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时代落幕!IE生于“宫斗”,亡于温水煮青蛙!
2021年的“520”这一天,微软宣布将在2022年6月15日彻底停止IE浏览器。临近尾声,微软Edge浏览器官微最近也发文预告,IE即将和我们再见,IE曾走过的道路将由Edge浏览器来延续。
IE并不是时代的眼泪,它曾在世纪之交叱咤风云,并一统浏览器市场。岁月蹉跎,IE浏览器从很多人的首选浏览器变成了最好的“Chrome下载器”。孟子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IE的发展历程,大抵如此,它的诞生就如同互联网时代的宫斗剧。只不过,历经过勾心斗角、王道征途的IE,最终走进了“Bad End”。

IE与网景的诞生
世界上第一款浏览器诞生于1990年,采用命令行形态。尽管当时电脑与互联网还远未普及,但要让更多人接触到互联网,图形界面是必要的。1993年,美国国家超级电脑应用中心(NCSA)的两位程序员马克·安德森、埃里克·比纳设计Mosaic浏览器,意为马赛克,这是最早的搭载图形界面的浏览器之一,

Mosaic就是这场戏中的“皇阿玛”,通过商业授权的形式,Mosaic衍生出多款浏览器。其中一位是Spyglass公司,该公司推出的Spyglass Mosiac浏览器,是IE的直亲。1994年,微软购买Spyglass Mosaic的授权许可进行重新设计。1995年,IE浏览器降生。
另一位主角是Netscape,中文名为网景,由Mosaic的设计者之一马克·安德森创建,可以说是Mosaic正统继承者。1994年,网景推出Netscape Navigator浏览器,这里称为网景浏览器。IE和网景之间,一场旷日持久的明争暗斗开始了。

IE的称霸之路
最初,网景遵循互联网时代的呼声,宣布网景浏览器对非商业用途免费提供。这让网景一呼百应,在互联网时代占据先机,苹果的Mac电脑也选择网景作为默认浏览器。

当然,IE毕竟是微软的亲儿子,实力雄厚。1995年,Windows 95发布,整合了IE浏览器作为默认浏览器。随着Windows 95在第一年热销4000万份后,IE开始了对网景的奋起直追。
微软这招的高明之处不只是捆绑,Windows 95系统是需要付费购买的,但预装的IE浏览器是免费赠品。来自IE直接销售收入被视为零,微软只需支付给Spyglass最低额度的授权费而无需分红。Spyglass忍无可忍之下拿出合约来威胁微软,微软只是赔了800万美元“安抚费”便息事宁人。

目光回到这场大戏,这中间发生一段小插曲。IE 4发布的1997年,微软在旧金山发布现场立起了象征IE的“e”标志,附文“来自IE团队,我们爱你”。第二天,这个标志就被网景员工推倒,以自家吉祥物“Mozilla”恐龙雕像取而代之,并加上了网景与IE的市场份额对比——72比18,这就是当时浏览器战场的一个缩影。
但就是在IE 4版本开始,微软“杀疯了”!到1999年IE 5发布前夕,IE已基本和网景平起平坐。财大气粗的微软最终赢下了第一场浏览器之争,网景体量太小,收入也基本依赖于网景浏览器这一款产品,输掉了这场“持久战”。1999年,网景以42亿美元卖身于美国在线(AOL),微软和IE浏览器一统天下。

天下归于Chrome
网景倒下之后,天下已无人能与IE抗衡。Windows的流行,让IE的市场份额超过了90%。绝对的领先优势之下,IE的创新慢了下来,自身累计的风险也开始走向爆发。用户们发现,IE变得越来越慢、越来越卡,安全问题日渐显著。曾经的世界最先进浏览器,还是经不起微软这么一作。

浏览器战场再一次群雄并起,网景的精神继承者Mozilla于2002年推出“凤凰”Phoenix浏览器,后来更名为“火狐”Firefox。苹果则是卧薪尝胆打造出Safari,掌握了Mac默认浏览器的大权。在第一次浏览器大战中袖手旁观的谷歌,一鸣惊人,基于开源Chromium项目推出Chrome浏览器。
一切如同温水煮青蛙,盛极而衰的IE,最终变成了微软扶不起的阿斗。2015年,微软终究坐不住了,随着Windows 10推出Edge浏览器。再后来,微软将Edge浏览器的内核换成了Chrome同款的Chromium内核,终结了自己从IE 4以来保有的自有浏览器内核历史。

值得一提的是,微软转投Chromium之后,为Code团队工作的微软项目经理Kenneth Auchenberg甚至喊话称,Mozilla是时候放弃自家Firefox的Gecko引擎了,Web世界已经处于Chromium的统治。此间乐,不思蜀?
总之,IE的历史使命已经结束了。除了某些万年不更新的网站,如今绝大部分网站已经不再强行要求配合IE使用。而对于那些只认IE的网站,微软新Edge浏览器提供了IE兼容模式作为解决方法。Windows 11系统目录里那个无法直接打开的IE,正是为此服务的。没有多少人会怀念IE浏览器,我们怀念的,或许只是从IE开始触摸的互联网时代。