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混沌武士》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

2023-02-27 21:25 作者:熊威的读书笔记  | 我要投稿

我感受到了衰老,记忆力下降、感冒恢复时间变长、晚上更早犯困,都是这两年出现的情况。除了这些直观的表现之外,还出现了退行的心理现象——我怀旧的次数变多了,更频繁地回想起我高中和大学时的事情。这很糟糕,怀旧减少焦虑和恐惧、增强人格的连续性,但这种对记忆的咀嚼应该更多属于中老年人而不是青年。

上周三考研出分确定了我的失败,不过也充裕了空闲时间,我开始补之前没看过的老番。上周末把2004年的《混沌武士》补完了,虽然画风古老,配乐也不是我喜欢的类型,可是却让我找回了最初看动漫的快乐,心态也改善了。如果模仿去年很火的一个句式,就是《混沌武士》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

我己很喜欢喜剧,轻松愉悦地得到快乐。喜剧通过讲述超现实的角色因为执着于一种观念或某个事物,行为异于常人的故事,达到讽刺现实中存在事物的目的;而且,喜剧里没有角色真正受到伤害。如果从无人受害来说,《混沌武士》不完全符合喜剧。这部单元剧中大多支线故事的线索人物因为执着于认同感、支配权力、财富或者信仰,走向死亡地结局。不过就主角三人组,喜剧元素非常浓厚。尤其是其中的无幻,没有什么真正伤害到了他,他像野兽般行事,无欲则刚。

【无欲则刚】出自论语,成文解释为“没有世俗的欲望,就能做到一身正气,刚直不阿‘。不过我不喜欢这个解释,在这个词上,我更青睐佛教的形容 :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通俗讲就是抑制欲望后,没什么会害怕的事物了。

一般的正常人是几乎不可能做到”无欲则钢“的,这是由人无法超脱于社会。在社会中生存的人必须接受分工与交换,在这个过程中,付出劳动的多少和成果分配的比例并不是绝对正相关,信息不对称和供求关系的影响更大。为了在分工与交换中获取更优势地位,人需求更高的社会控制、恐惧自身的无能,这就会产生支配的欲望,希望能够更多得影响和控制其他人;为了获取更多的信息渠道、降低不安全感,强烈的亲和欲望(恐惧孤独)也产生了。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本质是社会性的动物,能够超脱于社会的,要么是神,要么是野兽。(原话为:一个人如果不见容于城邦,或自身过于完善而不需加入城邦,那他只能是一头野兽或是一尊神灵,他不可能构成城邦的一部分)

如果说《死亡代理人》的主角文森特作为失忆的穹顶都市造物主,超脱于社会是因为其神性,自身过于完善;《混沌武士》里的无幻摆脱社会性的原因就是他的兽性,只满足最基本的生理和安全需求,不寻求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

无幻出生于琉球中贫瘠的犯人流放岛之上,最初从事海盗为生,遭同伴背叛后,开始作为流浪武士的旅行。因为三主角之一的风对其有救命之恩,无幻和另一位流浪武士仁保护风开始了“寻找有着向日葵气味武士”的旅行。

在旅行中,无幻受到过各种各样的伤害,但没有什么能真正能在他身上留下痛苦。官府的密探、曾经的海盗同伙、受雇的杀手还有风,都不只一次的欺骗过无幻,却无法让无幻因此而受伤。这是因为无幻从一开始就不寻求与这些人建立羁绊,他的亲和动机远低于一般人。不管是小坐、八叶还是风,都只是他人生旅途中的过客罢了。

第2集的鬼若丸和第20、21集的沙罗都曾有机会杀死无幻,但最后一个因为风的言语、一个因为发现被骗而死在无幻刀下。鬼若丸因为丑陋而得不到他人认同,因孤独而长久悲伤,风的认同是他无法舍弃的比生命还要重要的东西。沙罗作为一个失去生存目标的盲人,谎言是维系其存活的唯一动力,谎言破灭后自然也就走向了死亡。

现代人不可能像无幻一样离群索居,也无法割舍对于同伴的需求。但是观看这种自己无法成为的角色的故事,获得现实中不可能的人生体验,可以有效控制现实中的创伤性体验。

按照某好莱坞著名编剧的观点,“体验现实中不寻常的经历,消泯现实中的创伤性体验”和“为解决人生混乱、洞察人生真谛提供方法”正是人们会喜欢故事的两个重要原因。

我认为主角三人组中的无幻和仁起到了“体验非凡角色经历”的作用,而主角团中的风的行为模式可以说提供了“如何面对人生纠葛,发现生命意义”的范本。

《混沌武士》是单元剧,主角团的性格是从头到尾变化不大的,风从最开始就让我感觉很舒服。她让我想起了两个经典老角色——《天空之城》中的希达与《名侦探柯南》中的毛利兰,乐观、勇敢和坚定。

当工作的茶馆因为无幻和仁被烧掉之后,风心里想的不是工作没了,而是终于可以下定决心去寻找带有向日葵气息的武士了。这种豁达和乐观是10年之后动画里少见的性格了,也是生活中最重要的。这是因为人类社会具有典型的周期性,影响最大应该就是经济周期。经济周期按短的基钦周期算,3-4年一个经济繁荣-萧条循环;哪怕按最大的康波周期算,60年一个宏观的繁荣-萧条。以平均寿命78来算,人无论出生在繁荣期还是衰退期,总能有机会经历到生活轻松的年代,保持乐观是支撑过萧条时代的唯一办法。

不过我从这部动画里得到心态的改善并不是因为主角三人团的任何一个,仅仅只是因为我在观看动画中得到了快乐。年轻人和老年人的判断方法很多,从生理上来说,可以根据器官的衰败情况、细胞的剩余正常分裂次数或者性激素的繁盛和衰退等各种办法来判断。但是我更喜欢那种根据心态的判别方法,典型的说法是:

  • 任何在我出生时已经有的科技都是稀松平常的世界本来秩序的一部分。

  • 任何在我15-35岁之间诞生的科技都是将会改变世界的革命性产物。

  • 任何在我35岁之后诞生的科技都是违反自然规律要遭天谴的。

它表达的是,年轻人乐于接受新鲜事物,而老年人厌恶变化。

就看动漫这件事,我觉得哪怕我60多岁了,应该也会乐于观看新动漫。也就是说,不论我的生理状态,就看动漫这件事,我永远年轻。


《混沌武士》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