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为什么画出来的画面总是不立体,你真理解透视该怎么用么?|沙包的零基础二次元绘画系

2022-12-29 16:57 作者:子虛虛虛烏有  | 我要投稿

一、什么是透视

1.理论:近大远小的成像原理

  • 消失点:等高的物体连线无限像远方延伸最后聚拢在一点
  • 视平线:同一水平线上消失点的集合

2.视平线及相关定义

①文字定义:视平线指的是一个高度,是眼睛相对于所观察面的水平高度

※注意:视平线有无数条

  • 当物体平行于地面摆放时,它们共用一个视平线(所有空间中所有的平行面共用同一个视平)

②线条长度压缩的规则

  • 视角压缩:横向直径符合透视规则的近大远小,纵向直径相反(相对于你所观察的面的视平线,如果水平上下移动该面,离视平线越能看见的面积就越,越近则越少)
  • 表现物体与视点的关系,强化画面统一性

二、视点、心点与透视关系

  • 带入视角朝向看透视变化

视锥

①定义:以相机镜头位置放射出去的一个锥形范围,范围内所有东西都会投射在画布上形成一个二维的平面


②对画面影响:

1)离心点的位置会保持原来的形状不变,离心点的位置会受到画面压缩的影响发生畸变

2)决定透视方向:根据心点位置调整画面透视

  • 视锥会随着物体之间的角度变化而变化(由于视平位置没有偏移因此看不到底面)
  • 为什么日常感觉不到变化:
  • 注意:1)广角透视是建立在整体画面上的不能独立于画面(前提是能看见心点);2)镜头的畸变会导致四周位置发散

三、空间体积的表达

  1. 空间的表达:面的数量决定空间是否能延展开
  • 随着面数增加感知到的立体结构越明显
  • 注意:加面时不是随便加,是按照结构去添加面,尽可能避免新添加的面和视角处于正对(结合画面的视角与结构添加合适的面才有用)

2.体积的表达单独面的凸起凹陷决定了面是否具有体积

四、如何培养立体思维

  • 可以营造面的数量来构成立体结构
  • 针对弧线进行面的朝向强化

五、基础型的练习

  1. 方块透视
  2. 圆柱结构:1)十字线的错位:根据十字的倾斜来绘制圆柱的形状;2)上下弧度的微妙差异:圆柱的切面离视平线上远近的变化表达

为什么画出来的画面总是不立体,你真理解透视该怎么用么?|沙包的零基础二次元绘画系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