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Macbook续航焦虑问题,行走的能量站,AOHI 100W移动电源体验
从PD快充协议诞生的那一刻开始,它就肩负着高功耗移动设备快充的需求,从实际场景来看,PD发展的非常迅猛,一眨眼各大笔记本基本都开始支持C口快充,而USB协会很快要更新PD3.1的快充规格,最高能达到240W的输出需求。
对于目前大部分笔记本用户来说,目前PD3.0 100W上限已经戳戳有余,在这个快充规格下配合氮化镓技术诞生的诸多快充头、移动电源,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不少常年累月出差的用户,随时随地供电,投入工作,还能为有需求的其他同事提供充电服务。
这个领域在两年前做的品牌非常少,慢慢大家也是发现了这个领域刚需不在少数,做的品牌开始多了起来,PD大功率快充移动电源市场迎来了一波快速发展期,像是之前服务B端客户,现在做自营品牌AOHi的奥海科技,也推出了自己的100W输出功率的移动电源,AOHI Magcube 30000mAh PD 100W移动电源,简称AOHI Magcube 100W移动电源。
作为常年累月经常使用大功率移动电源的用户,我对于这类产品的认知和理解算是比较深刻, 有一定发言权。
外观&细节
奥海科技之前服务的B端客户包括了华为、小米、oppo、vivo、LG在内的很多国内外品牌,是全球最大的充电器生产企业,在质量上有一定保障。
外观方面,AOHI Magcube 100W移动电源走的是简洁路线,喷砂阳极氧化工艺铝材+PC+ABS材质复合而成,面积覆盖较大的铝材,可以辅助用于高散热,也具备不错的手感,同时也有不错的耐腐蚀性。
黑色PC和ABS材质,也具备一定防火阻燃特性,在意外发生的时候就是救命因素了。
右下角简简单单的AOHi logo,没有多余设计元素。
反面同样是近似的设计风格,加工精度不错,没有出现缝隙和毛刺场景。
尺寸方面,三围分别是153、88以及25mm,长宽和一部iPhone 13 Pro接近。
重量方面,3W毫安时电芯带来了一定的重量负担,不过559g在一众100W移动电源表现还算可以,日常使用对于经常携带性能笔记本,比如当下的M1 MAX 16寸2021款 Macbook Pro的用户来说,这个重量其实并没有增加多少。
侧面采用了竖条纹设计风格,能增加一定摩擦力,顶部为电源按键和LED电量指示灯,通过亮灯数量来指示对应的剩余电量。
供电接口提供了1C1A的配置,其中C口支持双向供电,同时可以提供100W的输出和输出,A口最高支持18W的输出。
就我个人感受而言,双口的配置还是少了,正常提供2C1A才是完美的形态,不过可能是出于多口供电输出的分配考虑吧,实际使用中也是够用的。
AOHI Magcube 100W移动电源采用的电芯是21700,相对于常见的18650电芯,体积能量远远超过后者,也是目前特斯拉的同款电芯。
总容量30000mAh,总能量108Wh,有点可惜的是超过民航携带上限100Wh标准了,不过日常高铁开车还是可以携带的。
快充测试
作为一款100W移动电源,目前公有快充协议中,只有PD快充协议才能到到这个标准,不过对于其他快充协议支持也是很有必要的,那么AOHI Magcube 100W移动电源快充协议上兼容性如何?
C口快充协议测试,支持QC2.0、QC3.0、QC4+、PD快充协议以及一组PPS,支持协议相对有些少,但是够用。(USB电流表没升级,AOHI Magcube 100W移动电源是支持高通最新的快充协议QC5的)
Type-C输出:5V 3A,9V 3A,12V 3A,15V 3A,20V 5A,最大100W 输出,还具备一组3.3V-6V 3A、一组 21V 5A PPS总共两组电压档位。
AOHI标配了一根支持100W大功率充电的数据线,自带E-Marker芯片,这样就无需为移动电源单独采购5A大电流充电线了。
A口快充协议测试,支持FCP、QC2.0、QC3.0等快充协议,最高输出功率18W。
18W的功率可以为手机和一些数码设备充电。
双口同时输出,则是提供了65W(C口)+18W(A口),最大83W的输出功率。
作为一款主打笔记本充电的大功率移动电源,首先测试AOHI Magcube 100W移动电源对于三款支持PD快充笔记本的支持。
M1 MAX 16寸 Macbook Pro、LG gram 2021 16寸、惠普战66 14寸轻薄本,其中前两款支持雷电四供电;后者支持全能C口供电。
为M1 MAX 16寸Macbook Pro充电,握手最高20V,输出电流4.48A,充电功率轻松飙升到89W。
为LG gram 2021 16寸充电,握手最高20V,输出电流2.81A,充电功率56W。
为惠普战66 14寸充电,握手最高20V,输出电流2.4A,充电功率48W。
除了M1 MAX 2021 Macbook Pro外,后两者自带的充电器规格最高都是65W,虽然后两者电源适配器做了轻量化处理,但是体积依旧相对较大,更多现实的场景是,电源适配器又大又重,远超 AOHI Magcube 100W移动电源的体积和重量。
我还找了一些典型的数码设备,测试快充兼容性。
为iPhone 13 Pro充电,因为不是极限电量状态,充电功率不算太高,这次激活了9V档位,电流1.8A,输出功率16W。
从5%充电至99%的充电曲线图,前半段基本维持在9V档位,后半段快满电的时候才降至5V档位,充电过程曲线比较平稳,没有出现太大起伏。
为电量85%的Switch充电,掌机模式下激活了15V档位,输出电流0.6A,充电功率在10W左右。
AOHI Magcube 100W移动电源可以激活Switch的TV底座模式,同时双口可以同时为便携屏幕以及Switch供电,实现外出随时随地打游戏的场景。
为大疆OSMO Action充电,作为小电流设备,激活了5V档位,充电功率6W。
利用100W氮化镓充电器为 AOHI Magcube 100W移动电源充电,低电量下轻松达成100W输入功率。
长时间为笔记本大功率充电后,AOHI Magcube 100W移动电源表面温度36度,整体散热表现还不错(测试期间室温相对较低,室外温度参考值:0度~13度)。
如何评价AOHI Magcube 100W移动电源?
作为为性能笔电供电的移动电源,AOHI Magcube 100W显然主要针对的是使用16寸Macbook Pro的用户群体,毕竟这一群体最看重移动供电的需求,从这方面来看,这个需求是得到了完全的满足。
在快充协议表现上,还不错,主流协议基本都支持,A口也能兼容一些其他类型的数码设备充电。
输出功率稳定性和温控上表现也还不错,是一个多面手角色。
不过这个移动电源在能量上超过了民航登机的最高标准 ,无法带上飞机,这也是唯一不足的地方,毕竟这个使用群体日常就是外地各种跑,飞机乘坐概率相对没有那么低,也不太清楚为什么AOHi没有减掉8Wh的能量,将整体能量现在在100Wh以内。
目前AOHi这个系列还具备1W和2W容量的移动电源,前者最高30W,后者最高65W充电功率,是可以带上飞机的。
总体来说,如果你和我一样是大功率移动电源的重度使用者,而且不是太频繁坐飞机,完全可以考虑带上它。
希望这次分享能给你带来有用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