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鹿道森之死,人们更应关注其作品

2021-12-02 22:27 作者:楚云卿xn  | 我要投稿

这个人长眠于此

他的名字写在水里

Here lies one whose name was written in water.

——约翰·济慈(John·Keats)

 


许多人的经历惊人相似,我也是山村人,留守儿童,经历过校园霸凌,原因如出一辙,因为性格内向,长得白皙瘦弱,在初高中“人妖”、“娘娘腔”的嘲笑不绝于耳,会被当众脱裤子,其实这些往事我已经淡忘了好多年,就装作从来没有发生一样。

 

这些不堪的经历,一度让我的人生和内心走偏,虽然现在一切都释怀了,生活在一次次地偏航后好像也回到了正轨。但心路历程有多煎熬,常人难以想象。我用了十几年,读遍了哲学,才将它们一一化解。但留下的痕迹难以磨灭,造成的影响已无法改变。

 

多少年来,我们在别处获取的阳光、雨露、温暖、花朵,都用来填补那无尽的黑洞,然后反哺给世界光、热和梦想,我们安慰别人,开导别人,自己却深处深渊的边缘,探寻生活的出路。

 

无论是摄影也好,还是文字也罢,都只是为了寻找一个活着的目的和理由,藉此得度一生的茫茫黑夜。

 

所以我一直对鹿道森、许立志这样的人,特别理解,我觉得他们跟诗人海子在很多方面都是类似,包括我自己。我理解他们选择死亡的深层次原因,这类人对死亡的理解都是相同的,活着只是为了寻找一个活着的目的,而死亡才是相逢。

 

每个人想相逢的人不一样。


海子期望相逢他的梵高,

历史上那些追逐、礼赞过太阳的人。

海子之死,如他自己所说:被黄昏的众神抬入不朽的太阳

在太阳的天国里,众神们(艺术家)相聚一堂,获得永恒,与太阳般光辉。

。。。。。。


从网上披露的信息来看,鹿道森也有自己以期相逢的人,比如他的奶奶···

或是那些令他有过共鸣和相似心路历程的人。

 

而我想期望相逢的人,是从屈原以来,题下过不朽诗篇的无数诗人。

世间唯有死亡能超越一切,包括时间、空间,“海沙变成石,鱼沫吹秦桥”,千年只一瞬,一瞬亦永恒。


我相信在我死后,能跟我喜欢的每一个诗人酒客们重逢,因为我们早已神交了很多年。在空光里流浪,随清风走万里,化成光子,充盈在天地之间。生死不过是一个轮回。

 

但我们这类人死之前,一定要有个目的:留下自己的作品

 

这作品不需要用一生去度量,正如生命也不需要用时间的长短度量一样。

有多少光,便发多少光,生命无需完美。

 

作品才是我们活着的意义

也唯有作品证明活着的价值

作品是心灵世界的投射

是一个人生命本质的艺术绽放和呈现


因此,人的躯体虽已去

但留下的作品,是一个人另一种形式的存在

 

人们因为热点而关注一个人

也会因为热点的消散,而遗忘一切

但作品的存在,让一切延续

 

人们不会记住一个在山海关卧轨自杀的北大学生

却会恒久记住一个诗人海子

记住他的诗歌,反复讨论他的作品

并从作品中得到启发、力量、或温暖

由此相信爱,相信光明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书法作品

书法作品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被人铭记、传颂,予人温暖

然这首诗,正是在他生命中最绝望、最至暗的时刻

在生命的最后时光,从他痛苦的灵魂中喷涌而出的

是温暖、是善良、是爱与希望

 

记住一个人最好的方式

是记住他的作品

尤其是他曾投以整生的光和热

创造的作品

 

除此之外,世俗关于该生存、还是死亡的论题讨论,毫无意义。


而窥视于死者生前的秘闻、八卦,则是一种消费。

 

如果你也曾为鹿道森而动容

如果你也曾为之触动、感同身受

那不妨,去看几眼他留下来的那些作品

作品会说话

 

读懂一个人的作品

也就与作者进行了一次深度的交流

那些蕴含在作品中的表达,都是对世人想说的话

 

作品不被人遗忘

我觉得,这也是鹿道森所希望的一件事

 

 

鹿道森·作品
鹿道森·作品



通过这些色彩画面绚丽、奇幻的

浪漫主义画作,

可以明显感受到,

虽有忧悒的一面在其中,

但主体透露的是一种崇高、圣洁,

的向上的美。



我想起李白那首整体偏冷色调的《玉阶怨》: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诗歌的整体意境清冷高洁,没有别的杂质。

也正反映出李白心中对崇高幽洁之美的追求。

《境》


我们拥抱彼此
一次心灵的回归之旅
透过美丽躯壳
我看见你不完整的内心
像云一样变幻
时而洁白时而阴翳
我们拥抱彼此
感受着心灵的救赎之旅
风从四面八方涌来
万物在唇间生长
沉默被鲜花代替
一枚银色的月亮升起
照亮人们最初的样子



这是我去年从泥沼中走出来时,

写的一首诗。

彼此相拥的不是别人,

而是自己与自己的心灵,

月亮照见最初的样子/

意味寻回了初心。

其实我深知,现代社会中,

很多人,都是一座孤岛。

而我与其他人不一样的是,

从古诗词和古代文人的传统中,

找到了自我救赎的方法,

叶嘉莹先生说:

古典诗词让人心不死,

我对此深以为然。

心不死,人便不死。



作为一个懂得自我救赎的人,

并不妨碍我理解鹿道森,

就像我以前写“许立志”说的那样:


“许立志死后,有人讲,他死的毫无意义,也有人不屑,也有人悲叹。其实,诗人之死并不需要什么意义。如他遗诗所言:“我来时很好,去时也很好。”他本来就是个被世人遗弃的孩子。他留下这些诗,证明自己来过便足矣。”

 


鹿道森之死,也并不需要什么哀悼和意义赋予,

他来过,留下过自己的来过的证明,便足矣。




千年后如若我再生于祖国的河岸

千年后我再次拥有中国的稻田 和周天子的雪山

天马踢踏

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

我选择永恒的事业

我的事业 就是要成为太阳的一生‍

——海子·《祖国·或以梦为马》


一个渴望成为太阳的人

一个希望玫瑰为自己年年盛放的人

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啊‍

一为光明,一为美好。



 

让我们致敬每一个心怀美好,

每一个在世界上努力发过光的人吧。


鹿道森之死,人们更应关注其作品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