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东瓯风物之订婚礼俗(男方篇)

2022-05-19 11:31 作者:東越粗人  | 我要投稿

中国自古文明之邦,成婚礼俗自然少不了种种礼节。东瓯虽在先秦时代地处南方蛮荒烟瘴之地,不同中原礼俗。但随着我中华五千年煌煌文明长河不断冲刷着东南丘陵中的断发文身,瓯越之人也逐渐蓄发右衽,礼俗悉同中原。

诸位都清楚,华夏古时,讲究周公六礼,也就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纳采,男方家请媒人去女方家提亲,女方家答应议婚后,男方家备礼前去求婚。

问名,男方家请媒人问女方的名字和出生年月日。

纳吉,男方将女子的名字、八字取回后,在祖庙进行占卜。

纳征,亦称纳币,即男方家以聘礼送给女方家。

请期,男家择定婚期,备礼告知女方家,求其同意。

亲迎,婚前一两天女方送嫁妆,铺床,隔日新郎亲至女家迎娶。

这在《礼记·昏义》、《唐律》和《明律》都有记叙。


随着时光流逝,结婚礼俗在东瓯大地也悄然简化。很多习俗简化,例如问名、纳吉和请期在很多时候并不受到重视。综合笔者亲身经历而言,瓯越人还是重视订婚流程,个别地区尤甚。订婚相对而言就是古时的纳征,将聘礼送去女方家。

现今一般而言男方的聘礼分为几个大类,首先是彩礼,这点很多家庭并不是特别看重,因为在当地女方收到彩礼之后往往出于彰显自身财力雄厚的目的,会将收到的数额翻倍还给男方,浙南一带攀比风气可见一斑。

喜糖自然也是重头戏,糖本身并不昂贵,往内一般需要装上现大洋500,源于本身需要宴请亲朋好友,由于现代人生活节奏较快,一般订婚宴也对众人吸引力较弱,于是就在喜糖中放红包表示订婚宴的费用。红包中也要放置汤圆券以示喜庆之意。

说到喜糖就少不了糖金杏了,糖金杏一对是瓯越的传统,金杏也是石榴,意为多子多孙,源于温州谚语:“囡儿出嫁要分糖金杏。”这是温州一项有特色的民俗。糖金杏,是将白糖染成红色,煎成浓汁,然后用模具压出石榴形状,冷却后即成。这个在前往女方家的路途中要保护好,到达之后就可以放松,打破糖金杏也就是应证了东瓯人的方言“金杏打裂了”有很高兴,笑得合不拢嘴之意。这东西是纯糖制,一般不需要另买,喜糖店有赠。

另一项重点就是六样,也就是纳征中的实物,城区有些已然不重形式,选择折现,另外一些讲究的地区则是要商讨好实物内容,一般都有吉祥寓意。六样一般不外乎,猪后腿(60斤),鮸鱼一对需要分出雌雄,也有人用鲤鱼代替,面十斤,笋六只(取节节高的彩头),鸭舌(温州话中与赚同音),桂圆北枣,女方家的祖父母和外祖母也需要准备特殊的桂圆包。这点倒是不必担心,一般也有专门操持订婚事宜的店家,若是双方能够协商一致,全权委托店主打理倒是能省下不少功夫,但对于传统礼俗的理解,可能会打一些折扣。还有就是六样的种类各家都有各家的要求,没有一个固定的数量和种类要求,至少笔者问过多人,没有两家是完全相同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又有一层深刻的体会。

剩下的实物无非就是黄金首饰和对表,说到黄金还有三金五金之分,三金指的是金戒指、金项链和金耳环,而五金则是在三金的基础上外加金手镯和金脚镯。这个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所有的礼俗归根结底都是对这段婚姻的美好祝福,但是切不能由于爱慕虚荣硬上,得了面子失了里子,东瓯人还是务实为本。



东瓯风物之订婚礼俗(男方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