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FK.96野战炮的步兵版本:一战德军7.7厘米近距离支援炮与7.7厘米步兵炮

2022-12-03 15:43 作者:女神是天依  | 我要投稿

   1897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陆军装备了世界上第一种现代化火炮:1897型75毫米野战炮,也就是大家津津乐道的“75小姐”。这款率先使用液压复进装置的火炮很快就宣告同时期欧陆其他国家的同类型武器沦为过时产品,这让德意志帝国陆军可谓是深感压力。于是1904年,克虏伯公司在炮兵测试委员会(APK)的要求下对老式的FK.96型野战炮进行了改进,造就了一战军迷和战地1玩家熟知的克虏伯FK.96n/A野战炮。

   1914年8月-10月,在入侵比利时和法国的战斗中,FK.96n/A野战炮因为公路机动性强,一度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西线战场在1915年陷入堑壕战僵局,FK.96n/A野战炮机动性优势发挥不出来,最大射程只有5500米的劣势倒是暴露无遗,要知道同期的法军75毫米野战炮的射程可是8500米。在这种情况下,克虏伯公司一边加紧更强型号的研发,一边开始逐步减少FK.96n/A的生产线。1916年,该型火炮被优秀的FK.16型野战炮取代,其在制造了5086门后宣告停产。

   1915年春季,德军在早期堑壕战中发现,在防守战期间,步兵经常因为通讯问题无法得到炮兵的有效支援,而当时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将更多的工兵用堑壕迫击炮调往前线由步兵直接操作,这招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在解决了步兵缺乏重型火力组织防御和反击的问题,但堑壕迫击炮因为弹道问题,无法对一些正面迎来的直接目标造成有效破坏。而在1916年9月15日开始,英国坦克的出现使得提供足够的反坦克火力与增加一线步兵可用的增援火力同样重要。面对这种情况,德军开始追求能够由步兵操纵的直射支援火炮来弥补堑壕迫击炮和普通野战火炮之间的火力空白。

   德军在反复思索后,将目光投向了被逐步取代的FK.96n/A野战炮,认为该型火炮虽然已经不合时宜,但重量轻的优势适合担任一线防守步兵支援火炮的角色。于是在军方的命令下,克虏伯公司开始对部分该型火炮进行轻量化改造,于1916年秋季推出了被称作“7.7cm Nahkampfkanone”的武器,意为“7.7厘米近距离支援炮”。炮架车轮直径减小到1米,移除了炮盾的下部,并挪走了不必要的炮手座椅。不过这些轻量化改进做完后,7.7厘米支援炮依然有900千克的战斗全重,对步兵来说似乎太重了,但是它的用途是在精心伪装的阵地中对设法突破前线的敌军步兵/坦克部队实施阻击,并不需要跟随德军步兵进攻,所以900千克并不是什么问题。 

德军堑壕炮兵操纵7.7厘米近距离支援炮向进攻的敌军猛烈开火

   事实证明,射程高达5000米的7.7cm Nahkampfkanone确实是能够随时听从步兵指挥的防御支援炮,在德军一线的防守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所以其改装数量多达200门,一共装备了50个火炮连,在战争结束前夕仍有改装计划。可惜的是,只有少数幸存的7.7cm Nahkampfkanone被保存了下来,目前已知的原品分别在昆士兰的迈尔斯和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埃斯基马尔特。悉尼的利物浦市议会还保存着另一支幸存的7.7cm Nahkampfkanone,但这门炮没有公开展出。

被加拿大军队俘虏的7.7厘米近距离支援炮

   除了供步兵组织防御的支援炮之外,德军在能够伴随突击队员和普通步兵进攻的“步兵炮”领域也是下了不少功夫。而他们装备的第一种步兵炮是克虏伯公司利用被大量缴获的俄军76.2毫米堡垒炮改装的7.62 cm Infanteriegeschütz L/16.5,翻译过来是7.62厘米16.5倍径步兵炮 ,这款在1916年5月首次出现在凡尔登地区的武器很快就赢得了步兵和暴风突击队员的好感,甚至开始编组为独立的步兵炮营。不过这玩意本质上就是使用了克虏伯新开发的炮架和莱茵金属公司新开发的高爆弹的俄制堡垒炮,其炮管使用的是低质量俄国钢,而且已经受到过磨损,这情况随着战斗的进行也是越来越严重。于是克虏伯公司决定直接利用FK.96n/A改造出更好的步兵炮。

   新炮其实是把削短的FK.96n/A炮管直接按在克虏伯7.5厘米山炮炮架上的拼凑产物,被称作7.7cm Infanteriegeschütz L/20,意为7.7厘米20倍径步兵炮。这玩意为了减轻重量,把炮管长度削短到了1540毫米(20倍径),而且可以分为8个部件由炮组徒手运输,也可以直接分成炮管和炮架用马车拖曳。该炮另一个优势是射程被保持在了5000米还能平射,可以帮步兵打击一些较远的顽固火力点。

   实战中,德军步兵发现该炮在进攻战中确实是一个有价值的武器,但它的815千克重量对于进攻步兵来说很大,而且每次行动前都要花不少时间去组装它,还有一点就是这玩意的射程是靠牺牲炮弹装药量才保持的。所以1916年秋季部署在西线的该型火炮的数量相当有限,一共也就12门,装备了两个步兵炮连,接着克虏伯公司就去搞更靠谱的型号了。

威廉王储在观察这支7.7厘米20倍径步兵炮组的演习

   克虏伯公司利用FK.96n/A野战炮改造而来的最后一款步兵支援火炮被称作7.7cm Infanteriegeschütz L/27,意为7.7厘米27倍径步兵炮。这炮为了减轻重量也是经历了一番改造,已知的修改包括:车轮直径减小到96厘米、缩短轮距、炮架轴长度减少30厘米、移除炮盾下半部分、弹簧调节器上方的盖子被扩大并改用铰接。虽然比7.7厘米20倍径步兵炮重了30千克,射程也缩短了400米,但该炮可以发射全装药炮弹。一些7.7厘米27倍径步兵炮在炮架轮上铰接了轮带,以降低松软地面上的压强。这玩意也可以被分成两部分用车拖曳,毕竟它的炮管通过解锁弹簧调节器周围的套筒就可以很容易地拆下。

被法军俘虏的7.7厘米27倍径步兵炮

   1917年春天,该型步兵炮被改装出了18门,装备了3个步兵炮连,德军本有计划再组建22个使用它的步兵炮连,但最终被取消,原因还是一个:该炮的重量对步兵来说太大。德军的举措是向奥匈盟友购买斯柯达7.5厘米山炮来弥补。到了1918年5月-6月,本被取消的22个步兵炮连被重新启用,但此时只剩下50门7.7厘米27倍径步兵炮可用,所以有14个步兵炮连接收了奥匈帝国提供的山炮。

7.7厘米20倍径步兵炮

服役时间:1916年

口径:77毫米

炮管长度:1540毫米

炮盾高度:900毫米

炮口初速:435米/秒

战斗全重:815千克

俯仰角:-7度至+30度

横向射界:5.5度

最大射程:5000米

射速:12发/分


7.7厘米27倍径步兵炮

服役时间:1917年

口径:77毫米

炮管长度:2080毫米

炮盾高度:910毫米

炮口初速:465米/秒

战斗全重:845千克

俯仰角:-15度至+22度

横向射界:6度

最大射程:4600米

最大射速:15发/分

FK.96野战炮的步兵版本:一战德军7.7厘米近距离支援炮与7.7厘米步兵炮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