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途中的领航员:Jomo Audio GT600 Gran Tourer
当一个品牌逐渐消失在大众视野,它可能不是真的消失,而是“闭关修炼”去了,Jomo Audio在今年卷土归来,一口气就带来了6副耳机产品,1个全球限量39副的Alpha Ti、300系列3种不同等级的耳机,S100、还有就是今天要讲到的旗舰GT600。

前段时间当我们新品发布的时候,也有不少烧友问道是否主理人还是Joseph,事实证明Jomo这个名字虽然有段时间没有出现,但烧友们依然记得,我相信Joseph听到这个也一定会有小小感动。
外观与设计
在三月份的上海耳机展上,Jomo的全新系列产品就已经进行了首次的亮相,GT600作为本次的旗舰吸引了不少烧友的驻足,华丽的面板,亮眼的白色配线,“在外观上就能一眼看出耳机的价值”,这是当时一位烧友在展会上跟我们的对话。
确实,我们在拿到样机之后,耳机不俗的面板,会在第一时间吸引住我们的眼球。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了解过铸造碳纤维这个材料,锻造和铸造其实是一个概念,早在2010年的巴黎车展上,兰博基尼发布的Sesto Elemento概念车上就使用了铸造纤维这种材料,因为材料本身的成本高,加上铸造工艺过程比较复杂,而没有被广泛运用,而这正式GT600的外壳制作的材料和工艺。

仔细看耳机的整个腔体,就会看到成型的碳纤维被封印在耳机外壳中,比较特别的是因为这个碳纤维成型时的方向不一,颜色深浅不同,给人一种飘渺的感觉,Jomo在技术方面逐渐的从传统过渡到先进技术的过程还真就是肉眼可见。碳纤维的材料会让每幅耳机在生产出来后,在外观上就成为“孤品”,独一无二的个人印记。

耳机的线材也是整个耳机的亮点之一,线材拿到手上就有不一般的感觉,设计来自万隆,大家应该比较熟悉,1980年在台湾成立,距今也有40年了,真真正正的老线材厂商,单晶铜镀银的线材搭配无氧铜镀铑的4.4平衡口,线材的等级系数蹭蹭往上涨,在降低底噪和失真上是达到了趋近最高峰值的状态。
包装里还有一个皮质耳机便携盒,带有一个金色的金属扣,整个造型非常的复古,像是上个世纪的零钱包,小巧精致,方便携带。

内部配置及声音表现
耳机内部搭载12个混合单元,2个动圈,4个静电以及6个动铁,这次Jomo联合了声扬进行单元的设计制造,静电单元和动铁单元都有声扬的身影,被我们的熟知的声扬单元和娄氏单元这次在动铁单元上进行了合作,这种共同设计就像是刚好满足我们这种选择困难症,好像在说“选不出是吧,那两个都要”。

说实话我个人是比较喜欢单元搭载的都是相同属性的单元,同类的单元给我种声音会更加纯净的感觉,但是现在市面上的耳机越来越流行混合单元,混得好听就算了,就怕声音越混越奇怪。
但是Jomo不一样的是他们拥有独家的混合单元的调音技术,会让不同类型的单元既能够各司其职又能相互关联,说到这里不知道大家是不是也好奇GT600的声音到底是怎样的。
在经过我们一段时间的持续试音后,首先在佩戴舒适度上我暂且打个8分,配件里有不同Size的耳机套,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换上后,总体上是合适我们不同类型的耳朵的,带入后也不易掉落,也没有想象中的沉重感。
如果要我说我印象中最深的对GT600的记忆,那就是它的人声和声音氛围感,在表现人声时甚至比歌手站在我面前唱歌还要清晰几分,人声的定位是稍微偏前的,歌手的气口,甚至嘴唇沾到麦克风的那种微小的粘腻感在GT600下都统统被展现出来。

这种氛围感和清晰感同在的耳机在很多烧友看来像是两种矛盾的的存在,但矛盾都能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在GT600混合单元调音下,它们真就可以同时存在,特别是在播放器换成凯音的N7后这种感觉更加明显。用SP3000试音时,整体感觉就是锐利和线条感,同时也带有一丝柔和,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能开太高的增益,我个人认为低增益就差不多了,最高开到中增益,高增益实在有些过于刺激,我个人是不太受得了的。
回到正题,3000下的GT600在低频的氛围感上是比较少的,更偏向那种集中的打击感,N7则是偏向氛围和情感,SP3000和N7就是两种风格,各有各的好。
简洁点说GT600声场宽,在同价位的塞子对比下能够名列前茅,声音清透、通明,人声贴耳,唇齿间的细节感丰富。
搭配分享

搭配上我们就把SP3000和N7的搭配展开说说。
SP3000+GT600 | GT600本身有着较为贴耳且清亮的人声及器乐表现,像是一把双刃剑,在好的方面来说人声会更有质感,解析度更高,细节更丰富,清脆香甜非常的适合对人声有喜好的听众,器乐的解析度和细节也更丰富,层次感极强,各个乐器的声音都分离的更加清晰。但相对的,过于贴耳的人声会显得比较比较刺激,同时器乐也会变得更浮躁不耐听,长听下会相当的费神。
在SP3000的搭配下,被sp3000独特温润细腻的调音风格渲染后,GT600整体的刺激感显著下降。人声变得更为柔润,更加清甜。

器乐的解析度和分离感更加的精准,尤其是鼓声和人声的层次感,既保留GT600通透但富有能量感的低音质感,又不会让低音过分干扰人声的表现,层次感清晰,若有若无的疏离感让人声依然清晰。
其次就是GT600本身的声场就很大,在sp3000配合下,声场在进一步的扩大的同时,各个器乐声的结像也变得更加自然。本身极高的解析也被SP3000加强,像是数码宝贝的超级进化,音乐中的一丝一毫细节都像是放在显微镜下般的呈现出来。

凯音N7+GT600|N7独特的1 bit dac模拟味和氛围感调音与GT600本身的刺激感相柔和,中高频的靓丽度虽有所下降但相对的整体的耐听度有了显著的提升,声音更加舒适耐听,动态方面的提升更为明显,在大编制音乐下,GT600呈现出了滂沱有气势的音量变化,配合本身宽广的声场,让音乐的史诗感更加振奋人心,能体会到那种寒毛树立一般震撼的现场氛围。
同时N7还做到了一点,他让GT600的人声稍微没有那么贴耳,人声的位置更加自然,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沉浸感,但是同样极大增幅了耐听度。人声位置自然,器乐间的协奏也和人声的搭配更加和谐,使得整体声音变得更均衡。特别是在听到Aimer的《カタオモイ》时,人声的空灵感就散发在我周围,自然纯净,在不影响gt本身极高的解析和分离度情况下,N7让GT600由人声特化的塞子变成了顶级的水桶塞,在全方面都表现的更加优秀。

毫不遮掩的说GT600是目前同价位的塞子里优秀的混合单元耳机,在系列表现方面毫不含糊,声音亮丽,完全能够驾驭得住流行人声和小编制歌曲,都说这次Jomo卷土归来,GT600就像是领航的战士,真的看到了Jomo在追求创新的不断努力,相信在与新加坡数字制造和增材制造中心合作后,能够创造更多高素质产品,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