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奇葩说》带给我的那些成长

2021-01-25 17:35 作者:数字劳工6号  | 我要投稿

朋友偶然间聊道:“现在这些流量明星挨骂确实比以前的老一辈艺人多多了,看来现在的这点明星真是不成气候!”

我道:“其实也不能完全这么说。时代不同,过去的媒体哪有现在的媒体发达?媒体的发达让这些明星艺人的一举一动随时暴露在大众视野之下,这与从前有很大的差别。比如刘德华曾经在拍《天若有情》时因太注意发行而被导演骂,这类事情如果发生在当下流量小生身上,不知道会招来多少骂,但是当时的媒体没那么发达,群众与偶像之间有着较远的距离,而现在人人媒体,这些明星的缺点会被放大也是可以理解的事情。不能说现在的艺人比从前就有多不堪。”

朋友笑笑说,你从前不是这样的。

的确,我发觉现在的自己和以前是不太一样了。两年前我一定会痛批“小鲜肉”群体,使出浑身解数的拥护我喜欢的那些老一辈艺人。而我现在回想起曾经为这些问题争论时有理有据的那个人,会觉得如此偏执和可笑,如此狭隘。

《奇葩说》带给了我很多改变,教会了我什么是表达与理解。

2018年《吐槽大会》掀起了娱乐的狂欢,我也迅速为李诞和池子独具一格的幽默所吸引,并伴随着他们录制综艺的轨迹,复认识了《奇葩说》。一辩,二辩,三辩······每一个辩手的发言都带有他们独自的光芒,而那光芒深深地将我笼罩其中,温柔细腻。

渐渐地,我知道了陈铭的温暖纯良,了解了詹青云的博学多闻,理解了马薇薇的刁钻犀利,习惯了傅首尔的剑走偏锋,真切地感受到“只要人生中有捷径,那捷径很快就会成为唯一的路”,深深的体会到恁多“人间的苦难,妻离子散,背井离乡,国仇家恨,盛衰兴亡”······每一个论点、每一席话语总在不经意间撩拨着我的心弦,感染其中之余亦不禁慨叹,原来语言可以这样表达,思考竟可如此深入,如此多维。

蔡康永言道:“辩论的意义从不在于胜利,它像一堵墙,我们每天都去推他,肌肉就会越发发达,大脑的思考也是同样的道理。”

诚不我欺,在思考问题时,多一个维度总也不算一件坏事,难免便会“柳暗花明又一村”呢。

两年前,我像一个战士,热爱争吵,钟于battle,喜欢“舌战群儒”的胜利快感;现在的我懂得表达其实并非如此,一个的表达者思维能力越强大、思考维度越丰富,便越是能够理解与宽容他人;亦明白了过去的争吵中对方的戛然而止可能并不是我的以理服人,明白应该用豁达的心将“换位思考”应用到实际中,明白了人人风景既然本各不同,凭什么要求别人和你的思想步伐一致呢?

端的感谢《奇葩说》带给我的成长,更感谢那些过去在我“犀利”中肯包容我的朋友。


《奇葩说》带给我的那些成长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