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情记(南风同人‧耶律皓南X杨排风)》十六、〈恶人〉16-3~16-4
16-3
接连数日以来,二人各过生活,除了传授内功口诀之外,几乎不曾谈话。刘皓南以华山玄门正宗心法为引,穿插《石城诀》之修练秘法,如此正邪并济,实属高深难练,短期内难有所成,好在他口才便给,教得其法;而杨排风记心悟性也超乎常人,虽然伤重未愈又根柢不足,离出谷之期尚远,其进步之速也令他刮目相看。
虽然杨排风一门心思都在加紧练功,以期能尽速出谷,但毕竟是个十七岁的小姑娘,不免觉得如此度日实在有点无聊,心想:“奇怪,这恶人近几日来道是安静得很,连胡话也不曾说,究竟是他伤重未愈,还是另有阴谋?无论如何,我可不能坐以待毙,得想个法子先发制人才行。”
心意既定,她便想找机会跟踪埋伏,找出耶律皓南到底有何图谋,不料才步出山洞,便见到他正在不远处折枝撮土,似是虔心祭拜着什么,她壮起胆子,稍稍走近了几步,便听到他口中喃喃念着:“父王、母后,儿臣不孝,复汉大业至今尚未有成,只能暂居辽国,伺机而行,如今又鬼迷心窍,再度误坠绝地,不仅自己置身险境,更使复国大业陷入艰险之地,实在愧对列祖列宗……”
杨排风在旁听着他不停自责错失良机,延宕中兴大任,实在罪孽深重,暗自觉得好笑,心想:“这人真是想复国想得傻了,北汉就那么点地方,那么点岁运,早没人放在心上了,他倒当成宝贝来看。”但见他神情庄严肃穆,讲到当年父母壮烈牺牲之事,甚至还流下泪来,不知为何,竟生出了怜悯之意,“原来他也会这么伤心……”
从小,她就觉得好人生来就是好人,坏人,尤其是像他这样的大魔头,当然也是生来如此。但在这一刻,眼前的这个人,不再只是个大魔头,而是个很可怜很可怜的人,和自己一样的人。
16-4
“此人是杨家的大仇人,还与姓卢的相互勾结,怎可同情他!”杨排风惊觉自己思绪错乱,连忙收敛心神,转过想法:“他既一心想复国,日后必定与大宋和杨家为敌,不可不防。眼下他重伤未愈,心神耗弱,正是我反客为主的良机!” 但要趁人之危,忽施偷袭,她心中又有几分过意不去,只好勉强说服自己,“他本就不是好人,也没必要以道义相待,况且我只不过是用金针封住他的要穴,让他受制于我,又不是要伤他性命,不算于德有亏。”
一下定决心,她便从腰间抽出金针,正要刺出之际,忽见刘皓南紧闭着的双眼留下两行泪,不知为何,她竟迟疑了……忽见他眉头一皱,不知是否已经觉察,当下也不再多想,立刻出手刺向他心口。
此刻,刘皓南虽身受重伤又心神激荡,但终究根基深厚,敏锐过人,隐约觉得一股细微的危机逼向眼前,才一睁眼,便是微微的寒光掠过眼前,原来是杨排风暗算自己。无以名状的怒火在他胸口炸开,心中闪过混杂着失望的愤恨,“原来你也是这等卑鄙小人!”
电光火石之间,刘皓南一跃而起,左手扣紧杨排风的脉门,令她疼痛难耐,握不住金针;右手扼住她的咽喉,半招之间便将她逼得动弹不得。看着她慌乱错愕又心虚的神色,他愈发觉得愤恨,怒吼着:“又是一个背信弃义的小人!才说过要暂且放下恩怨,如今却又偷施暗算,想趁机取我性命──没那么容易!”
杨排风被掐得几乎无法呼吸,满脸胀得通红,眼见他情绪愈发激动,连忙解释道:“我……不是想杀你,只是想用金针……封住你的要穴,让你不能胡作非为……”说着又咳了起来。
“是啊!我是胡作非为,卑鄙无耻,但你们杨家又有多光明磊落?眼下你们效忠的宋帝是什么人,你又知道多少?当年姓赵的如何追杀我大汉刘家,如何羞辱南唐李氏,李重光已投降称臣,姓赵的两兄弟却依然百般折辱,寅人妻子,最后赶尽杀绝。你们杨家叛汉投宋,为虎作伥,果然府中所出尽是虚伪狡诈之人!”刘皓南愈说愈激动,右手也愈扼欲紧。
杨排风几近断气,张口欲言却发不出半点声音,刘皓南见状,总算虽松开手,但胸中仍是怒火难抑,喝道:“当年宋贼只能逼我坠崖,沙不了我,往后便没有任何一个宋人能伤我分毫,包括你在内,杨排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