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TI真相,99.99%的人都不知道……拜托来看看!(声嘶力竭)
2022-06-08 12:29 作者:NeedToSurvive | 我要投稿

MBTI的十条真相:
- 只有myersbriggs.org是创始人成立的官网。除官网以外的测试有16 personalities test、才储、荣格斯八维。如果觉得有的描述让你觉得冒犯,也不应否定整个mbti的准确性。mbti是自我探索和了解人偏好差异的工具,不能揭示人的本质。
- mbti的标准测评流程需要人工介入。报告中描述的人格类型是这一类人格最典型的特征。如果不符合,可以反馈给测试专业人员。“国王听政”,带着怀疑和分辨与自己匹配,符合自己的特征才是测试结果。
- mbti不是专业心理测量量表,只是工具。学术界很争论。
- 自我报告问卷存在不确定性。题目会出现纠结选项的情况,因此测试会提供很多相似的问题来缩小误差。个人感觉尽量不要选择中立答案,应选择平常更倾向的。
- mbti是以整个人生作为背景而出题的。相同测试会在不同时间得到不同结果,原因是自己无法清晰认识自我,或者没有理解提问的基本背景。
- mbti是类型理论(归类动机方向,就是背后行为的动机偏好),大五人格理论是特质理论(描述具体特征,对行为模式作出总结)。两者没有冲突且互相补充。
- mbti只是人格类型的敲门砖。基于荣格心理类型还有很多人格类型理论的流派。人格类型反映的是偏好的认知过程,并不意味着你没有某种认知方式,而是没有报告中的最契合。
- mbti和荣格类型理论的结果强调的是认知偏好。喜欢≠不擅长。外向不意味话多吵闹,内向不以为害羞拘谨,感性不意味情绪化,判断不意味评判他人,感知不意味擅长心理感应。人格类型和能力、行为、情商、智商、人品、样貌无关,如果一个人说有,就是他太无知。
- 不同维度得分,反映的仅仅是清晰度。维度得分越高,偏好这个认知过程概率就越高。并不意味着你属于那个人格类型,表示更接近,真正的类型还需自己判断。自我探索从不是轻松的过程。
- 人格类型是指不改变的那种人格。如果改变了就不属于人格类型。
批判理论要批判内容,而不是批判创造这个理论的人。mbti不是用来判断他人的能力和行为,而是帮助我们客观地包容地看待自己和他人,帮助我们找到自己动力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