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往无前,三车齐发!比亚迪全面进军欧洲市场
“以前没钱买比亚迪,现在没钱买比亚迪”,不知道大家对这句话有没有印象这句话本来是对比亚迪汽车售价的一句调侃,没想到在2022年已经悄然变为了现实,只不过这一次,这句话是从欧洲的消费者们嘴里说出来的。就在昨天,比亚迪召开了新能源汽车欧洲市场线上发布会,推出了三款车型,分别是汉、唐以及元Plus,正式宣布全面进军欧洲乘用车市场。
看到这里还好,公布售价的时候,着实让千里之外的中国观众们都吃了一惊,例如比亚迪元PLUS,在欧洲的定价为3.8万欧元,大约相当于26.3万元人民币,而在国内市场的价格是14~17万元左右。而比亚迪汉EV,在欧洲的售价是7.2万欧元,约合人民币49.8万元,相比之下,国内的价格在21万元到23万元左右。唐EV的欧洲价格和汉EV一致,也是7.2万欧元,而这款车型的国内价格在28万元到34万元左右,汉,唐两款车型的定价已超过了奥迪Q7在英国的价格,更是宝马5系价格的两倍,比亚迪的此番定价全面冲击了欧洲的传统豪华品牌,BBA的老总们也会不会想到,一个远在千里之外的刚崛起才几年的新能源车企对传统老牌车企发起的攻势竟然如此迅猛和有效,BBA靠百年技术沉淀打造的汽车王国的根基开始动摇。
在感慨新能源汽车浪潮正在如此猛烈地重塑整个汽车行业之时,先让我们把思绪拉回到1990年,以一组时间线的顺序一起感受比亚迪波澜壮阔,一往无前的发展历程。
企业萌芽
1990年,现任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硕士毕业后留在了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工作,3年后研究院在深圳成立比格电池有限公司,王传福任总经理。在此期间,王传福对电池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也为后续自己下海经商埋下了伏笔。
1995年,比亚迪在深圳成立,主要经营业务是手机(当时是主要客户是大哥大手机)电池的制造。这也是为啥比亚迪如今在三电技术上有着深厚的底蕴,因为它就是干这个起家的。
1995-2001年比亚迪接连获得飞利浦、索尼、摩托罗拉和诺基亚(当时手机一哥)等品牌电池生产的订单,企业的实力不断提升,电池质量过硬加上价格比友商更有优势,在镍镉电池领域已经是NO.1存在,锂电池也有着不错的市场表现。
高瞻远瞩
2002年,靠制造手机电池发家的比亚迪,已经成为了当时业界的销量巨头,但目光长远的董事长王传福依旧不满足于现状,毅然决然地决定投身汽车行业。
2005年,经过一系列的生产研发,比亚迪的首款车型F3出道即巅峰,销量大爆。
历史拐点
2008年,比亚迪再一次领先一众品牌,押宝新能源汽车赛道,搭载着如今号称是DM-i技术鼻祖的串联式混动技术的中国第一台混动车型比亚迪F3 DM正式上市。
2011年,全球第一台量产销售的纯电车型比亚迪E6上市。
2017年,比亚迪进行了推出龙颜设计,从此设计和颜值成了比亚迪全新的卖点。
厚积薄发
2020年,刀片电池问世,同年,让比亚迪彻底引爆民用消费市场的DM-i超级混动正式发布。
2021年,比亚迪e平台3.0正式发布,这是下一代电动车的摇篮。
2022年,也就是今年,请大家记住今年,因为这是比亚迪腾飞的一年。技术路线上,厚积薄发的比亚迪发布了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配合e平台3.0,在安全,操控,高效和美学上都有了新的突破,赋予整车更强的性能表现;
战略规划上,今年3月,比亚迪成为全球首个彻底宣布停产燃油车的车企;
市场战略上,比亚迪以雷霆之势先后进军两个汽车帝国,分别是7月21日进军日本市场,以及9月28日进军欧洲。
当我们把比亚迪的发展史梳理一遍后,我不禁感慨,如果这样的比亚迪都成功不了,还有谁能成功?至于比亚迪的欧洲定价,我反倒觉得合理了,我认为主要是以下三个原因:
第一,布局足够早。你以为比亚迪这几年才开始进入欧洲市场?早在1998年,比亚迪在荷兰设立第一家海外分公司。你以为比亚迪只卖车?凭借优质的产品和技术,比亚迪欧洲分公司得到当地市场的认可,业务已从电池扩展到太阳能、储能、新能源车各领域,运营足迹遍及欧洲20多个国家、100多个城市。
二是品牌知名度高,影响力大。数据表明,今年上半年,比亚迪已成为新能源汽车全球销量冠军。截至今年8月,比亚迪新能源车累计服务客户超240万。如今比亚迪新能源足迹已遍布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400多个城市,对了,今年6月,比亚迪市值正式超越大众,仅次于丰田和特斯拉,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三车企。
三是有足够的技术沉淀,DMi混动技术独步天下。试问,比亚迪的三电技术业内谁人不知?更别提安全性极高的刀片电池,e平台3.0,CTB技术等等,每一个都是核心卖点。
四是比亚迪信奉自给自足,独立自主,但凡能自己造的零部件绝不假手于人,这就导致了比亚迪拥有很强的汽车供应链掌控能力,对于产能和成本的控制极为有利,特别是在国际供应链不稳定的情况下,更凸显出其优势。现在的比亚迪,掌握着全产业链的核心技术,并打通着上下游的核心供应链,这也是比亚迪的大杀招。
简而言之,在我看来,比亚迪挺像现在手机行业的三星,通过核心技术+供应链的绝对把控+深度的全球化布局,这么一套组合拳打下来,哪怕是特斯拉也很难招架得住,所以,为什么比亚迪在欧洲市场敢定这么高的价钱,它确实是有这个底气。
今天的比亚迪,已经是新能源汽车的行业代表,以一骑绝尘的姿态,向世人展示了新能源汽车蕴含着的无限潜力,也宣告了不可一世的汽车行业旧时代的结束,新时代下,来自中国的车企,一样能在全球舞台发光发亮,中国智造,将披荆斩棘,一往无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