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读书|Ray Dalio-债务危机(我的应对原则)

2022-10-04 08:17 作者:921598334  | 我要投稿

P1|基础

大量举债导致出现大量坏账,这种事情的风险几何?

如果决策者有能力和意愿把坏账损失分摊到多年( 比如我国国有银行改革过程中,在发展中解决问题,十年前的大问题放到现在可能就是小问题了),那么风险就是相对可控的。


决策者稳定债务需要具有的条件?

①债务是否以决策者能够控制的货币计价

②决策者能否对债权人和债务人施加影响.


借贷初期,经济体中购买力大量增加,投资、消费、生产规模快速上升,经济进入繁荣周期,各类资产价格上涨,这进一步刺激了借贷;借贷后期,支出和收入已经超出经济生产力稳步增长所对应的水平,还款压力增大,经济增速下滑,个人和企业的收入下滑,导致债务压力增大,甚至陷入大规模违约,经济萎缩;经济衰退后,大量债务出清,又产生了很多的借贷空间,经济进入新一轮繁荣。


进一步考虑银行:

当经济中坏的债务占比上升后(比如借新还旧,而不是借新生产),央行和商业银行会察觉到有关现象,抑制新的债务的产生,这可能导致经济泡沫收缩,偿债压力增加,债务周期进入下行阶段。


但债务压力_上升时,央行可以利用货币政策工具降低利率,从而减轻还款压力,经济随之出现反弹,这形成了短期债务周期;多个短期债务周期堆叠,债务水平不断上升,直到利率降低为0%,这时常规货币政策失效,使得债务水平不得不下降(除非开始使用非常规政策),这就形成了长期债务周期。


债务危机最大的风险不在于债务本身,而是以下因素:

①决策者缺乏知识,或者缺乏权威,难以推行正确的政策

②整顿债务问题带来了副作用(政治后果或社会动荡),在帮助- -些人时,可能损害了其他人的利益


处理债务危机的关键因素:

①当债务以外币而不是本币计价时,决策者分散债务的难度会大大加大

②虽然在债务危机能够得到妥善解决,但一定有 人会付出代价(要合理平衡多方利益)



处理债务危机的方式:

①债务紧缩(减少支出,多还债)

②债务违约/重组(减少利息)

③央行印钞,购买资产(或提供担保)

④将资金和信贷从充足的领域转向不足的领域

不同的方式会有不同的效果、影响时间和利益分配结果



钱有两个功能:

①交换媒介

②财富储藏

对应的人:

①用钱来购买生活必需品,为钱劳动,无产阶级工人

②用钱的价值来储存财富的人,资本投资者



①通缩性萧条

多出现在主要债务是国内融资、以本币计价的国家,会导致强制抛售和违约,但不会造成汇率问题和国际收支问题

②通胀性萧条

主要债务是外债(以外币计价),央行无能为力,资本外流,冲击汇率市场和本国资金借贷市场





P2I典型通缩型债务周期的各个阶段

在周期早期,债务增速很高,但是不会高于收入增速。因为很多债务用于生产性目的,使得经济快速发展。

在这一- 阶段,债务存量很低,债务负担小,所以企业、政府、银行、个人都有足够的空间来增加负债。这时通胀率处于合理水平。

债务增速开始快于收入增速。

经济快速增长,普遍提高了借款人(借款机构)的预期收入、资产价格和借款意愿,而央行和银行也会适度降低借款门槛( 毕竟要赚钱和维持经济增速,必要时降息),债务规模开始累积。


以股票市场为例。

在经济快速发展时,企业盈利和规模增加,股票市场的上涨是合理的。随着资产价值上涨,人们形成了“事情会- -直这样持续下去”的预期,股票市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泡沫逐渐产生(股票的价格开始偏离价值)。有可能政府考虑到稳定和发展经济的重要性,为企业提供了隐形和显性的担保,鼓励借贷(借钱炒股),使得泡沫进一 步 膨胀。


大量机构/个人买入资产,造成以下问题:

①期限错配(借短期借款投资于长期项目)

②承担流动性风险,但投资非流动资产(债主随时可能收回借款,但这些钱被投资于一-些很难及时变现的资产)

③借;大量钱投资高风险资产(自己的钱买什么都无所谓)

④以一种货币借款,用另-种货币贷款


资产价格下跌,导致借款人抵押品的价值缩水,贷款人会撤回资金。为了满足贷款人的需求,借款人只能卖出资产换回现金还债,而出售资产的行为会导致资产价格进一步下跌,不断自我强化。


泡沫的典型特征:

①相对于传统标准,资产价格偏高

②市场预期目前的高价可能继续快速上升

③普遍存在看涨情绪

④利用高杠杆融资买进资产


央行开始收紧货币政策,提升利率

经济过热(需求远大于供给)→提高利率- >抑制借贷行为→抑制需求- >经济不再过热-→顶部形成.


