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若要好,须是了。《好了歌》详解,红楼关键字解读之“神仙”篇(一)

2022-06-03 20:06 作者:云笺说红楼  | 我要投稿

从今天的文章开始,我来给大家开始详细解读这张《红楼关键字(词)对照表》,而排在表上第一位的便是色空二字,可以说色空思想贯穿全书,这是佛教的概念;表格上还有一对关键字是太虚与大观,这是道教的概念,这两对关键字词从佛道两家的哲学观念来阐释《红楼梦》通部书的主旨,因而成为缔造红楼梦红尘幻境世界的理论基础,而作者正是用一僧一道两位神仙的意象来象征佛道两家哲理对《红楼梦》的影响的。尽管我在我的书里面有一章专门介绍这点,但篇幅有限也没办法说的很深入,而且这两对关键字解释起来还是有一定深度的,所以我把这两对关键字放到最后再讲,让我们还是从比较好理解的关键字“神仙”开始入手。在正式开始对关键字的解读前,需要说明一下的是,尽管表格上明确了出世词和入世词的对应关系,但是在书中却往往不是绝对呼应的,而是可以交叉对应,怎样理解呢?比如不同的关键字都可以分别隐喻着入世和出世,那么隐喻入世的关键字就可能互换,同理,隐喻出世的字词也可以互换,例如,脂批在评论智通寺老僧的时候就说 “未写通部入世迷人,却先写一出世醒人”


“迷”字在表格上代表入世,对应的出世词本应是“悟”字,可脂批却用与“梦”字对应的出世词“醒”来呼应“迷”字,因为脂批在关键字前面明确把出世入世都标出来了,所以看的十分明白,这样一来,代表入世的“迷”字就与代表出世的“醒”字相对应了,这在表格上就形成了交叉对应。不单脂批如此,正文也是一样,比如二十五回回目《红楼梦通灵遇双真》,以前的红学家是没有办法解释清楚这个回目的最根本的含义的,可现在我们知道,这是指通灵宝玉沉睡在红楼大梦当中时,遇到了前来解救被诅咒的贾宝玉,王熙凤的僧道二人,这里面不单有“梦”字,还直接点明这个梦是红楼梦,回目中的“梦”字对应的是双真中的“真”字,双真其实就是指僧道二仙。“梦”在表格里是入世词,可它没有对应表格里的出世词“醒”字,而对应的是出世词“真”字,而“真”字又明显是用同为出世词的“神仙”替换而来,因为双真就是俩神仙的意思。在表格上就又一次形成了交叉对应,入世词“梦”同时交叉对应了真字和“神仙”二个关键字。同时,正是在这一回,和尚说石头为声色货利所迷,所以捧着通灵宝玉持诵了一首偈子,偈子里就有一句“沉酣一梦终须醒”这偈子里面既有“梦”字对“醒”字的对应,同时,“醒”字也对应了声色货利所迷的“迷”字。那么研究这个有什么意义呢?意义在于一但入世词和出世词交叉对应,就出现了许多种不重样的组合,而作者和脂批当中正是利用这多样的组合,将《红楼梦》的真义和主旨隐藏在行文及批语中。二十五回回目隐藏的真义是什么?就是指代表出世的神仙前来唤醒迷醉的石头和梦中迷人来了,只有梦醒了,才能得大解脱,读者若是理解了这番深意,也就能少一些沉迷,多一些洒脱。小说正文当中,很多读者看到一些看似无意的段落,不会注意到那些关键字组合就嵌入平常的情节对话当中,作者又写的特别的不经意的感觉,不留意根本不会意识到这些看上去像是“闲文”的情节下面居然还隐藏着作者的深意,有时候,甚至脂批从旁点拨,读者也还是难以看懂其意。而这种情况在书中还是很常见的,在我们后面的分析中慢慢就会讲到这些。



在解释了那么多以后,我们就正式看看作者是怎样利用“神仙”这个关键字来为读者隐喻他的主题思想的。

《红楼梦》一开篇,就出现了好些神仙,一开始就是一僧一道两位神仙,隐喻佛道两家的哲理,而神仙代表的是出世,则等于说,佛道两家的至高境界和修为就是出世,出世了就是神仙了,做神仙是世人向往而不可得的。然后警幻仙子和神瑛侍者及绛珠仙草也是神仙,作者在后文中也都会一一呼应这些设定,这个我们将来再说。

神仙在作者的描述中是很“好”的,入世的迷人也晓得这一点,所以是“世人都晓神仙好”,但是世人又放不下尘世间的欲望,沉迷其中难以自拔,这就是《好了歌》的由来,《好了歌》是阐述全书主旨的主题曲,这一处是出世词“神仙”集中出现最多的地方,跛足道人对甄士隐解释《好了歌》时说:“了便是好,好便是了,若不了,便不好,若要好,须是了。”




所谓的“好”我认为便是指神仙的逍遥自得,不为尘世烦恼冤孽纠缠和杂念烦扰的大解脱大自在的状态,但是要达到这种“神仙”状态,也就是要享受到神仙的“好”处,须要先“了”,“了便是好”说明好跟了是同类词,都是一样的含义,了就是放下,不再执念,也可以说是“了悟”或者“撒手”。《好了歌》里入世词“世人”总是忘不了“功名”,忘不了“金银”、“娇妻和“儿孙”,所以总是不能“了”,也就是放不下,撒不了手,沉迷其中,不知其空幻,结果自然得不到“神仙”的好处,也就都成不了“神仙”,倘或世人参悟过来了,那他就成了神仙,甄士隐就是如此,我们来看甄士隐一出场,作者对他的描述。

因这甄士隐禀性恬淡,不以功名为念,【甲戌侧批:自是羲皇上人,便可作是书之朝代年纪矣。总写香菱根基,原与正十二钗无异。蒙侧批:伏笔。】每日只以观花修竹,酌酒吟诗为乐,倒是神仙一流人品。




此处出世关键字“神仙”出现在这里,绝非简单形容甄士隐恬淡的性情而已,而是暗示他未来有可能出世。由此也可以看出,凡是作者用“神仙”一词来指代或形容的人物,则未来大都是从入世走向出世的最终结局;其次,品格高贵风流以及宿有慧根最终能参悟得道的人,作者才会称之为神仙,而甄士隐正是这一流人物。甄士隐姓甄,他的名字隐喻的含义我也曾说过很多次了,暗示真事隐去以后,贾府的幻影大戏才开始正式拉开大幕,甄谐音真,正是出世之意,可与作者形容甄士隐的“神仙”二字相呼应,他是一位真神仙。所以他能在听到《好了歌》后准确的为其做注,连跛足道人也拍手说“解得切!解得切!”,如果说《好了歌》还只是提到了入世迷人对尘世欲望的沉迷,从而做不到潇洒出世的话,甄士隐的注解就更进一步,直接告诉迷人们,那些致使人沉迷不醒的红尘诱惑全部都是空幻的,是梦幻泡影般终要消散的。所以才是:“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等等。
写完了甄士隐,作者在后面通部书的各个章节中都分别散落暗示着各种各样的真神仙、假神仙,我在以后的文章中再一一给大家介绍!


若要好,须是了。《好了歌》详解,红楼关键字解读之“神仙”篇(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