计的介质从平面媒体转型到了电子媒体上,我们要顺应的是这样的趋势,适时的转舵,而非直接跳海游向另一个船。

在做了这么久的课程之后,经历过各种各样的同学,我想说,多一个技能是不错的,但没有想好就随便转行,真的可能是致命的。
004.放低姿态和预期
求职,本质上是互相选择,双向沟通。求职上爆出来的瓜实在太多太多,其被后的逻辑就是双方的不平等。用人单位的傲慢,求职者的傲慢(当然,这个比较少)。在这样一个内卷的环境下,求职者放低预期是最好的选择,特别是对于一些刚入行的小伙伴来说,薪资要求可以适当放一放,不妨把第一份工作当作一个积累经验的敲门砖,当积累足够后,后边的薪资相信会超出你的预期。要知道,静电的第一份工作的薪水是XXXX。但正因为有这样第一份的工作,我开始正式熟悉这个行业,通过一年多两年的历练,后边的薪资直接翻了两倍还多。 所以,适当的低预期是个更明智的选择。
005.积蓄能量 有效提升
当然,除了上面这些,有效提升,朝着行业头部进阶才是核心,任何行业,初级从业者都是一片蓝海,人数众多,就业压力大。提升包括学历提升,以及技能提升,学历决定了你的眼界和视野,而技能则成就和验证了你的学历。

最后,还是心怀期望吧,毕竟春天还是要来的,它可能迟了点。

↓↓长按二维码加静电老师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