利率_上升- >还款压力增大- >不再大规模借债购买资产-→资产价格不再快速上涨甚至开始下跌- >人们的预期变差- >不再大规模借债购买资产

最终有可能使得经济整体的表现变差


债主催着还钱,持有资产的人急着抛售资产(使得资产价格暴跌),民众和公司急着囤积现金或购买更加安全的政府债券。

如果大量公司和民众无法还债,就会陷入破产的困境,使得经济增速受到影响。


债务人要偿还的债务远大于他们能获得的资金。

人们意识到,很多资产只不过是别人的承诺(债务人承诺在未来会偿还本息),而当债务人无力偿还时,资产会凭空消失。



萧条的核心逻辑是债务人要偿还的债务远大于他们能获得的资金。所以问题的关键是资金不够,信心不足。央行增加货币供应量、政府出钱稳定局面、有关机构出面提供债务担保和购买资产(稳定资产价格)等手段可以帮助解决有关问题。



绳子可以拉但是不能推,表示一 -种单向性

在货币政策中,紧缩的货币政策肯定可以抑制需求,但宽松的货币政策不一.定能扩大需求量

曾经很好用的降息的方式可能失效了(比如日本的问题)


①降息(降低利率) --降到0%之 后失效

②量化宽松(印钞和购买金融资产) - --资产价格已经很高,但是经济仍旧没有恢复

③直升机撒钱(直接为消费者提供资金,激励他们消费)






P3I典型通胀型债务周期的各个阶段

债务水平较低,经济增速较高,收入增速较高,出口增速很高,国内民众和机构大量举债,同时经济的快速增长吸引了大量外资。

相关的债务转化为了设备和技术,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资金的流入推高了国内的资产价格。



为了防止大量的资金流入使得货币升值(不利于出口),一些国家会用本币购买流入的外币,再把外币用来购买外国的资产(主要是外国债券),然后把其计入“外汇储备”帐目中。



资产的价格持续上涨会吸弓更多的资金流入国内,使得汇率持续升值。外国投资者可以获得两部分收益--①资产增值②汇 率升值。

与此同时,国内民众也会大量借债和购买资产,使得资产价格快速上升,使得价格脱离价值,泡沫逐渐产生。


泡沫特征

①外资流入增多

②央行不断累积外汇储备

③货币实际汇率上升

④股市_上涨

泡沫结果

①资产价格过高,使得资产的吸引力下降

②好的项目已经投资完毕,投资机会越来越少

③难以控制的升值削弱了出口竞争力

④经济增长更多依靠债务增长而不是生产效率的提高

⑤以外币计价的债务规模不断上升


之后资本流入减少、资产价格疲软、经济增速下降、收入下降→资本流入进一步减少+资产价格下跌


①商品和服务出口收入下降

②进口成本或借贷成本上升

③资本流入减少

④本国国民或企业把资金转移到国外或换成外币


资本流入放缓-→经济增速下降+债务高企- >为了规避风险,部分国内资本开始向外转移- >国内资金减少、投资低迷、出口增速下降、企业盈利水平下降、收入水平降低-→更多的资金外流、外资流入进一- 步放缓

外部资金流入放缓+国内资金外流->国内资金数量下降-→资金稀缺->利率上升+资产价格下降- >货币有贬值压力


支持汇率的因素

①一个国家有很多投资机会、经济增速很高

②一个国家的利率很高,吸引外部资金流入来赚取利息

③大量外资流入

④人们对国家未来的经济增长有信心


泡沫破裂时期,-国的经济状态不会很好,外资不再主动流入,更多的是在观望

如果一国汇率崩溃(大幅贬值),就意味着:

①国家经济已经崩溃,不再具有投资价值

②已经流入的外资会因为汇率贬值而亏损,使得外资流入进一步减少,

甚至会恐慌性流出



解决方法:

①动用外汇储备来填补国际收支逆差(大量的外资流出和本国资本外流)

②大幅提高利率(弥补汇率的损失,比如汇率贬值了20%,但是利率是30%,仍然可以获得正的回报)

③严格的资本流动管制


问题:

①外汇可能用完

②大幅提高利率会抑制国内的需求(没有人借钱消费和投资了),使得经济快速萎缩

③政府越是管制,投资者就越恐慌,越想逃离




之后:

①初期货币价值暴跌(大幅度贬值)

②这时国家经济已无法支撑高利率,所以持有货币的人会面临大额损失(汇率贬值带来的)

贬值后:

①利于出口,帮助国家经济逐步恢复

②减少进口,减轻国家内部的企业和外国企业的竞争压力

③但是有些商品一-定是需要进口的,进口价格上涨会使得国内商品价格

上涨,形成通胀性压力

④欠有外债的企业还款压力加大



解决方法:

①净出口.上升(贬值利于出口,抑制进口)

②贬值使得国内生产资料价格相对变得便宜,对外资的吸引力. 上升


读书|Ray Dalio-债务危机(我的应对原则)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