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哲学小辞典》11.19 唯能论

2023-07-30 09:55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年 仅供学习参考】


19、唯能论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由于曲解新的物质形态和运动形式,而在自然科学家中产生的一种唯心主义思潮。代表人物是德国物理化学家奥斯特瓦尔德。当时,由于发现了电子、X射线、柏克勒尔射线等,表明原子破裂了,自然科学家原有的物质概念不适用了,机械论的物质观动摇瓦解,于是一些缺乏辩证法头脑的科学家就误认为物质“消灭了”,变成了“能”,并大肆宣扬:“这样一来,我们就试图不使用物质的概念,仅仅由能量材料造成一种世界观”。从此,“能量”就被看成是世界的本源,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能量派生的;甚至说意识的能量过程造成了外部世界,等等。俄国的马赫主义者波格丹诺夫还妄图用“能的增减”来解释社会现象。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深刻批判了“唯能论”,指出:“唯能论物理学是那些想象没有物质的运动的新的唯心主义尝试的泉源,这种尝试是由于以前认为不可分解的物质粒子的分解和从来没有见过的物质运动形式的发现而产生的。”[i]唯能论者歪曲物理学的新成就,用“能量”概念否定“物质概念,是完全错误的。事实上,这些物理学的新发现,恰恰证明了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正确,生动体现了自然界物质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可分性与不可分性的辩证关系。二次大战前后,围绕质能联系公式和原子弹的爆炸,唯能论又风行一时。有的资产阶级思想家胡说:“物质是能量,能量是物质”,随着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唯物主义世纪的末日”到了。实际上,物质形态的转化,质量和能量的辩证联系的揭示,不是表明辩证唯物主义的“末日”,而是敲响了形而上学、机械论和唯心主义的丧钟。


注:

[i] 《列宁全集》第14卷,第289页。

《哲学小辞典》11.19 唯能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