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人总是在太阳下面

2023-07-30 09:56 作者:张广天与文学  | 我要投稿

作者:张广天 先杀死神,再杀死半人半神,接着杀死英雄,一遇君子就说是伪的,一见美人就说是婊的,然后才好放心作恶。这就是民主全部的根底中的秘密。我们正在经历违背天道品秩的黑暗历史。上土下日,颠三倒四,以丑为美,以鸡零狗碎重列日月星辰。审美只存在于宏大叙事中。鸡零狗碎中有宏大叙事,但这不等于鸡零狗碎可以取代宏大叙事。于是,必须重现价值,而不是重估价值。 丑人只有在电影中找到丑人,才好继续活下去。这就是为什么非虚构文艺盛行的原因。非虚构是现实的,但并不真实。现实才更接近梦境,而真实总是那么残缺。 反生活的审美走向另一条秘径,但那才是救赎之路。 文艺至少是用来动心的,而绝不是娱乐的。假如有娱乐存在,便是娱神的,断不是娱人的,就像吃筵席,原是敬神的,神吃过,人才能吃。 人就那么不重要吗?是的。人总在太阳下面。 诗意的降临,就是神的降临。一切舞台,道具,化妆,艺术手段,都是为了迎神而预备下的。一个故事讲得再好,却不动人,就是因为神未降临。所以,气氛是很重要的。气氛足了,神就来了。当然,前提是为了迎神。 “月涌大江流”。这句不是修辞好,不是一点月光推涌大江奔流的奇思妙想,而是用修辞显现了月神。修辞是重要的,重要在它是为迎神预备的。人既为自身的平庸情感而期期艾艾,那么一切写作也必然导向平庸。人想不平庸,必然须见神气灵光。先人们为迎来神气灵光预备下千万种修辞和技巧,只是我们渐渐忘了这神坛中的法器用来做甚。 明喻还是暗喻?我们昏以为比喻是表达,就好像错将庙堂里的铙钹当乐器。 “苹果,上次遇见你的时候你还是一朵花呢。”这句神也来了。这就是诗艺。

人总是在太阳下面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