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未泯,童心不老!

岁月永远年轻,我们慢慢老去,你会发现,童心未泯,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
——宫崎骏

“我想在大地上画满窗子,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都习惯光明”。
顾城说,我只是个任性的孩子。
《铁皮鼓》里也有一个永远不想长大的孩子,一个流浪着的拒绝长大的孩子。
弗罗伊德说,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歇斯底里。
但我更想说,每个人都存在孩子的天真赤心。
不想长大,想就这么任性地活着,永远单纯地看着这个世界,想笑就笑,想哭就哭。
真正的情感,不应有太多成年人的虚伪做作融于其中。
每一个生命来到世界的时候,都是单纯天真的,只是人类庸俗,硬是把孩子训成了冷冰的“机器”……
年龄越大,越体会到生活的艰辛和无奈。
青春年少时自己看不懂的,乃至不屑的,长大后也终究经历了,真切地体会了,一切仿佛都在嘲讽着当年年幼天真、不知天高地厚的自己。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
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
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
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
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
人们面前有各种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
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

经历是种财富还是种无奈?
世间的艰辛,在给我们苦难的同时,也给了我们一颗饱经风霜却又依然顽强活着的心。
只是,若有得选择,谁又愿意承受这苦难带给我们的坚强与乐观,一切只是没得选择……
很多时候,自己也不过在自欺欺人罢了。自我安慰时,自以为也在安慰别人,实则不过在催眠自己,欺骗自己,糊弄自己……
我实在不想成为大人,不想接触这世间太多的无奈、太多的无趣,太多的无能为力。
我只想做一个孩子,一个永远天真纯朴,永远活泼开朗,永远阳光朝气。
人生的意义、活着的价值,愈来愈不敢深想,真怕一不小心便走火入魔,坠入无边的黑暗中。
身边的一些小孩,总能说出很“巧妙”的回答——令人哭笑不得又值得思考。
创新一般是基于人们对事物的足够熟悉而引发深思的产物。
但还有一种创新是源于天真,天马行空的想象往往能做出许多颇有深意的答案,有些小孩的话常常会让我顿悟到某些道理。
虽然我没想过要孩子,因为深知自己没有资格让他/她逆来顺受生活的苦累,我无法因一己私欲葬送一位天使的一生……
但我希望自己可以永远做个小孩,拥有那种“把问题简单化,纯净做本真自我”的朴素,或许还能拥有那本“答案之书”。
不用经历世俗的种种丑恶,不用被迫学会成人社会的复杂,眼里只有简单的快乐,或许只是糖果那么小,但,足够了……

直到,后来的我也经历了成人世界的苦寒,那是好心反被骗的无理与无奈,我们好像无法永远地天真下去……
或许正因如此,我们才无法继续做个孩子,我们必须学会保护自己,保护自己得以识别危险、远离堕落,保护自己能够平安健康,更好好生活。
我看到周围许多朋友在成长的路上早已渐渐失去自我,乃至成为自己当初那个讨厌的大人——“社会大人”,失去童心、变得麻木、没有真实、日复一日,仿佛不过只是让肉体继续存留于世。
有些也开始为了“好处”伤害朋友、伤害世界、伤害原来的自己。
“社会大人”无法再体会糖果的甜味,而他们并没有发觉,因为被迫麻痹了“味觉”……
保持童真、保持赤诚,保持纯朴,兴许能找回简单的快乐。起码,不要仅仅只为了生存而活着。
请别丢了那个存有童心的自己,尽管必须要长大,但希望我们心里能明白——成长是为了成为那个能让自己在想做小孩时能够做小孩的“大人”。

奔赴星河,
用心聆听,
善良的呼唤,
美妙的律动。
错过的美好,
总会归来;
放飞的向往,
成了诗海。
生活的故事,
来去匆匆。
生活的安恬,
莫怕孤独!
像孩子一样去欢舞!
儿时向往,
可否记得?
永恒与自由,
可还为你狂歌?
昨日的孩童,
可有新的感知?
人世百花,
绽放全部笑容;
岁月无声,
记载所有萌动。
那儿有片天空,
可永远做孩童。
生活种种,
皆是礼物。
莫怕孤独!
像孩童一样欢呼!
做个幸福的孩子,
与天真一同喜悦!
世间的美妙,
传唱未知的歌谣。
快乐地走着,
童心可会不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