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混音到底该如何学习?(附十点建议)

2021-11-02 14:53 作者:杨知道创业说  | 我要投稿

新手常遇到的问题

拿到素材无从下手,EQ压缩混响瞎调一通,最后总线挂个限制器提响度。

总感觉哪里不对,但是又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伴奏和人声不融合,用了一个插件解决问题,又冒出了一个新的问题。

于是继续加插件,最后发现问题还是存在,于是插件全部删掉重新来过,效率极低。



所以混音入门,一些基本的理论知识要搞懂

这里推荐一些书籍

《混音全揭秘》

《小型工作室混音指南》

《混音指南》

但是!千万不要指望看混音指南学混音。

因为混音指南太枯燥,有用是有用,但是小白是看不进去或者看不懂的

所以我的建议是,把《混音指南》当做工具书,配合着视频学。



学混音找靠谱的老师指点一下,比自学方便太多,还少走很多弯路。

(这里欢迎来找我交流,我会告诉你如何去学习混音,少走弯路。)

如果你没钱,B站有太多的免费混音教学了,看几个基本上都能学到东西。

找老师配合着书籍以及实践,是最快的晋升道路。


学习混音道路上的一些建议


1.听觉训练

所谓听觉训练,就是不断的去听一些高质量的混音作品,能听wav就不要听mp3。

听那些专业团队制作的音乐,不要听不知名的网红发表的,听录音棚音乐,不要听live。

比如格莱美每年的精选。(如果找不到,可以私信我,无偿分享给你)

听的过程中要努力的思考他们混音中会使用的方法,比如各乐器的分布,范围,各乐器的EQ,比例,混响的变化等等。


2.一开始听不出专业,就先听出区别

我们先暂且不要管任何一个效果器,调节某一个参数,会给声音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先争取听出区别来。

比如,我告诉你,提升超高频,会使声音变甜美,变通透。但是当你做底鼓的时候,你别说提升3db了,提升5db你也没听出所谓的甜美。

这不是因为我说的假话,也不是因为你水平不够,而是不同的声音素材,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而这个不同,几乎是没有人会告诉你的。

所以,我们要自己总结。

就拿EQ来说,建议先拿人声进行练习,因为人声是几乎在全频段都有表现力的声音,那你拿人声,在某个频段提升3db,看看你能否听出区别来,且先不论好听与否。

建议一开始可以拿数字效果器去练手,因为数字效果器音染最小,且很多都是可视化的。

你听不出来,至少能看出来。

配合着视觉,去锻炼听觉,是很不错的方法,但不要依赖。

然后去练练钢琴,钢琴也几乎在全频段都有不错的表现力,那同样是两个全频段的声音,

同样是一样的效果器,同样的参数,你再听听,你比较一下,两个不同的声音素材,会有什么样的不同。

然后再去练练鼓组

比方,你在人声高频部分提升,你可能会感觉人声清楚了,变细了,有磁性了,等等的形容,

你再看看,在底鼓上同样的频段提升同样的db,是否还是这样的感觉。

然后再逐步去把所有的常见乐器都练一下,再配合上网上那些大神们或者爱好者的形容,最终总结出自己的形容词,或者说听感。

然后数字效果器玩的差不多了,可以尝试一下模拟效果器,

那在这时你已经能听出区别了,这时候要做的就是积累不同的效果器给你带来的不同感受,

在下次你混音的时候,想得到某种声音时,就倒推回去选择某种效果器。


3.建立审美

你随便点开自己歌单的一首歌,它人声压缩大么?军鼓亮还是暗?瞬态多还是少?

去仔细听,仔细分析,分析不出来没关系,找自己能注意到的。

在你已经能听出区别之后,你要做的就是分辨好坏。

这时候,心中要秉着一个理念,那就是没有错误的声音,只有不合适的声音。不要根据个人喜好去决定某类声音特性的好坏。

多听听大神们的作品,也多听听不同的风格。比如格莱美每年的精选。(如果找不到,可以私信我,无偿分享给你)


4.硬件设备

尽自己的能力买到最好的监听,耳机和音箱都要有。

人耳是没问题的,有问题的都是监听。

拥有一套靠谱的监听系统并且培养自己正确的听音观很重要。

花了很多时间在磨练EQ、压缩等技巧,但是却一直没有发现自己一直在重复错误的EQ衰减操作。

只是因为房间中存在几个固有的谐振点。

重复错误的压缩操作,只是因为房间的驻波造成无法听出正确体现音乐节奏特性的releasetime,

重复错误的建模效果器的使用,只不过因为音箱低频部分无法体现音乐中应有的低频延展特性。

这些弯路,如果在从业的早期有高人进行指点,可以帮助你少走几年的弯路,

让你真正快速理解这些工具的用处,用理性而不是猜测来进行工作。


5.清楚每个效果器是干什么用的,什么时候需要用,不要自己自由发挥,多用参考轨。

要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做每一步骤的意义在哪里。

其实我们混音中,高频次使用的效果器无非就四大类。

EQ,压缩,混响/延迟,声相。

基础的底层逻辑,就这四种,剩下的都是基于这个的各种排列组合。

比方说去齿音,说白了就是eq和压缩的组合,降噪是发送一个反向的频段,造成相位抵消之后的结果,也是eq的一种运用。

当然,还有一些效果器,是无关乎这四类的,但使用频次真的不高。所以我们一开始致力于把这四个玩入门就可以了。

那么,eq类,重要的参数就那么几个,频段的增益和衰减,Q值,以及影响的形状。压缩的话,阈值,启动时间,释放时间,压缩比


6.大量的练习。你只有接触大量的不同素材,才能积累大量的经验。

见过的素材多了,才能学会针对不同问题,选择不同的解决方案。

混音的时候脑子里先思考,我遇到了什么问题,怎么处理这些问题,

然后我之前学到了哪些效果器是处理这些问题的,哪些效果器能做出我想要达到的效果

然后插入插件之后对比听一下问题有没有解决,

比如用了压缩,压缩的使用目的有没有达到,还是知识单纯的提升了响度,

如果是这样,关掉压缩直接提音量就好。


7.别着急

这句话很重要,这个别着急体现在方方面面,调效果器的时候别着急,一步一步的慢慢来。

面对干瘪的钱包和昂贵的设备时不要着急。

没有素材可用的时候不要着急。

你在你能用的资源范围内先做到最好,在逐步去解决问题也不晚。


8. 不急功近利,不学奇技淫巧,不要依赖一键变大师,多学电声理论基础,多练耳,多拿个EQ扫频练习听力。


9.从修音对轨开始练习。

一开始速度会很慢,很多音会修得不自然,节奏老是差一点,

这时候最好把修过的练习品给比较成熟的混音师听,可以加一些混音师的群讨论。

修音和对轨初步入门之后,开始着手混音。

先找一个大师,模仿他的混音步骤,先干什么后干什么。

不要纠结于谁的步骤模式会更好,等入门之后会有自己的判断。


10.如果混贴唱,就先听明白好的混音把人声都放到了什么位置

(主要声音,和声,或者什么增加气氛的声音,他们都在哪。左边还是右边,还是叠起来。)

如果混整首分轨,那就先听明白好的混音把乐器都放到了什么位置。




混音到底该如何学习?(附十点建议)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