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记0124
年光将至,在父亲的“吆喝”下,遂决定放松一下近来被行测绷得发紧的脑门,放任自己被喧闹裹挟,“俗套”至为以角为单位计算值得与否。兴酣之至,抹去头顶因“精打细算”而沁出的汗珠,在排队结账的漫长等待中,未曾想,普通淡蓝色口罩上那空洞的眼神,让我思绪万千。
眼睛的主人,是一位步步高的售货员,统一的工作制服,相同的收银柜台。唯一的不同,是那空洞的眼神中藏不住的疲惫和“绝望”,右手搭在摆放得整齐的促销饮料上,看向一片空白,不均匀的呼吸,放空的大脑,长度不会减短的队伍。前排等待着结账的奶奶没有催促,我看了她好几眼,她也没有发觉。尽管来自各个方向迥异的声音汇聚成了喧闹的洪流,但我还是屏住了呼吸,生怕扰了属于她的“宁静”。终于,她轻叹了一口气,视线回到了等待着结算的商品上,消失于嘈杂。
“她为什么会发那么久的呆?”“她看向空白的那几秒在想什么?”。
大概,是疲惫和“绝望”吧。
简易的操作、无限的重复、漫长的工作时长……交织孕育出的枯燥如跗骨之蛆般吞蚀尽每一丝气力,躯壳无意识的重复着早已形成习惯的动作。累。一眼能忘得到头的未来、和无数次想把工作服一脱扔掉这份工作的冲动,在思量至儿女、热闹春节大笔的花费和可解燃眉之急的薪资后化作无奈何的叹息。
还在学校的时候,总是喜欢在闲暇时间一个人漫无目的的行走,以学校为起点,确定一个方向,“直线”前往尚不明确的“目的地”,行至无路回头便是,路途枯燥忍忍就好,不知道还要走多久,也不知道是否行岔,这样无聊的行为,我却为之痴迷,甚至上瘾。正如今晚的那一份触动,就是一份不知何时何处何样的“惊喜”,足以消散旅途带来的所有疲惫。
上文写下的收银员所思,是我的猜测。与其说是对“眼神”的揣测,不如说是我臆想自己“变成她”后可能的所思所想,带上自己的经历,代入另外一种处境,去解释他人的生活。不一定对,但这一番思考的经历对我来说弥足珍贵——让我不自觉的想到自己的未来,感受咀嚼后的杂陈五味,再去更加热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