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不愁吃不愁穿,而孩子的抵抗力却这么差?大部分父母带孩子去医院,可能都会
为什么现在不愁吃不愁穿,而孩子的抵抗力却这么差?大部分父母带孩子去医院,可能都会遇到这样的景象:等待就诊的患儿家长将门口围得水泄不通,有凌晨三四点就来排号的。
面对每日潮水般的患儿,开始想,现在的孩子怎么啦?为什么抵抗力这么差?经过长期的临床观察,发现诸多孩子生病的原因,有社会大环境的因素,但更多的原因,是在家长。
也许,很多年轻爸妈感到冤枉啊,今天将一些育儿知识梳理出来,希望让更多人早日认识到育儿误区。
误区一:母乳喂养妈妈就需大补
如今,只要妈妈们一开始母乳喂养,就开始进入大补模式,今天猪蹄汤明天排骨汤。这样让婴儿根本消化不了。那如何保证母乳量呢?按需哺乳是母乳喂养成功简单的最好的方法,既不纠结哺乳的次数,也不纠结两次哺乳之间时间和每次哺乳的量,宝宝想吃就喂,通过频繁吸吮,及时排空乳汁,不仅缓解胀奶,也促进乳汁分泌。
误区二:增强体质就要多吃肉
家长们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听说什么有营养,花多少钱也舍得,医生也建议孩子多吃肉蛋奶,可为什么现在孩子体质越来越差?在我看来,这其实是个误区。早有研究,肉食动物的牙齿都很尖锐,而草食动物的牙齿却较平齐,人类本身就属于草食动物。现代城市里的孩子,就像温室里的花朵,弱不禁风,他需要的不是补充多少营养,他需要的是大自然的阳光雨露、需要运动!!!!
人一运动,筋骨松开,肌肉松解,脾胃运化,营养才能吸收,运动就等于松土。而多吃青菜五谷粗粮才有益人体健康,每周给孩子吃两到三次肉蛋奶就足够了。
误区三:补充维生素多吃水果
适量吃水果确实有益健康,但过量则相反。水果含糖量较高,吃多易使宝宝产生饱腹感,影响正餐摄取营养。而且水果生湿伤脾,脾胃虚寒者不宜多吃水果。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最好是本地人吃本地应季水果。
误区四:果汁饮料也能当水喝
为什么喝饮料的孩子体格发育呈两极分化,要么消瘦,要么肥胖。原因是饮料中的糖含量过高,对于食欲不旺盛的孩子,糖的摄入过多影响控制饥饿与饱食的中枢,食欲不佳,长期下去,必然造成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摄入不足,影响身体发育。
误区四:以副食为主,少吃米、面
什么是主食,说白了就是主要的食物。什么是副食?说白了就是配着当点缀作用的食物。其实主食就是面条、米饭之类的。但是,咱们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把主副食都弄反了,吃饭的时候,先把副食点一桌子,最后再上一小碗主食。所以人才会越吃越胖。
把副食当主食,孩子吃多了会积食,积食了就容易生内热,有了内热就容易外感风寒引起感冒发烧咳嗽,积食了就容易不吃饭导致偏食厌食营养不良,等等。
食疗方:这俩方子利小儿脾胃。小儿脾常不足,风寒之邪如果直中脾胃或者由于不注意饮食卫生而受湿浊之邪,就会发生腹泻疾病。
进入秋冬时节后可以适当煲些山楂、麦芽、谷芽、扁豆、山药、鸭肾等调理脾胃的汤水或粥水。或者找中医师望闻问切后,根据患儿偏寒或偏热而添加陈皮、北芪、党参等或麦冬、薏米等煲汤或煲粥,以增强小儿脾胃功能,提高免疫力从而预防腹泻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